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宏
摘 要:抓好興趣,上好實驗課,加強教師的個人師德修養。
關鍵詞:新學科;新奇感;準確性;三球儀;成功率
一、抓好興趣
物理課程是初中生的一門新學科,剛接觸物理課的學生,會有一種新奇感。大多學生都會對物理課產生較大的興趣,學生的這種興趣往往是暫時的,一旦接觸到較深的物理知識就會使興趣大減,導致了物理成績下降,有的學生甚至會厭煩物理,所以要提高物理成績,抓好興趣是非常必要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二、上好實驗課
中學物理實驗課較多,每個實驗都很重要,沒有輕重之分,教師的演示實驗、學生的分組實驗都是學生理解現象的根本,也是抓住知識點的關鍵所在,每個公式、規律、概念都從實驗中得出,在實驗中使得師生、生生間相互交流、互動,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達到了相互轉換,學生的個性、思維等得以施展,學生的收集信息能力、學習新知識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語言的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的鍛煉,所以一定要把實驗課上好,這是學習物理課的根本所在。要想上好物理實驗課,我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做:
1.首先一定要確保實驗的準確性、流暢性,還要保證實驗的清晰度,確保成功率。每一個實驗教師一定要在課前反復地做幾遍,這樣就可以找到實驗的關鍵,以及易錯的地方,得到實驗成功的關鍵因素,確保實驗的成功率。
2.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多媒體課件。因為多媒體課件會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比較抽象的知識。例如,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我設計了一個動畫演示,凸透鏡左側有一個燃著的蠟燭,此蠟燭是一個按鈕,凸透鏡的右側是它的像,通過動畫設計,來回移動蠟燭按鈕,利用鼠標拖拽的方式使學生很直觀地看到凸透鏡成像規律: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這樣就把很抽象的知識很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很好理解。再如,在教學日食、月食成因時,我通過查找資料,做了一個三球儀,即地球、月球、太陽,三球按自然規律設計,太陽用一個白熾燈,在做實驗時,我把窗簾拉上,室內光線不那么強,插上電源使“太陽”發光,再通過手搖三球儀,使“月球”:圍繞“地球”轉,通過讓學生發現白熾燈下“地球”與“月球”的黑影,使學生很直觀地理解日食、月食的成因。
三、加強教師的個人師德修養,努力做學生的朋友
“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怎么才能親其師呢?首先教師一定要有較高的師德修養,其次還要跟學生做無話不說的朋友,這樣學生對教師就會產生很親切的感覺,而且還會很佩服你,在親切與佩服下,學生就會很聽你的話,就會很喜歡你的課了。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