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鍵龍
美國南北戰爭指的是1861年4月到1865年4月爆發于美國,旨在維護美國分裂的一場戰爭。我們現在通過中學歷史的學習,對于美國南北戰爭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教材的敘述卻給人一種淺嘗輒止的感覺。雖然南方盛行的奴隸制種植園經濟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經濟在全國的發展是此次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林肯當選總統成為壓在美國南北戰爭這只“駱駝”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但美國南北戰爭卻遠比我們了解的要復雜得多。
美國南北戰爭激烈異常,大仗小仗無數,據不完全統計,南北戰爭總共死亡62萬人。為什么僅僅四年時間會造成如此巨大的損失?當我們撥開歷史的塵埃,會發現美國南北戰爭是由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的。
首先是奴隸制。我們現在都知道奴隸制是不道德的、不人道的,但在美國建國之初,奴隸制卻通過美國憲法這種合法的形式保留下來,美國的“國父們”都知道奴隸制不符合歷史的發展,不符合美國的建國原則——《獨立宣言》中宣稱: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國父們”還是決定將此問題交給歷史,讓歷史來解決這一難題,但往往在這種時候,歷史卻開了一個玩笑。1792年,耶魯大學畢業生惠特尼發明軋棉機,使得棉花的種植更加有利可圖,進而促進了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的快速發展,到南北戰爭爆發前,美國總共約400萬黑人奴隸,其中就有300萬在南方種植園從事耕作。南北雙方就奴隸制的爭論從建國之初就開始爭論,北方在道德上不斷對南方進行譴責、謾罵。這對于南方人來說,是很受傷的。
其次,林肯當選總統。南方人是不承認的,林肯在南方沒有獲得一張選票,因而在南方人看來林肯是北方人選的總統,不是南方的總統,所以在林肯就職以前,南方人已經選舉了自己的總統——戴維斯,因此,林肯就任美國總統之時,美國實際上已經分裂成兩個國家,林肯不得不采取強硬的措施來維護國家的統一。
南北雙方的矛盾激烈到此,仍然還不足以爆發死亡62萬人的南北戰爭,真正使南北戰爭打得如此慘烈的最后一個砝碼卻是弗吉尼亞州。弗吉尼亞州被譽為美國的“總統之鄉”,共產生過8位總統,可以這么說,美國的建立就是在弗吉尼亞人的領導下完成的,因此,弗吉尼亞人是非常愛國的,他們像崇拜宗教信仰一樣信奉著美國“國父們”為建立美國所奉行的建國原則——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雖然弗吉尼亞州是一個蓄奴州——如果歷史給弗吉尼亞州時間,弗吉尼亞州會自行廢除奴隸制,后來因為奴隸制問題,弗吉尼亞分裂成西弗吉尼亞和東弗吉尼亞——但是對于當時的弗吉尼亞州來說,在1860年必須做出選擇的時候,弗吉尼亞州的態度非常明確:第一,我們反對蓄奴;第二,我們愛美國,我們反對南部諸州。但是,如果北方的聯軍要用軍事、用武力、用軍隊開到南方,剝奪一個州脫離美國的權力,對不起,我們不同意,所以后來弗吉尼亞州就加入南方諸州同盟和北方死磕到底。
由于奴隸制、林肯當選總統、弗吉尼亞州加入南方諸州同盟,使得南北雙方各自道德上的理由、法律上的理由經過醞釀,經過沖突發酵,到了1861年的時候,實在沒有辦法再在一個框架內共存,所以戰爭就這樣悲劇性地爆發了。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