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鳴,歐秀芳,陳秉彬
1甘肅中醫學院經貿與管理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2西北師范大學
國際經貿電子商務對中醫藥貿易實務的影響及相關問題研究
鐘 鳴1,歐秀芳1,陳秉彬2
1甘肅中醫學院經貿與管理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2西北師范大學
就我國中醫藥國際貿易的現狀、電子商務對中醫藥貿易帶來的影響及電子商務相關的法律法規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希望能對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中醫藥貿易發展和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作用。
中醫藥貿易;國際貿易;電子商務;法律法規
電子商務(E l ect ro ni c C ommerce)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進行的商業活動。電子商務是基于I n ter n et的,所以I n ter n et的諸多特性在電子商務中也同樣體現,如全球性、快捷性、無時間性、低成本和高效性等特征,而這些特征也正是現代商業經濟的特點,它對傳統商務用戶利用紙、筆和電話線實現商務交易和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1]。電子商務的高機遇、低成本和高效益,在帶動著貿易格局發展變化的同時,對全球經濟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中醫藥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世界醫藥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和總結的智慧經驗。我國中醫藥資源豐富,中醫藥產業在全球占據著重要地位,近年來我國中醫藥出口貿易金額呈逐年上升趨勢,中醫藥國際貿易額日益增大[2]。電子商務的蓬勃興起為我國中醫藥貿易提供了良好的機遇,電子商務簡化傳統貿易流程,避免數據的重復輸入,減少人工操作的差錯,省時高效,顯著降低交易成本等特點為中醫藥國際貿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前景。但由于電子商務涉及領域多、范圍廣,給傳統的中醫藥國際貿易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和影響。同時,中醫藥貿易的相關法律法規尚未健全和完善,因此電子商務對中醫藥國際貿易的影響在法律法規方面的問題亦不能忽視。
1.1 全球性 電子商務擁有無地域界限的全球市場,這是由于電子商務的基礎就是I n ter n et技術。在I n ter n et上的任何人,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通過互聯網方便地使用I n ter n et所提供的各種服務,享用互聯網上龐大的全球信息資源,并進入全球市場進行貿易往來。
1.2 快捷性 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交易,避免了交易數據的重復輸入,減少了人工操作的差錯,省時高效,顯著降低交易成本,無論其貿易洽談還是交易往來都充分體現著“速度”和“便捷”,繁瑣且龐大的交易流程只需動動鼠標便可完成。
1.3 低成本 電子商務具有顯見的低成本性,主要表現在:1)沒有店面租金成本;2)沒有專門的銷售人員;3)沒有商品庫存壓力;4)低廉的行銷費用。
1.4 虛擬性 商家不在高樓大廈內經營,消費者也不用面對商城柜臺,而是通過I n ter n et在顯示器上顯示的商品信息完成交易,這種虛擬化市場交易環境,是電子商務又一大特點。市場經營主體、市場經營客體以及經營活動的實現,全部或部分地演變為電子化、數字化、虛擬化過程。
1.5 集成化 電子商務依托I n ter n et“平臺”,一方面集成網上廣告、市場調查、市場分析、訂購商品、生產安排、物流配送、電子支付、客戶服務等商務活動;另一方面電子商務還將企業、分銷商、用戶、銀行、海關部門、稅務部門等商務主體集成起來,將商務活動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等所有業務匯集在一個整合的“場”中。通過對“場”里信息資源的共享和業務的接洽,電子商務不但可以降低經營成本,加速資金周轉,提高服務管理水平,還加快了企業實體的市場適應能力,進而創造和挖掘出新興的利潤空間。而這正是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優勢所在。
2.1 我國中藥出口現狀
2.1.1 出口金額構成 20世紀末,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WT O)、世界知識產權局(W IP O)進行談判,為了與國際組織規則接軌,中國簽訂了相關規則,實施了中藥品種保護[3]。同時,為了促進中藥產品的出口,國家制定了中藥國際化和中藥現代化的戰略發展目標等政策法規,促進了中藥對外貿易的穩步發展。但是作為中藥的發源國,我國中藥產品的出口形勢并不樂觀,2002—2010年中國出口貿易總額與中藥出口貿易額對比見表1。

