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榮
教書三年多了,總聽人說:“現在的教材內容很簡單,然而考試很難,課堂上的度很難把握,真的很難教出好成績?!睅е瑯拥睦Щ笈ぷ髦浜谜n,上好課,批改好作業,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本書中提出:“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過程?!蔽矣窒萑雽Α霸撛鯓诱_使用教材來發展我們的學生的數學學習?”的思考。
一、教材中有什么
1.有主編的話,它引領我們認知數學,感受數學,熱愛數學。
2.有對整冊書的簡介,各章前都有引言,還有知識內容,有每一節課時的課后練習,有小結練習,章節練習,本章相關的數學活動等。可以說是最基本的知識,最骨干的框架就清晰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3.教材中敘述知識時引用了很多實際生活中學生能夠感知的例子,實例的內容比較樸實有用,廣泛涉及人類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雖然對于青少年來說比較單調,但是,考慮到教材適用于多個省市、多種環境下的學生,編者選擇這些內容倒也是比較周全的。
4.教材中的小結練習和章節練習都是分為“復習鞏固”“綜合運用”“拓廣探索”三個模塊,內容難度逐步上升,內容從單一到綜合,思維從定型到不定型,從熟悉到陌生,舉個例子來說:七年級上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總復習題,這些題目數據經典,思維經典,每一道練習只有當老師批改完學生獨立完成的作業,發現并總結學生的種種問題時,才能體會,教材編寫者的良苦用心。有些題目乍看內容比較陌生,一時半會兒沒有思路,然而當仔細推敲、反復琢磨后,往往都會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漸漸的,題目將由表及里地呈現它的魅力和內涵,耐人尋味。這是編者賦予學生認知事物的過程。
5.教材的每一章都有一個小結,有內容知識結構圖,還有回顧與思考,仍然以七年級上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為例,說明了方程的本質,應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所在,是用數學結合解決實際問題,這是提高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過程。然而,考慮到學生的生活實際經驗比較匱乏,實際問題都是從書本或者試卷中抽象地感知到的,小結的最后一條要求學生收集一些重要問題(比如氣候、節能、經濟等)的有關數據,經過分析后編出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的問題,并正確表述問題及其解決過程。教材的小結注重學生的學習經驗結合實際生活經驗這個重要的思想,這是我們教師平時比較難以實現、容易忽略的一個隱患。
二、面對考試,學生需要從教材中學到什么
1.數學知識,這很顯然,只有將數學知識學明白,才能進行數學學習的溝通。不論是作業還是考試,掌握數學基本知識是最基礎的要求。
2.數學思想,為什么總聽人說“學數學的人聰明”之類的話,筆者認為是因為數學有思想,學會數學的思想,對我們看待事物,看待世界都有影響。數學思想蘊含在數學知識形成、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是數學知識和方法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與概括。初中數學中主要有數形結合思想、分類思想、劃歸思想、方程思想、模型思想等基本數學思想。
3.數學答題規范和答題技巧,課本中的例題給我們規范答題最好的示例,從答題思路到答題格式書寫都是經過精敲細推的。教師在課堂上按照例題的格式規范書寫對學生的書寫有著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數學習題經常會有一題多種解法的現象,然而例題為什么會選擇這樣的解題思路,這樣的思路是否最簡單、最清晰,運用了最新的知識?通過對例題的分析,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答題技巧,使自己遇到問題時,能夠快速清晰地認識問題本質,并第一時間內選擇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加以實踐,發現和反思問題,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學生具備了良好的數學知識,掌握了數學答題技能和技巧,具有良好的數學思維,考試中的任何題目都會是學生的饕餮大餐。
三、使用教材教學的建議
1.一線教師一定要重視對課本的研究,備課時注重將課本前后章節內容的知識進行連貫性分析,然后根據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來決定課程的進度和內容。
2.注重課堂的高效,低效學習是扼殺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大因素,教師要做到能放得開,能受得住,該讓學生自己看書思考的內容一定不能滔滔不絕地講解,注重培養學生自己看教科書的學習習慣,用一些語言技巧或者課堂設計來提高學生看課本的意識,該讓學生自己動手練習的內容一定要給足時間,讓學生充分思考,充分接受和消化知識與技能。這樣在課堂上學生才會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生模仿例題進行練習,獲得技能,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對課堂的設計和對課堂的推進和掌控,這樣的課堂可謂是高效的。
3.注重思想的升華,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邏輯,讓學生從很基礎的問題中體驗到數學思想。遇到問題時有運用數學思想的意識,有思考問題的方向。數學語言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時要多讓學生表達,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教材在很多地方都設置了學生說理的環節,我們一定不能忽視。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