張學超
安全是企業一切生產經營活動的前提和基礎,事關員工個人健康、家庭幸福和社會穩定。企業的安全工作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而是統籌人、機、環境的綜合體,是一張錯綜復雜、緊密相連、環環相扣的網。在這三者中,“機”、“環”相對來說比較穩定,唯有“人”是最活躍的因素,要把握好“人”這個因素,要求我們必須建立良好的思維習慣、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安全文化是保護人的身心健康、珍愛生命、實現人的安全價值的文化,是凝聚員工的強力磁石和樹立企業安全精神的動力。人的安全行為、安全意識、安全態度、職業道德等,是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和靈魂,是企業員工對安全問題的個人響應和情感認同。只有樹立先進、科學的安全理念,培育具有時代特色的安全文化,從思想深處筑牢安全堤壩,才能夠提高員工安全素質,才能打造本質安全型員工隊伍。
企業安全文化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經營實踐中形成的文化氛圍和被企業員工所普遍認同并自覺遵守的價值觀、經營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對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實現安全生產可控、能控、在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近年來,西夏熱電公司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通過企業文化的建設有利地保證了企業良好的安全形勢。
一、牢固樹立“關愛生命,安全健康”的安全文化
(一)培育安全理念文化。安全理念文化是最根本和基礎的安全素質。為樹立“安全第一”的哲學觀、“預防為主”的科學觀,公司訂制了《電力安全技術》、為400多個員工配發了《員工安全手冊》、生產現場粘貼“安全生產招貼”、“安全警句”、廠房主要場所懸掛安全生產橫幅、在重點部位掛有安全常識牌匾等,營造良好的安全理念文化氛圍。
(二)培育安全行為文化。行為文化是理念文化的反映,通過安全活動、預案演練、安全教育、技能培訓、危害識別和風險評估等,自覺規范自己的操作行為。每年年初,公司從上到下,從每個部門、每個班組到每個員工,層層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把每一位員工的切身利益和安全工作相掛鉤,形成全員在安全工作中的行為自覺。把安全納入年度績效考核,不安全就沒“票子”,從根本上維護抓安全工作的行為準則。
(三)培育安全制度文化。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實現安全生產首當其沖的保障。公司制訂了各種《安全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安全管理責任制》以及遵章守紀的自律安全的廠規、廠紀等。成立了安全生產委員會,全面負責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制定了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大型的操作和檢修工作,制定安全組織措施和安全技術措施;對事故處理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建立完善的安全績效評估制度,把獎勵、處罰和安全生產聯系起來。
2013年公司開展了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工作,公司制定了詳細周密的實施方案,并將《發電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及達標評級標準》細化致各部室。標準化達標自評范圍涉及安全生產目標、組織機構和職責、安全生產投入、法律法規與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訓、生產設備設施、作業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險源監控、職業健康、應急救援、信息報送和事故調查處理、績效評定和持續改進13大項,共119小項。對查出的不符合標準的5項有關問題,公司及時制定整改計劃并且進行了整改。
二、切實抓好“四個到位”,精心鑄就“安全魂”
(一)安全管理體系到位。公司成立了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不斷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扎實推進安全管理人員業務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公司配備有專職安全管理人員7名,其中4名具有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證。
每月召開安全列會,每季度召開安委會會議,各部室班組長以上人員參加,要求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問題的部室進行發言,對存在的問題查找根源,并且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限期完成。2013總計召開安全會議20次,通過召開相關安全會議,總結、研究本企業安全生產形勢,查找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制定整改措施,落實安全投入和隱患整改資金,制定企業安全培訓計劃并落實到位。
(二)教育培訓到位。(1)嚴格落實執行“三級”安全教育要求。公司對2013年新進30名員工進行了規章制度、權利和義務、職業健康、危險點辨識、事故案例等方面的崗前教育培訓,經過考試,30名員工考試合格均已上崗。(2)加大技術交流培訓,提高員工技術水平。2013年公司生產部室間技術交流講課活動13次,技術考試6次。生產部室3100多人次完成了技術問答,3300多人次參加了部門組織的技術講課,700多人次參加了部門組織的技術考試,1600多人次完成事故預想答題。根據生產實際需要,合理安排27名員工到碎煤機廠家、東方汽輪機廠及專門培訓機構參加外出學習培訓或取證。安排6名中層干部參加國家能源局舉辦的“電力安全標準化培訓”、“電力企業班組安全管理培訓”、“電力企業應急管理和應急技能培訓”。(3)重視安全培訓,提高安全意識。2013年公司對各生產部門、班組共進行安全活動642次,共有28225人次參加安全培訓活動學習。400多名員工在6月份參加了全公司范圍的安全知識考試。
組織進行了燃運皮帶著火事故、液氨泄露事故、油庫著火事故等10多項可能造成重大損失的應急處置演練,有效提高了員工對各類安全器材的使用能力以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并對應急預案進行了現場評估,組織專業人員對20項應急預案中的30多項不足進行了修編,并且經自治區安監局和西北能源局專家評審通過發布和備案,從而保證了各項應急措施的可操作性和時效性。
(三)安全費用投入到位。安全費用投入是企業長期安全發展的必要條件,公司制定了《安全費用使用管理制度》、《勞保發放管理制度》,2013年公司安全費用支出達400余萬元。改造和維護安全防護、檢測、探測設備、設施支出到位;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現場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物品支出到位;安全生產檢查與評價支出到位;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的評估、整改、監控支出到位;安全技能培訓及進行應急救援演練支出到位。
(四)隱患整改落實到位。堅持日常檢查與節前檢查相結合,根據設備、隱患、季節等特點,開展各類有針對性的安全檢查,對一時難以徹底解決的安全問題,特別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期限。2013年總計組織檢查69次,共下發限期整改單53份,共檢查發現各類需整改安全隱患344項,已整改342項,整改率99.4%,其中#1機2瓦振動,#1機A電泵、#2機B電泵存在缺陷一時難以徹底解決的,特別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期限。
重視重大危險源的檢查和監控,公司對鍋爐、液氨區等重大危險源實行“三級檢查”制度,并且對油庫、氫站、酸、堿等處制定嚴格的門禁制度和操作規程,對發現的隱患登記備案,并且跟蹤安排處理,確保了各類安全隱患及時被發現,及時被重視,及時被整改。
在優秀的安全文化氛圍下,2011年獲得“銀川市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全區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2012年獲得“銀川市污染減排工作先進單位”、“2012年度(供熱)先進單位”,2013年榮獲集團公司“先進企業”、國家能源局授予“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企業”稱號、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
安全文化作為一項先進的管理方法,安全文化管理是管理的更高境界,是管理的創新和發展。將安全文化植入安全管理之中,不斷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實現安全生產長治久安。
參考文獻:
[1] 電力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讀本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