表1 2002—2010年中藥出口貿易額與中國出口貿易總額 億美元
從表1中可以看出,自2002—2010年間中國出口貿易總額由3 256億美元增至15 778億美元,年均增長率21.8%。同期我國中藥出口額由6.7億美元增長至19.4億美元,年均增長率14.2%,雖然我國的中藥出口貿易額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但是相比中國出口貿易總額的平均增長率明顯偏低,占中國出口貿易總額的份量偏低,就2010年中藥出口貿易額而言,僅占我國出口貿易總額的1.2‰。
2.1.2 出口品類構成 中藥出口的商品形式主要分為:中藥材及飲片、植物提取物、中成藥、保健食品四類。近幾年的中藥產品出口情況見表2。

表2 2005—2012年我國中藥產品出口商品額及占總金額比重結構統計 億美元
2.1.3 出口國別構成 根據出口量來看,中國中藥出口主要集中在亞洲市場,占81.79%,其中東盟占15.45%;排在第二位的歐洲占8.56%,其中歐盟27國占8.12%。根據出口額來看,亞洲仍然是中國中藥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占65.46%,其中東盟占16.26%;排在第二位的是歐洲,占15.57%,其中歐盟27國占14.66%。中國中藥出口也主要集中在少數國家和地區,2010年中國中藥出口量最大的是香港地區,占38.30%,其次是馬來西亞,占21.26%。2010年中國中藥出口額最大的是日本,占18.05%;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國香港,占15.66%[1]。
2.2 我國中醫藥服務貿易現狀 早在1952年法國醫學科學院就已經對針灸療法給予充分肯定,我國自1960年以來,常年持續對非洲和阿拉伯國家輸出援助醫療隊,我國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已經遍布世界各地,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青睞和重視,這不僅反映了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正在悄然升溫,也證明了中醫藥以其良好的臨床療效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
中醫藥是我國國際服務貿易領域中一個獨具特色的行業,我國與外國政府及有關國際組織已簽訂了含有中醫藥合作內容的雙邊政府間協議96個,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49個。國外現有中醫、針灸機構5萬余所,中醫師2萬余人、針灸師10萬余人,僅美國就有40多個州開辦了中醫針灸診所,僅紐約州就有2 500多名針灸師,中醫藥已傳播到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我國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內外政策形勢的支持,為中醫藥服務貿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4年6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參觀第三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中醫藥服務貿易版塊時針對下一步的中醫藥服務貿易工作,提出了四點希望: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多種渠道和途徑,提高對中醫藥服務貿易重要性的認識;二是總結先行先試經驗和政策措施,創建知名品牌,立足國內,由內向外,健康發展;三是搭建有效平臺,加強官、產、學、研、用溝通合作機制,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的中醫藥服務貿易良好發展模式;四是“先文后理,以文促理”重視養生保健醫療效果,通過中醫藥的理論和療效提高國外民眾對中醫的認同,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又好又快發展。
目前,雖然我國中藥出口和中醫藥服務貿易無論出口額還是國際地位都有了明顯的提升,但是國際市場仍然沒有給予中藥和中醫合法的地位。中藥在國際市場很多時候并非以藥品身份銷售,很多國家并不承認中藥的藥品身份。國際上大多數國家是參照植物藥監督管理辦法,按照飲食補充劑、自然健康產品、注冊藥物或傳統植物藥的監管框架對中藥進行貿易管理。例如英國、荷蘭、比利時、美國等國家對中藥實行的政策是植物藥以食品補充劑的身份進入,而西班牙等國則對植物藥完全不予承認。中藥在歐洲市場局面尷尬,幾乎所有中藥都只能以食品、營養品、食品添加劑形式進入歐洲國家。
如何突破中醫藥貿易目前的瓶頸?電子商務作為“技術+商務”的產物,對中醫藥貿易的發展又能提供哪些幫助呢?
