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從高職學生考試作弊的現象出發,分析了高職學生考試作弊的原因,進而闡明了考試作弊的危害,提出了從誠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考試制度的宣傳和執行、學習方法的指導、考試方法的改革、監考人員的要求等方面入手,解決考試作弊問題。
【關鍵詞】高職學生 考試作弊 原因 對策
考試是學校檢查學生學業成績、教學效果和管理水平的一種手段。考紀和考風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風和校風。造成高職院校學生考試作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有效地加以整治,成為廣大高職院校整頓教學秩序、治理育人環境、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一、高職學生考試作弊的原因
學生作弊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取得自己達不到的成績,但是造成作弊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既有學生主觀方面的原因,也有社會、學校和教師方面的因素。
(一) 學生作弊的自身動因
1.為避免補考重修而作弊
高校擴招后 ,生源素質有所下降, 當今的高職學生多數學習成績較差 ,自卑感也比較強烈, 甚至有些學生是出于無奈而走進高職校門的 。很多學生缺乏明確的奮斗目標,學習主動性差 ,整天渾渾噩噩虛度光陰; 有些學生平時比較努力 ,但由于學習方法不合理或自身基礎太薄弱, 成績總不理想 。為了避免補考、重修或跟班重讀,這些學生考試時會作弊。
2.急功近利, 為爭優評先而作弊
大多數學校都把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定獎學金、評優、 推優入黨的重要指標 。有些學生平時成績比較好, 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鋌而走險; 一些學生干部平時工作過于忙碌,不能處理好學習和工作的關系, 為了取得好的成績 ,以便能評獎學金 、評優、 入黨,保持自己在班級中的良好地位,而在考試時作弊。
3.人格意識不強,為講“義氣”而作弊
作弊是一種典型的投機行為,是自私而不誠實的具體體現。一個在考試上弄虛作假、欺騙學校、老師和自己的人,很難想象他在現實生活中是一個誠實的人。有的學生平時不注意自我修養,人格意識不強,認為考試作弊與品質無關,不為作弊而感到羞恥。這也是導致考試作弊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有些學生在主觀上沒有作弊的動機,但在“鐵哥們”的哀求下,講“義氣”的思想占了上風,決定“助人為樂”,幫人一把,做出了違反校規校紀的行為。
(二) 學校教學管理方面的不完善是學生作弊的重要原因
1.高職院校辦學水準參差不齊
有些高職院校沿用本科壓縮的辦學模式 ,部分升格而來的五年制高職,對人才培養框架把握不準確, 培養的人才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需要, 加之近年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就業影響, 高職學生就業難也就成為必然。 一些學生因此而認為 ,即使學好本專業課程也難在社會上找到好工作,“學習無用論”重新抬頭, 進而產生厭學心理;同時他們還要承受來自社會、 家庭、學校等方面的壓力。于是便選擇作弊以取得合格成績。
2.教師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
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學生在面對內容龐雜 、壓力巨大的考試時, 自然而然會出現作弊現象。
3.學生學業評價方式單一
有些高職考試多是一種學科成績的終結性測驗,缺乏其他相關的補充標準和途徑, 閉卷考試仍然是主要考試形式,其他形式則無足輕重。 而且在筆試中強調客觀性 、可比性,為了使教師在批閱時省時省力, 往往設置大量客觀題, 造成客觀題比重過大, 而客觀題意味著答案是唯一的。 這無疑為學生考試作弊提供了便利,因為學生通過偷窺抄襲就可獲得好成績。
二、預防高職學生考試作弊的對策
高職學生考試作弊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原則,失去了考試的衡量功能;助長了學生的冒險和僥幸心理,腐蝕了學生的心靈;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了學校的學風;不利于教育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培養不出合格的人才。
(一)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考試作弊顯然是弄虛作假的投機行為。各級各類教育教學人員,應當把對學生的誠信教育貫穿于日常教育管理和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誠實、正直的品格,鄙視和抵制考試作弊的可恥行為。
(二)對學生進行遠大理想和就業形勢相結合的教育
沒有遠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標就沒有學習的動力,必將終日碌碌無為,不思進取。對高職學生進行理想和目標教育是激發他們積極向上,培養他們學習自覺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時也要結合用人單位重人格重能力輕文憑的現實,告誡學生考試作弊終將害了自己,變“要學生遵守考試紀律”為“我要遵守考試紀律”。
(三)加強考試制度的宣傳和執行力度
考試制度的宣傳應貫穿于大學生活的整個過程。在學生入校時就要對他們進行考試制度的學習教育;每次考試之前,要利用各種方式方法,對學生進行考風考紀教育。通過這些措施,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和遵守校規校紀的自覺性。在考試過程中,一旦發現作弊行為,就要嚴格地執行考試紀律,絕不心慈手軟,對求情者,堅決給予抵制,讓學生知道學校處理作弊者的信心和決心,從而對那些心懷僥幸心理的學生產生震懾作用,從制度上預防作弊行為的發生。
(四)指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許多高職學生到大學后還保留著中學的學習方法,對大學大容量知識的學習一時還不能適應;加之部分學生進入大學后放松了學習,這樣必然造成知識掌握得不扎實,考試沒底。因此,在學生進校時就要對他們進行大學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心理調節,使他們能盡快地適應大學生活,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五)改革考試方法
如前所述,當前的考試內容和模式存在著弊端。預防考試作弊,改革考試方法勢在必行。應根據不同專業的不同特點,靈活運用筆試、口試、實際操作、閉卷、開卷、半開卷及客觀考試、問題情景考試等多種多樣的考試形式和考試方法。注重平時考核,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階段的教學要求,采用提問、討論、作業、小論文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獲得知識的狀況,增加平時考核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例。加快考試內容改革的步伐,試題盡可能減少死記硬背的內容,增加分析、理解、判斷、表達及操作技巧能力的考核分量。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思維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加強對教師和考務管理人員的嚴格要求
對教師及考務管理人員的嚴格要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是進行經常性的宣傳教育,使教師和考務管理人員意識到他們工作的好壞對學校考風考紀建設的影響,同時明確他們的工作職責和紀律;其次,加大巡考和檢查力度,發現問題要及時加以糾正;第三,對工作失誤或有意參與作弊的人員給予嚴肅批評教育甚至紀律處分。
三、結語
如前所述 ,高職院校學生作弊是有多種原因的, 我們必須對癥下藥 ,在加強學生思想教育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和人格培養, 不斷地完善我們的教育和考試制度 ,提高教師的職業素質, 爭取杜絕考試中作弊行為的發生, 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培養出真正的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朱建童等.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質狀況的調查研究[J].浙江青年專修學院學報,2004(2).
[2]程春梅.高職院校學生考試作弊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考試研究 ,2010(27).
[3]鄭曉波等.以“誠信考試”推動高校學風建設[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