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向平
摘 要:德育工作是各項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最有利的保障,德育工作的開展既要全面又要細致。班級是開展德育工作的“最小單元”,也是“主陣地”。一個優秀的班集體的形成,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思想是前提,內化深得人的紀律觀念、集體意識是保障,樹立先進典范,重視個案的處理是過程,營造有序、和諧、民主、自主的氛圍是最終目標。教師的職業是平凡的,班級德育管理工作讓平凡變得偉大,作為班主任的我們,燃燒熱情,釋放激情,付出真情的同時更應該注重班級德育管理的方式、方法,而有效的方式、方法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拿來主義”,是在不斷學習中積累,在反復實踐中檢驗,在逐步反思中升華。
關鍵詞:思想 規矩 集體 個案 民主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4(c)-0189-02
爆竹聲聲辭舊歲,煙花朵朵迎新春。2014年已經逝去,回想過去班級德育管理工作的點點滴滴,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敗的哀怨。在感慨時間似流水,光陰似白駒過隙之時,依稀可見的是歲月的留痕—— 感悟,它是每個人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財富,是那樣的彌足珍貴。在過去幾年的班主任生涯里,我播種春天的希望,擁抱盛夏的熱情,收獲秋天的碩果,感受嚴冬的凜冽。細想想,教育是什么?“往簡單里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痹诎嗉壍掠芾淼倪^程中,真正讓學生收獲一種習慣,以下幾個方面不可或缺。
(1)注重學生的思想引導。思想是人的靈魂,是人行為的支配者。積極、正確的思想引導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來說至關重要。愛黨愛國,尊長愛幼,誠實守信,善辨是非,寬以待人,知榮辱,懂感恩......其實,對于當代的中學生來說,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深厚的道德、文化底蘊在潛移默化中已經初步形成了他們的一條“道德準繩”,對于大多數中學生來說是“明知故犯”更貼切。所以學生的思想工作的關鍵在于如何在當今多樣化、復雜化的社會背景下對其進行健康、積極、有效的引導?我曾看過這樣一個小故事:一位正忙于寫論文的教授,為了擺脫淘氣女兒的糾纏,隨手撕碎一張世界地圖,對女兒說只要能拼起來,就答應陪她玩。教授本以為,才上幼兒園的女兒不可能完成這項任務自己可以安心工作了。可不一會,女兒拿著拼好的地圖來找爸爸。教授滿臉疑惑:怎么會這么快?原來地圖的后面是一幅人像畫。在我們成人眼睛里,那是一幅撕碎的世界地圖,要拼好它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識??稍诤⒆友劾?,那僅是一幅人像而已。人像拼好了,地圖也就拼好了。問題就這么簡單。[1]這里給我們的啟示很深刻:大人與孩子是生活在兩個世界的。因此,請我們這些成人們俯下身,走進孩子們的世界,聆聽他們的心聲,多從孩子們的視角看待問題,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對癥下藥,藥到病除”,才能真正做通、做好學生的思想引導工作,進而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2)突出遵規守矩教育。胡適先生曾說:“一個骯臟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講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回歸;一個干凈的國家,如果人人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就談道德規范,人人大公無私,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布的骯臟國家”。環境中的秩序表現在規矩中,秩序是誠信的基石。學校是學生步入社會的橋梁與紐帶,也可以稱為“小社會”“小國家”。在這個“小社會”“小國家”里,規矩就像一個國家的法律法規一樣重要。那么,我們怎樣才能讓班級的各項規矩深入人心,讓人警醒呢?我認為在規矩制定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服務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可以利用在新課堂改革中提倡的把課堂“還”給學生的逆向思維,將“規矩”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載體由學生制定,確切的說由第一個違反規范的學生制定,我暫且稱之為“先驅”,由“先驅”以簡明扼要的語言書寫在板報專欄,署名,負責人記錄在冊,形成規矩之一,之二,之三......②讓每一個學生清楚他們是規矩的制定者,更是執行者、遵守者,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規矩約束、限定人們的同時也賦予人們維護自身權益的權利和依據,你說它約束、限定你,當從某種意義上講它又不存在,把握好自己,別以身犯“險”,它就是不存在的。
