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麗娟
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系,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我們片區圍繞“讓學生享受有創意的美好生活”為主題,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近兩年的研究,逐步積累了經驗。
一、創意來源于科學規劃
綜合實踐活動中研究性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內容: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形成一種積極的、生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綜合實踐活動這門學科正好是讓學生享受有創意的美好生活的課程,在探究學科,探究生活,在不斷創造精彩觀念歷程中找到通向智慧的道路。所以我們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設置時就選擇適合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小課題。比如,創意動漫卡通、創意傳統游戲、水果拼盤大創意等。唯有對課程進行有創意的規劃,才能讓課程為學生創意活動、創意生活服務。
二、創意來源于細致指導
創新教育理論中說:一切創新都始于問題的發現。現代認知結構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嘗試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創新能力培養要落到實處,來自于老師、學生共同探索。
首先,教師要有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意識,要善于思考如何抓住不同課型滲透。其次,確定好創新能力培養的目標,有了目標,對于具體的活動推進和如何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就有了指向性。在具體的活動指導過程中,活動內容的不同決定創意的指導視角各不相同。我們結合具體的課例來談談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變廢為寶——制作新物品”這節動手操作課中,明確提出:對廢舊物品的創意在于:加一加、剪一剪、拼一拼。對于創意的要求很明確,學生在設計的時候,就有了抓手。
在“創意傳統游戲”的指導過程中,我們的創新要求是:改變。可以改變場地、改變道具、改變人數、改變規則。學生在最后游戲呈現時,都有創意。
在“節水小妙招”指導的時候要去創意著重為改良。畢竟四年級的孩子小,他們的創意有限,給予他們引領,讓他們明白通過改良就能收獲的新發現,新東西就是創新。
在“水果去皮大比拼”削皮達人秀的環節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1.學生展示自主研發的創意削水果技能,因為在前期的活動中,我讓學生試著換個角度去皮,從而讓學生明白創意來自于打破常規,學生有了引領,更多地在于如何創意地在去皮上尋求方法,前提條件是去皮更快捷、更有效。活動要求的提出促進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2.教師引導觀察,他的方法與普通的方法有什么區別?這種削皮法,創意在哪里?讓學生感受創意帶來的便捷與美好。
創新能力的培養還要注意:(1)學生要形成問題意識,善于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2)學生要善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善于利用多種方式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創意的美好。(3)在課題的展開階段,教師的指導要有指向性,在課題的探究過程中要遵循“親歷實踐、深度探究”的原則,倡導學生創新思維,讓學生享受有創意的美好生活。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