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敏 牛余鳳
摘 要:女權社會主義是當代西方國家中女權主義思潮與社會主義思潮結合的產物,它以解放婦女、發展婦女為主題,它倡導的一些思想和觀點對我國女性在政治、經濟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影響。在女權社會主義思潮的影響下,我國應結合自身實際,不斷地通過體制改革來維護婦女權利,為女性提供廣闊的空間,使女性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獲得更大的發展。
關鍵詞:女權社會主義;中國女性;女性地位
中圖分類號:C9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15-0049-02
女權社會主義的特征首先是它的核心內容是為爭取女性權力和利益而展開的思想斗爭,是婦女謀求自身解放的思潮和運動。其次是它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圍繞婦女問題進行學術研究,她們積極倡導婦女要主動投身于社會實踐中,能在社會有立足之地。再次是它具有女權主義思想與社會主義思想、女權主義運動與社會主義運動相結合的雙重性質。
一、女權社會主義的產生
(一)女權社會主義形成的社會根源
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的原始社會時期——母系氏族時期,女性地位也曾經歷了一段高峰期,倍受尊崇。進入奴隸社會,女性地位完全沒落,受男性的任意奴役。女性活動的范圍也被局限在家庭生活中,主要是相夫教子,完全沒有自由,甚至拿女性作為買賣交易。亞里士多德宣稱:“妻子是有缺陷的女人,她應該幽禁在自己的家里生活。”[1]進入封建社會,婦女更是男人的附屬品,沒有任何社會地位。在漫長的歐洲中世紀,基督教教義中也充滿神秘主義和反男女平等的色彩。在《撒母耳記上》中,掃羅對大衛說:“我將大女兒米拉給你為妻,只要你為我奮勇,為耶和華爭戰。”[2]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婦女在家庭中仍然沒有決定權,附屬于男人;在工廠淪落為資本家的奴隸,婦女在資本家苛刻的監督中以及赤裸裸的剝削下被奴役著。在男性和資本家雙重壓迫和剝削下,不僅產生了單獨的女權主義思潮和社會主義思潮,而且還將二者結合起來的女權社會主義思潮。
(二)女權社會主義產生的時代背景
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階級斗爭日益激烈,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運動日益高漲,被壓迫和被剝削的工人爭取自身解放的運動成為女權社會主義思潮興起的時代背景。這時期興起的女權運動經歷了兩次運動高潮。第一次高潮主要是同男子爭取同等的教育權、就業權、參政權以及其他權利的運動,要求兩性平等。第二次高潮的基調就是要消除男女差別,徹底將這種因傳統的男女性別差別造成的女性從屬于男性的觀念打破。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社會正處于經濟危機,隨著社會矛盾和社會危機的尖銳化,反抗資本主義社會的斗爭又日益高漲起來。女權運動與社會主義運動發展的結合可以說是女權社會主義思潮產生的直接背景。
(三)女權社會主義思潮的理論來源
女權社會主義思潮的理論來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圣西門、傅立葉和歐文,他們第一次明確提出將婦女解放問題與社會主義聯系在一起。主要涉及婦女解放和婚姻自由問題。傅立葉認為,婦女權利的擴大是一切社會進步的基本原則[3]。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形成在其他國家得到了廣泛的傳播,為各國婦女清醒認識自己的重要社會地位,提高社會地位奠定了基礎。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指出“如果占我國人口半數的婦女今后仍然受到壓抑,沒有覺悟和愚昧無知,她們就一定會成為一切前進運動中的絆腳石”[4]。
二、女權社會主義的主要觀點
(一)婦女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依然沒有擺脫受壓迫的處境
婦女的主要活動范圍仍然局限于家庭之內,依然處于從屬地位;婦女在家庭中的生活是一種異化了的生活狀態;婦女雖然也能夠同男性一樣有外出工作的機會,但是由于傳統上認為女性體質和體能上較男子相比很弱,所以在工作崗位中,仍受歧視。
(二)婦女解放是以經濟解放為主的整體性解放,即經濟解放、政治解放和思想解放
經濟解放主要是使婦女擺脫經濟上依賴于男人的狀況,使工廠中和家庭中的婦女從所受的或明或暗的剝削中解放出來,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政治解放不僅是獲得法律上平等的政治權利,以及這些權利在現實政治生活中的落實,而且包括在社會政治領域之外的一些領域,思想解放就是擺脫傳統畸形的父權制思想,讓廣大女性充分認識到自己的社會價值和人生價值,并且首先要樹立其自尊、自信和自強的思想意識。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反對資本主義和父權制的斗爭
在家庭內開展一對一的反抗父權制的斗爭;在家庭外開展有組織的反對資本主義的斗爭;在文化斗爭方面,女權社會主義者致力于批判資本主義和父權制的意識形態。
三、女權社會主義對我國當代女性的影響
新中國成立前,中國婦女在政治上無權,沒有任何資格參與社會政治生活;經濟上依附他人,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在社會和家庭中沒有地位,所謂的從父、從夫、從子“三從”觀念一直束縛著中國女性。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女權社會主義思潮中具有積極意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相結合,逐步地將婦女解放問題落到實處。當今社會,深受女權社會主義思潮在研究婦女問題的獨特視角及主張等方面的影響下,對中國女性認識及發展自己產生了重大的意義。
(一)女性意識復蘇并走向獨立
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及自身思想觀念的解放是現代女性發展的關鍵,女權社會主義流派深刻分析了男尊女卑思想對婦女解放和發展的阻礙,促使女性自我意識覺醒,她們意識到必須像男人一樣為爭取權利平等而戰,必須徹底擺脫傳統性別差異文化觀念的束縛。隨著女權社會主義思潮的主導,及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傳統男尊女卑的觀念被徹底打破,女性的社會地位得到提高,女性能頂半邊天成為一種發展趨勢。今天的中國女性,想要獨立生存,發展自己,就必須樹立自尊、自強、自愛的意識,正視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樹立自強不息、不怕吃苦的奮斗精神,這也是解放自己發展自己必須邁出的第一步。