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兩個場景,場景一:貼滿“嚴禁隨地吐痰”“嚴禁亂扔垃圾”等標語的火車站;場景二:我們自己的家。下面再“聚焦”兩幅場景的地面,你不難發現前者更多“痰跡斑斑”,而我們自己家里的地板上都是明凈如鏡,誰家里貼標語了嗎?可見,很抓規矩的同時還應該引導學生像愛自己的家一樣愛這個集體,愛這個“大家庭”。
(3)不斷深入強化集體觀念,優化自主管理。首先,班主任要懂得融入班級,懂得威嚴不如威信。威信,在我看來更多是一種人情味。樹立威信的過程,其實也是以情育人,育人以情的過程???、管、盯、罰、訓的老一套做法已經失去了市場,體罰、變相體罰,挖苦、諷刺學生早該明令禁止,師生之間是一種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真誠相待、共同進步的和諧交融的關系;[2]其次,組建、培養認真負責,有一定組織、領導、協調能力的班委。認真,工作認真。負責,對班主任負責,對班級負責。責任,離不開堅持;最后,分組管理。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四人組,既是活動小組,又是學習小組。在日常班級管理中,實行個體對組長負責,組長對班委負責,班委對班主任負責的責任制管理,提倡協作、競爭,給孩子一些責任,將社會責任感這樣的“大”思想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孩子;給孩子一個集體,讓孩子在良好的團隊氛圍中找到團隊感和歸屬感,個人“失手”有鼓勵,團隊成功多快樂。[3]
(4)充分發揮模范典型的帶頭作用。典范的教育作用與效果是無形的、無窮的。因此,在班級德育管理過程中,要善于挖掘“好人好事”,要及時表彰先進事跡、成績優異的學生。舉個例子,假如你覺得班級衛生保持情況不理想,你可以經過一階段的觀察,挑選出在這方面相對優秀的學生進行表彰(表彰形式多樣化),效果比班主任反復強調、監督要好很多。在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實驗,研究人員將兩只各項體征均相同的小白鼠分別放在兩個籠子中,處于同一外部環境下,給予同樣品質的食物和水,區別操作是工作人員每天對其中一只小白鼠(記作A鼠)說好話,夸獎類的話,而對另一只白鼠(記作B鼠)則是謾罵怒橫,一個月后發現,A鼠毛色光亮,食欲好,體重也有所增加;B鼠則是毛色灰暗,食欲不振,日漸消瘦。[4]從某種程度上講,人與小白鼠一樣,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贊許與肯定,你在肯定一個人的同時,對他身邊的人也是一種影響、引領。
(5)重視個案的處理。作為年輕班主任,更多的時間和心思是花在處理個案上,對于班級德育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是最好的契機。個案的處理是否恰當關系到以上各項工做能否得到切實、有效地開展和落實,處理不當對于班級工作的開展有一定阻礙,也會對其他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在個案的處理上一定要關注個體的差異性,因人而異,我總結的原則只有一條:對事不對人,攻心不攻人,亦軟亦硬,軟硬兼施。但無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案例,認真反思、總結、備案記錄,相信每位班主任都不會離教育大家太遠。
(6)建立民主、和諧的班級氛圍。我國的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社會上的任何團體、組織和群體都應該講究民主,作為班級這樣一個小群體也不例外。對于一個思想積極、上進,紀律性強,班委組織、領導、協調能力過硬的班集體來說,班主任要學會“歸隱”,敢于、善于將“權力”下放,比如班委的組建、“三好學生”的評定、“文明之星”和“勞動之星”選拔,甚至家長會形式與內容的擬定、班級短期目標與長遠計劃的制定等,都可以由學生有組織的進行民主選舉、共同參與、協商得出,這樣既喚起了“群眾”的心聲,尊重了學生的人格,從某種意義上講,也為社會輸出了一批善于維權,民主從政的合格接班人。
對于班級德育管理來說,管理是手段,服務是根本。班級德育管理重點不在管上,而在于組織,是著眼于調動班級積極性,營造和諧有序的班級環境,增加社會活力。穩定不是死氣沉沉,秩序不是鴉雀無聲。學生自愿參與的班級管理才是真正有效的班級管理;學生自覺創造的班級穩定才是真正的班級穩定。[5]
展望2015,我躊躇滿志,盡管前進的道路上會有荊棘、坎坷,但我仍舊向著明天,向著太陽,向著輝煌。我,風雨無阻。謹記那句教師誓詞:“用智慧點亮智慧,用人格引領人格?!?/p>
參考文獻
[1] 人民教育編輯部.新世紀班主任必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5.
[2] 中國教育研究所.教育:繼承傳統還是適應時代[J].中國德育,2009(3):4-8.
[3] 朱涌.讓孩子從快樂到成功[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296.
[4] 董奇.心理與教育研究方法[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58.
[5] 石毓智.探索錢學森之問[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166.
注釋
① 中國教育學會.哈佛大學的德育課[J].德育報,2011.
② 引自電影《為新中國前進》.導演:桑華,馮剛.主演:王寶強,姜峰,等.
③ 新疆克拉瑪依市第十三中學教師從教誓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