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霞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高中地理教學也提出了新的教學目標,地理思維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學目標的關鍵,因此,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在地理教學中凸顯得尤為重要。探討了高中地理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以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地理;地理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高中地理知識是具有規律性的,通常以固定的形式呈現在課堂之中,以便學生接受、掌握,但是,地理知識是需要深入探析和反復思索的,這樣才能清楚地了解地理知識的本質,在思維中形成地理表象,從而真正地掌握地理規律。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是幫助學生掌握地理知識的有效捷徑,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智力,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全面把握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做好課堂教學設計,緊抓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去思考和探索,如合作學習、借助現代教學教具等方式均可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靈活運用教學模式
不同的教學內容應該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學方式的轉變可以讓學生充分地發揮思維效能,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教學課堂之中,教師應該掌握好教學模式的運用。合作教學模式可以促進學生與教師情感的交流以及知識的掌握;利用多媒體呈現的直觀地理知識可以便于學生理解;探索式教學模式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學過程也是學生思維的過程,教學模式的靈活運用可以促進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強化學生地理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是深入學習高中地理的有效保障,掌握好基礎知識可以讓學生在探究新知識的過程中同步進行思維的活動,而且這種問題式的思維活動依賴于基礎知識。例如在不同國家農業類型的影響因素的教學內容中,學生首先應該掌握不同國家的地形地勢、氣候等基礎知識。
四、優化地理教學資源
地理教學資源的優化需要做好以下三點:第一,注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地位,擺脫高考思維的束縛,回歸地理思維能力培養課堂。第二,開啟教師對教學內容資源的優化意識,提升教師的主動性與創造性。第三,為教師提供展現自我的平臺,鼓勵其形成德才兼備的教師。
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地理教學需要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讓學生理解其原因及意義,以促進學生地理思維能力有效地運用于知識的探索過程之中。在與時俱進的時代中,掌握知識的同時更要擁有科學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柳立云.培養中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策略探析[J].學周刊,2015(01).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