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瓊 張玲 于偉凡
摘 要:當今社會,醫學專科生在社會上越來越不受重視,這給學生的成長無論在心理上還是工作上造成了很大負擔,而且,與其他專業大學生相比,醫學專科生又具有獨特的思想觀念與特點,作為醫學專科院校的輔導員如何在新形勢下與時俱進,努力提升自身的業務工作能力,高效完成醫學專科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使他們順利成長為醫德高尚、技術精湛的醫務工作者,服務基層,服務社會,進一步推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是醫學生輔導員的重要責任。
關鍵詞:醫學專科生 輔導員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3(b)-0232-02
目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發展,都對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社會心理和生活方式產生了一定得影響,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嚴峻的挑戰。醫學生又是高校學生中富有鮮明特色的一個群體,作為醫學專科院校的輔導員如何在新形勢下與時俱進,高效完成專科醫學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使他們順利成長為醫德高尚、技術精湛的醫務工作者,是醫學生輔導員的重要責任。
1 醫學專科生思想觀念的特點及面臨的問題
1.1 政治意識薄弱缺乏國家政策時勢的關注
相對于以往的大學生而言,當代部分醫學生沒有政治上要求進步的意識,熱衷于“自我發展”,很少關心時事政治,缺乏強烈的政治參與意識。對“兩課”理論的學習敷衍了是,對與他們相關的醫學教育體制和醫藥衛生方面的改革缺乏關注,正因為這樣,他們普遍缺乏過硬的政治理論素養,容易受到各種社會思潮的沖擊和影響。
1.2 個性突出功利意識強
目前的大學生大多是“90后”甚至是“95后”,他們有個性、自信,思維敏捷,頭腦靈活,敢于向傳統與權威挑戰。但正是由于他們自我自主意識過強,過分強調個性,過分表現自信,不夠謙虛謹慎,不能很好的處理醫患糾紛。市場經濟的形成與社會的物質性加之獨生子女在家庭成長過程中形成的自我中心意識,使他們的價值取向更關注具體的事物,他們目的性表現得更為直接,在參加各項活動時會直接考慮到對自己好處,具體能得到些什么,功利色彩更濃,目標性更清晰,不利于醫學生高尚醫德的培養。
1.3 學習壓力大就業困難
醫學生在校期間往往需要涉獵幾十門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再加上醫學生畢業后所服務對象的特殊性,醫學生在校期間還要有1年多的時間從事臨床實習,學生課業負擔重于其他專業。特別是3年制的醫學專科生,普遍基礎比較差,在校時間更短,過重的學習壓力給學生心理問題帶來挑戰。另外,據推測,目前我國畢業大學生就業率不容樂觀并且畢業生待遇普遍偏低,這對醫學大專生來說形成了更大的挑戰,一方面社會對于醫學畢業生學歷層次要求越來越高,一方面醫學專科生就業的主渠道農村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條件差,影響他們的基層就業率和工作滿意度。這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了消極影響,甚至動搖學生學習的信心,形成“大專醫學無用論”的想法。
1.4 心理問題凸顯嚴重
除了因專業學習及就業壓力給部分醫學生帶來焦慮等心理問題外,醫學生還存在著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如貧困生心理問題、人際關系處理、精神壓力大、情感問題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可能會導致同學間無法溝通交流,造成人際關系緊張,從而使他們產生焦慮、抑郁、孤獨、壓抑,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
1.5 網絡影響大
網絡在迅速傳遞信息及豐富大家精神生活的同時,也在不同程度地沖擊大學生的思想靈魂。據調查,目前很多大學生都熱衷于網絡游戲,浪費大量青春時光,并且戀網使大學生失去了很多人際交往的機會,造成人際關系障礙,不利于他們人生的發展。網絡是一個虛擬的環境,很多同學在網絡上使用虛假信息,不少大學生從網上學會了說謊,并以說謊為樂事。他們在網上經常這樣缺乏責任感、不誠實,也極不利于他們道德意識的形成和道德行為的培養,勢必降低了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影響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
2 輔導員工作對策
根據醫學生的特點,輔導員應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在傳統管理的基礎上應轉換新的工作思路,創造性的去開展學生管理工作。
2.1 提升輔導員個人素質
