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景江
素質教育是指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學校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場所,學校能否有效實施素質教育,教育質量能否得到提高,課堂教學是關鍵。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我在數學教學中進行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精心設計導入環節
數學教學中的導入是教學中的一個主要環節,在課堂教學中,良好的導入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精心設計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直接的學習動機,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探究心理,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順利進入課堂學習的最佳狀態,有助于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為了使導入產生良好的效果,我采用了以下幾種方法:(1)溫故知新法,以復習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為切入點導入新課。(2)問題導入法,在講授新課前,根據學生的好奇心理,精心設計問題,引起懸念,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強烈愿望。(3)生活情境導入法,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從學生身邊的實際生活和現實素材出發,引入學生生活中已有的體驗創設情境來導入新課。
二、掌握課堂提問的技巧
有效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態度。那么,數學課堂的提問首先要選擇合適的問題,課堂提問應從學生的認知實際和知識水平出發,難易適度,切合學生的能力。事先應該想好你為什么問這個問題,明白問題所要求行為復雜性的程度。其次要掌握提問的技巧,注重發問的時機、發問的對象、發問的順序、發問的方式、發問的語態。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實現課堂的最高效率。
三、組織討論,適當點撥
組織討論是數學教學的一種有效方式,是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教學策略之一。它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圍繞一個中心問題發表意見,展開討論,其目的在于加深和運用所掌握的知識,發展和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思維能力的一種方法。由于討論的過程比較個性化,就需要教師整體調控。教師要做好討論前的準備工作,設計好要討論的問題,合理進行分組,在進行過程中形式可以多樣,盡可能給足學生自由展示的空間,又要確保有序而不亂的狀態,既當好聽眾,又能調控整個研討過程。
數學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追求教學效率是各國教育教學改革的根本目標,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以孜孜不倦的精神探索高效的數學課堂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