3.1 電子商務提供了信息化市場環境 基于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電子商務系統,利用信息技術突破傳統貿易方式,實現網上訂貨、網上促銷、網上談判等網絡貿易行為,為中醫藥國際貿易提供了信息化的市場平臺,使得商業資源和貿易信息最優化配置。這個平臺把制造商、貿易商、銀行、物流、海關、商檢等集成在中醫藥電子商務平臺,所有貿易往來通過互聯網,將商流、物流、資金流以及信息流實現高度融合。制造商和貿易商之間可以直接交流、談判、簽合同,消費者也可以把自己的建議反饋到企業或商家的網站,企業或者商家可以根據消費者的反饋及時調查產品種類及服務品質,實現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的良性互動。
電子商務為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和貿易商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互動式的中醫藥商貿服務,優化了傳統中醫藥貿易中因信息、時間、空間等問題對交易產生的影響和限制,促進了中醫藥國際貿易的深化發展。
3.2 電子商務促進中醫藥文化的宣傳 中醫藥在國際市場受到阻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東西方文化差異,使其他國家對中醫、中藥產生了偏見,除個別受中國文化影響深遠的周邊國家之外,西方國家很難接受中醫文化理念。中西醫藥屬于兩個完全不同的哲學體系,思維方式也完全不同。中醫的主要思想理論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形成,有經驗醫學的特點,屬于人類經驗智慧的范疇,而現代實驗醫學是在百年前才發展起來的,兩者難免發生沖突。西醫講求實證,對藥品構成、生產、臨床使用都有非常嚴格和完整的認證、管理體系;而中醫認為人體本身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以辨證施治為治療原則。也正是由于中醫藥的作用機理無法用現代醫學理論來詮釋,直到現在也不易被西方社會所完全接受,以至于中藥在西方市場一直不能進入其主流醫藥市場。
電子商務的優勢,適時的改變和縮短了這種文化差異。在電子商務平臺中,中醫藥貿易交流除了傳統的文字和圖片的方式以外,企業通過電子營銷,可以在無限大的空間發揮廣告的創意,使網絡上的中醫藥國際貿易信息得到充分的傳播和交流,無論是中醫藥的宣傳、推廣或者營銷等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中實現。中醫藥電子商務平臺不但可以提供中醫藥信息咨詢,如醫藥信息檢索、藥物政策指導、用藥科普信息發布等,還能提供集檢索、分析、深層數據挖掘、市場預測、戰略設計等專業化信息咨詢服務,從而贏得更多的市場。
3.3 電子商務實現中醫藥個性化服務 電子商務個性化服務又被稱為個性化信息服務、個性化定制服務、個性化信息搜索服務、個性化信息推薦服務等。消費者的需求個性化是電子商務發展的推動力。由于客戶個體差異,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也不盡相同,電子商務個性化服務正是根據客戶的特點(個人習慣、偏好和行為特點)向客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信息內容和信息服務,其核心是能夠滿足客戶個性化信息需求的一種服務。
在中醫藥電子商務平臺中,根據用戶提出的明確要求檢索并提供相應的中醫藥信息服務,或通過對用戶特點、檢索習慣的分析主動地篩選用戶可能感興趣的醫藥信息資源,創建符合用戶個性化要求的中醫藥電子商務環境,向用戶提供最符合個人需求的中醫藥信息服務。個性化信息服務是在尊重用戶個體的基礎上,研究用戶的行為和習慣,為用戶選擇更重要、更合適的信息資源,提供有特色的服務,這也正是電子商務的“特色”價值所在。
在電子商務平臺上,消費者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商家也不光是提供商品選擇范圍,商家必須依照客戶的需求,及時地為消費者推薦其真正需要購買的商品,盡量減少消費者的搜尋時間和精力;同時,信息提供者直接將電子商務平臺中最新信息的標題和摘要發布給已經訂閱的用戶,用戶可以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那一部分,然后根據自己的需要點擊鏈接訪問網站,閱讀對應的信息。
3.4 電子商務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的擴大 商務部部長助理仇鴻表示,中醫藥服務貿易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與另一個國家或地區進行的以中醫藥服務為內容的國際貿易。盡管中醫藥服務貿易對整個中醫藥行業來說還是個較新概念,但中國已經開展了跨境交付、境外消費、商業存在和自然人移動等四種模式的中醫藥服務貿易。