輔導員首先要有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大學生相對來說心理上還不太成熟,處于人生的迷茫與彷徨期,輔導員對于學生來講是極其重要的。能否正確而有效的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這些可以說都取決于輔導員的能力、水平和人格。輔導員要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理論修養和綜合素質,堅持“以人為本”,最大限度地維護學生的根本利益,贏得學生理解、信任和支持。在管理的過程中,不應該只靠權力來壓制學生,而應靠“權威”和“愛心”來教育和感化學生。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想辦法盡力為學生辦實事、辦好事,為學生成才服務。政治上關心,思想上關注,學習上幫助,生活上愛護,切實解決他們面臨的實際問題。當好學生的指導員、咨詢員、服務員和管理員。
2.2 特色班級文化建設,完善醫學生人格
班級文化建設具有導向性、驅動性、規范性、滲透性、凝聚性、激勵性的重要特點,構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這在大學生個性發展中有著重要影響。目前,醫學人才的培養已經突破了傳統的單科性教育,醫學生除了應具備一般大學生的素質外,還應具備高尚、無私奉獻的醫德精神。這種精神的形成跟先進的班級文化建設是分不開的。根據醫學生的專業特色,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發揮學生特長,張揚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強學生合作意識形成,完善醫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2.3 培養、使用好學生干部
學生工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干部的管理素質,特別是醫學生有為期一年的實習任務,實習期間的學生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生干部的管理,為此,輔導員應始終堅持對學生干部的嚴格管理,加強對他們的考察和督促,做到責權利相統一,輔以健全的制度規范,在工作中切實提高學生干部的能力和威信。如綜合測評、獎助學金評定和推優評先等工作中,認定評比程序嚴格,公示制度到位,學生干部氣順風正,真正做到評出先進,評出正氣。
2.4 重視學生心理問題,正確進行就業指導與心理疏導
因學習、就業、人際關系、經濟等問題使醫學大學生產生了不少的思想困惑,甚至心理障礙,輔導員要時刻掌握學生思想動態,細致觀察學生言行、情緒變化,及時做好心理疏導工作,督促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克服對臨床工作的恐懼和自卑心理。另外,從入校開始就需要對學生做職業生涯規劃培訓以及后期的就業指導培訓,增加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和對就業的認識,耐心給學生講解目前的就業形勢,農村、基層社區醫院、民營醫院對醫學專科生的需求還是很強烈的,先就業再擇業,發揮專業特長到最需要的地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2.5 有效利用網絡平臺
網絡已經貫穿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輔導員應加大對大學生的網絡素質教育,加強大學生的網絡道德和法制觀念,讓學生深刻理解沉溺于網絡,在不健康網站上網的危害。在杜絕網絡對大學生負面影響外,輔導員還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等特征對學生進行日常教育管理,特別在學生實習期間,建立暢通的信息渠道顯得更為重要。例如利用空間、微博、博客等,適時發布些通知、活動總結、班級活動計劃、自己的工作感受以及對學生的希望,在文章及評論里和學生交流互動。也可以利用這些平臺轉載或分享一些勵志文章和先進文化,用以宣傳健康、科學、正確的思想政治信息,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教育。目前大學生很習慣將自己的情緒和動態表達在空間或微博上,輔導員也可以通過這些途徑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主動引導大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達到理想的精神境界。
醫學專科生在社會上越來越不受重視,這給學生的成長無論在心理上還是工作上造成了很大負擔,高校輔導員工作是一項很神圣又很艱巨的工作,作為醫學專科生輔導員必須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優化工作理念,提升個人素質,為學校人才培養服務。
參考文獻
[1] 冉艷芳,陳琳靜.論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方法的創新[J].河南農業,2012(6):16-17.
[2] 惠偉靜.對醫學院校輔導員工作的幾點思考[J].光明中醫,2010,25(10):1933-1934.
[3] 楊曉征.淺談醫學生輔導員業務工作能力的提升途徑——以一名年輕輔導員的視角[J].高校輔導員,2011(3):8-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