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堯
摘 要:“紅色經典”張揚不屈的民族精神,在英雄人物的身上無時不刻不在展現著勇于奉獻、敢于犧牲的崇高品質,正是當代大學生心靈深處缺失的東西,它蘊含的人文價值正在逐漸被遺忘。重新認知“紅色經典”的當代教育價值,對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加強大學的校園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紅色經典;校園文化;傳播途徑
一、“紅色經典”的人文內涵
“紅色經典”的產生是歷史的必要,又有時空上的超越性,蘊含著深刻的文化意義。它具有歷史的真實感和厚重感,能夠讓人們感知歲月的滄桑、生活的艱苦、人民的堅毅與果敢、民族的不屈;它充溢著高漲的愛國激情,張揚著不屈的民族精神;在英雄人物的身上無時不刻不在展現著勇于奉獻、敢于犧牲的精神品格。“紅色經典”以經典的方式觸及、思考和表達了人類生存的基本問題,展示出鮮明的時代精神,同時又具有“超越而開放的人類文化品格”,滲透著人類、民族和個人生存與命運的深層關系,揭示了人類精神探索的偉大歷程,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是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資源,是推動人類走向文明的有力力量。
二、“紅色經典”與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機結合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校園文化建設越來越顯現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相當一部分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存在著比較明顯的不足,特別是以理工科為主的高校。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重視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忽視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二是大學校園課堂教學重理輕文;三是在校園文化建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認知上存在誤區。許多高校把兩者混為一談,認為只是概念不同,或者認為兩者是完全不同的范疇,把兩者割裂開來。實際上兩者是相互依存、互相交叉的,校園文化建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載體,而思想政治教育則日益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有力保證。
紅色文化產生于革命戰爭年代,其弘揚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勇于奉獻、敢于犧牲的精神仍是當今社會所倡導和堅持的。社會的發展需要紅色文化,時代需要紅色文化,當代的高校大學生更需要紅色文化。現代的大學教育目標是培養綜合型高素質人才,在專業領域有專攻的同時也對人才的高素質作出了要求。利用“紅色經典”資源加強對當代大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英雄主義教育以及人文精神教育,既是對當前大學校園人文精神匱乏、經典缺失的一種珍貴補償,同時也對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完善人格培養與發展,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紅色經典在大學校園的傳播途徑
(一)健全文化建設機制,為紅色文化在校園傳播提供制度保障。當前,“紅色經典”文化教育在高校教育的缺位主要還是校領導不夠重視,文化宣傳不到位,學習氛圍不濃厚。高校要專門設立“紅色經典”文化領導辦公室,設立專門負責人員,形成高校黨委統一領導,校團委、宣傳部、學生工作處等部門密切配合的文化領導機制,將責任具體落實到個人,從而使“紅色經典”文化自上而下進行有序有效的開展。
(二)營造校園紅色文化氛圍,開展校園文化建設。高校校園紅色文化建設要立足大學生,運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使紅色文化在校園處處可見、時時可感,從而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在寓教于樂中接受教育。在校園文化場景的規劃與建設上融入紅色文化元素,在校園文化活動中進行紅色文化的引導,通過宣傳櫥窗、宣傳標語、文化雕塑、紅色文化講座、紅色經典讀書交流活動等形式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推進紅色文化進課堂。大學課堂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場所,課堂教育的成敗與大學生的成長息息相關。紅色經典教育在大學校園的缺失很大程度上體現在課堂教育教學的缺失。高校的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紅色經典文化的課堂教育,將紅色經典文化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高校教師對于紅色經典文化的重視程度不夠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紅色經典文化的熱情,這也導致紅色經典文化在傳承上出現斷點,在理解上一知半解,不利于大學生文化修養及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課堂教學可以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教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使命,課堂教學的成敗關乎著大學生的成長。只有教師對紅色文化的教育意義引起足夠的重視,抓住課堂教育這塊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陣地,才能激發大學生對紅色經典文化的學習熱情,使紅色文化在課堂教學中奏響時代主旋律。
四、紅色經典對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
(一)有利于推動校園文化的創新。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創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站在戰略高度,以創新的意識和方法不斷去探索、實踐。目前,大學校園文化建設過于重視形式主義、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制度文化建設不合理,精神文化過于保守,缺少創新。但是校園文化的創新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不能盲目地一味追求創新而偏離大學本身育人的軌道。紅色經典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之所以在今天仍舊閃爍著光芒,是因為它蘊含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人生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與時俱進的精神品格。它給予了現代人積極向上的動力,激勵著人們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而奮斗。紅色經典在大學校園的傳播,不只是它本身的傳承,也是我國優秀文化的傳承。它蘊含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勇于奉獻、敢于犧牲的精神正是當代大學生所欠缺的,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紅色經典文化融入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不僅有利于經典文化的傳承,有利于加強對大學生的德育教育,更是對現有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缺乏活力的有效補充。
(二)有利于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發展。現階段,大學生面對社會上各種思潮的諸多誘惑,如果缺少正確的價值取向很可能會誤入歧途,不利于其綜合素質的提升。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主要是對學生的人格和品質進行培養,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將紅色經典文化教育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弘揚社會主旋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非常有益的補充和促進。紅色經典文化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源,能極大豐富高校思政工作內容,完善高校思政理論體系,從而推動高校思政工作向前發展,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三)有利于高校營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氛圍。高校是文化建設和傳播的重要陣地。要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就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引領校園文化建設,把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融入到學校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的全過程。“紅色經典”文化彰顯出的頑強民族生命、大無畏的革命氣概、不屈不撓的進取意志、善良美好的人性、熱愛和平的真摯情感等代表著先進文化的意義,是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思想資源。“紅色經典”文化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讓大學生接受經典文化的熏陶,有利于他們形成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人生精神,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更有助于在大學校園乃至全社會營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氛圍。
參考文獻:
[1] 秦洪濤.地方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意義與途徑研究[J].教研探索,201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