根據《服務貿易總協定》對服務貿易的界定,從中國境內向外國居民提供中醫藥遠程醫療服務、外國居民來華進行中醫藥醫療保健或學習中醫藥、中國人員或機構在國外開設中醫診所、中國中醫師赴外國提供中醫藥服務等都是中醫藥服務貿易的具體體現[3]。
電子商務為中醫藥服務貿易帶來新的優勢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電子商務可以顯著降低服務貿易的成本,由于減少了大量的中間環節,買賣雙方可以通過互聯網直接進行貿易商務活動,交易費用明顯下降;其次,可以提高交易效率,買賣雙方可采用標準化交易流程、標準電子化的合同、單證等;第三,電子商務平臺為人們了解中醫藥提供了展示平臺,貿易雙方可以通過平臺進行交流、貿易磋商等,可減少服務貿易的地域壁壘,擴大服務貿易機會;第四,可提高我國服務貿易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3.5 電子商務拓寬了中醫藥國際貿易的環境 從傳統的國際貿易形式上來看,貿易最大的阻礙就是地域距離,致使國際貿易發展緩慢,但是,電子商務的最大的優勢是突破了地域的限制[4]。
貿易雙方通過電子商務這種非面對面的介質尋求貿易伙伴、確定商家信息、最終進行談判,這種形式有別于傳統市場中以地域存在為前提的交易行為。電子商務提供的交互式網絡運行機制,加快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為國際貿易提供了一種信息較為完備的市場環境,使市場機制在全球范圍內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
國際貿易環境拓寬的同時進一步促進了中醫藥貿易環境的發展,面對中醫藥電子商務帶來的諸如關稅與稅收、技術壁壘、知識產權保護等一系列新問題,各貿易國之間加強了交流與合作,提高了中醫藥電子商務的國際性。同時借鑒并學習國外發展成熟的相關經驗,努力發展并搭建健康的中醫藥國際貿易環境。
電子商務將“技術”與“貿易”二者進行有力銜接,正因為電子商務基于網絡平臺,在此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經濟或權屬糾紛問題、安全問題等,這些問題成為網上交易的瓶頸問題,這些問題的有效解決能夠推動電子商務進一步的發展。但電子商務行業領域法律制約力度明顯不足,對中醫藥貿易存在較大的影響,所以加強我國電子商務法律機制建設,構建完整電子商務法律規范體系已是刻不容緩。
4.1 網絡貿易安全問題 網絡貿易安全問題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第一方面指網絡過程中物流,商流、資金流的安全;第二方面指貿易往來中商品的安全。電子商務貿易過程是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發生的,通常貿易交易雙方通過信用卡、網上銀行等支付手段付款交易,區別于傳統貿易資金往來,網絡的開放性、跨越時空性,使得交易雙方很難面對面交流,信用風險很難控制,增加了消費者財產遭受侵害的風險,這些風險包括:消費者在網絡上使用信用卡進行支付時網上支付信息被廠商或銀行收集后無意或故意泄露給第三者;不法分子盜竊或者破解賬號密碼導致電子貨幣被盜;支付系統被非法人侵或者病毒攻擊等。
4.2 中醫藥知識產權問題 知識產權制度是當今世界共同的科技、文化、知識、貿易共有合作規則。中醫藥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優勢產業,但在進行中醫藥貿易問題時往往沒有太多的法律依據,特別是當遇到來自國外的一些惡意侵害時,沒有相應的法律保護[5]。
我國目前對中醫藥知識產權的保護通常采用申請專利保護、行政保護、利用其他法律法規(如商標權保護)等方式,運用現行知識產權法規保護傳統中醫藥。但對于已公開的藥方很難進行保護、不能防止外商的不正當開發,再加上昂貴的申請費等,嚴重阻礙了傳統中醫藥的國際化發展,很難實現中醫藥傳統知識的全面保護。此外,現行有關知識產權制度的國際規則基本上是由發達國家制定的,其保護客體的構成要件主要是針對現代工業技術而設立的,未能充分考慮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和需要,因此不能滿足完整保護中醫藥知識產權的需要。
中醫藥國際合作無法完全繞開知識產權制度而另辟蹊徑,因此,要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發揮中醫藥發源地的優勢,參與制定相應的國際規則,建立專門機構開展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理論研究,以適應國際競爭的需要。
4.3 電子商務合同問題 由于電子商務合同的洽談、訂立、履行的整個過程或部分過程運用了電子技術手段,因此電子商務合同不同于傳統的合同,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4.3.1 要約和承諾的實現方式不同 電子商務合同雙方當事人是依靠互聯網實現電子數據的交換來完成合同的訂立,合同的訂立無需傳統貿易雙方面對面的協商或通過信件、電話等方式提出要約和接受要約訂立合同,這是電子商務合同區別于傳統合同的關鍵。