(二)女性有獨立的經濟來源
女權社會主義者,特別是激進派深受馬克思主義重視經濟的角度研究探討婦女問題的影響,認為女性在經濟上對男性的依賴是造成女性從屬地位的原因之一。隨著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在中國,女性經濟上不再像以前那樣過度依賴男性,她們積極投入到社會生產中去,追求自己的職業,并且在工作中能獨當一面,她們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成為自己經濟的主導者。但目前,在我國仍存在就業性別歧視的現象,所以我國女性的經濟獨立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她們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加強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術的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人生經驗,從而在社會上獲得獨立性和自主性。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三)女性參政議政,政治地位提高
婦女參政議政,是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和女權社會主義思潮與國家建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這也是女性地位提高的具體體現,使婦女平等地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社會事務、經濟文化事務,參與重大問題的決策,提高她們的參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我國婦女參政的比例從20世紀初到80年代初期一直保持上升的趨勢,據統計,從2003年至2008年的五年時間里,全國2/3的省級四大班子女干部配備率達到100%,地市級94.78%的黨委班子、87.83%的人大班子、87.01%的政府班子、87.05%的政協班子均配備了女干部。截至2008年10月,全國省級人大女代表共有4 752人,占省級人大代表總數23.35%。回顧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婦女參政的水平總體上是向前發展的,婦女參政的社會環境也在逐步地優化,參政意識明顯增強,參政能力逐步提高,女干部的隊伍也在逐步地擴大。目前,我國參政的婦女大都有著較高的教育程度,一定的參政議政能力,隨著社會的轉型和發展,她們有了一定的主體意識和競爭意識,挑戰社會傳統,擴大自身的社會影響力,我國很多女性已在國家重要崗位和職位中擔任角色,直接介入政黨政治生活。
(四)受教育程度和男性有同等的機會
在女權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下,女性和男性有著同樣的受教育的權利,女性沖破局限在家庭中做好家務的狹隘的活動范圍,也能拿起課本步入學校學習知識,隨著社會的變遷,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和過去“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觀念完全不同,她們接受高等教育,有崇高的理想和奮斗目標,參與社會競爭。據統計,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時,我國女性文盲率達到90%,1950年我國開展了第一次全國掃盲運動,為全國1 600多萬婦女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女性在教育問題上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目前,中國高校在校女生占學生總數的比例從1980年的23.6%上升到1995年的35.4%,到2004年女生占本科在校生的比例已經上升到了45.7%,女碩士和女博士的比例分別達到44.2%和31.4%。現在,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女性受教育程度也迅速上升,為提高女性同志的文化素質,我國還大力開展了以農村為重點的學習活動,通過充分發揮村委會和計生委員的作用,定期搞培訓活動,提高農村婦女的文化知識素養,拓展她們的視野,有的地方還通過集體觀看電影《花木蘭》來熏陶女性同志,讓她們充分認識到女性也能頂半邊天。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在女性掃盲、女子專業學校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當然,我國還應該繼續完善法律法規,保證女性能夠獲得平等的受教育權。
(五)中國女性問題研究受到關注和重視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先后成立研究婦女問題的專門機構。如:全國婦聯研究室、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管理科學院婦女研究所等。1992年4月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使婦女的權益受到法律的保護。近幾年來,關于性別政治、婦女研究、婦女雜志等文學作品頻繁地出現在當代文化研究領域,1988年11月,北京市婦聯和北京市婦女問題理論研究會主辦的《婦女理論與實踐》創刊,后更名為《婦女研究》,它是首家婦女學術性刊物。
總之,在女權社會主義思潮的影響下,我國應結合自身實際,不斷地通過體制改革來維護婦女權利,為女性提供廣闊的空間,使女性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獲得了更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法]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M].鄭克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
[2]詹正義.撒母耳記:上[M].香港:天道書樓出版社,2001.
[3]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聯合會.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婦女[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