4.3.2 交易主體的虛擬化 傳統合同的簽訂是基于當事人面對面情況下完成的,當事人彼此了解和掌握了對方的身份以及資信情況、責任能力等信息,但是電子商務合同是在虛擬的I n ter n et上進行的交易,當事人只能通過電子認證、電子簽名、電子代理人等方式核實和確認對方當事人的身份與信用,存在信息不實或偽造可能。
4.3.3 電子商務合同無紙化 電子商務合同則是通過電子數據的交換來實現合同的成立、變更和解除,具有無紙化特征,雖然電子商務無紙化特性降低了貿易成本,降低了數據出錯率,同時也對電子商務合同履行的約束力造成影響。
4.3.4 電子商務合同電子化 電子商務合同呈現出電子化的特征,且電子商務合同成立的地點、時間也不同于一般合同的規定。電子商務合同的生效地點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選擇性,而關于電子商務合同成立的時間,由于電子商務合同簽訂體現了極強的技術性,在通過信息網絡進行電子商務時因為網絡數據傳輸等因素影響顯,其成立時間難以確定。
電子商務的時代已經到來,中醫藥國際貿易與電子商務的結合為中醫藥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更多更優的契機,電子商務又為中醫藥文化的宣傳和中醫知識的了解提供了平臺,使中醫藥貿易在國際化貿易產業和服務貿易占領一席之地。電子商務促進了中醫藥國際貿易的各個方面的發展,但由于電子商務發展時間較短,無論是自身平臺的運作,還是相關法律法規問題,都需要在實踐中吸取經驗并及時完善,更好的為我國的中醫藥事業服務。
[1] 胡江云.中藥品種保護下的中藥對外貿易情況[DB/OL].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72,2014081441-2323591.html,2014.8.
[2] 魏敏.中醫藥服務貿易工作開局良好[N].中國中醫藥報,2014-01-15(1).
[3] 馬海燕.中國將用5年時間建立完善中醫藥服務貿易管理體制[DB/OL].http://finance.chinanews.com/jk/2012/ 04-26/3848101.shtml,2012.4.
[4] 劉維軍,王繼斌.我國中藥產品2005—2012年出口結構分析[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3,28(4):608-609.
[5] 楊文茵.我國中藥出口貿易發展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08,15(5):16-19.
InfluenceofElectricalComm erceof International Econom y and T rade on T rade Practicesof T raditionalChineseM edicine and Study on ItsRelative Problem s
ZHONGMing1,OU Xiufang1,CHEN Bingbin2
1 Departmentof Economy,Trade and Managementof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anzhou 730000,China;2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Present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influenceof electrical commerce on trade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and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electrical commerce in our country are analyzed and generalized,hoping that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ading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thatisbased on the electricalcommerce.
tradeof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ernational trade;electricalcommerce; lawsand regulations
R541.4
A
1004-6852(2015)04-0064-05
2014-11-13
鐘鳴(1980—),男,博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醫藥經濟、國際經濟與貿易、民族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