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慶
摘 要:服裝設計人才是促進服裝流行不斷推陳出新的中堅力量。設計教學對設計人才的培養作用是顯著的,調整、完善設計教學,有利于我國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完善設計文化是促進時裝產業穩健發展的直接途徑。該文從設計教學、設計環境、設計定位、設計思維、設計道德五個角度,對流行服飾業提升設計文化的具體方式、方法加以了詳述。
關鍵詞:設計 文化 流行 服飾
中圖分類號:J5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4(c)-0241-01
1 設計教學
服裝設計人才是促進服裝流行不斷推陳出新的中堅力量。設計教學對設計人才的培養作用是顯著的,調整、完善設計教學,有利于我國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為適應和緊隨當代中國時尚產業的發展步伐,我國服裝設計教學需要在發揚藝術性、學院性優勢的同時,與社會實踐、設計實踐相接軌,以培養出更多適應行業發展的服裝設計人員。
這需要教育者在教學中,注重拓展學生的設計思維觀念、提升學生的眼界和格局、提高學生綜合的專業素質。在辦學模式上,通過引進實踐性教學人才、加強與服裝企業合作、加強與國外知名服裝學府的交流。在教學內容中,除手繪設計之外,開設制版、工藝、營銷等專業課程,構建學生飽滿的知識結構。
厚積才能薄發,文化修養過關、文化底蘊深厚、設計經驗豐富、綜合素質過硬的服裝設計從業者才能擁有嫻熟表現流行服裝文化意蘊的能力,提升流行服裝的品牌知名度,促進時尚工業的發展。
2 設計環境
優化設計環境,是給予服裝設計人才良好的才華施展環境,是提供給服裝設計從業人員以安定、和諧、適宜的設計創作環境。優化服裝設計人才的才華施展環境,有利于設計人才推出文化質量、內涵、品位更佳的流行服裝作品,進而促進流行時尚產業的發展。
在時尚行業的激烈競爭中,一切以市場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挑戰著服裝設計從業者的專業發展規劃,抄襲設計師作品、抄襲制板師板型、周而復始的加班趕工、待遇與晉升空間的局限象,都會打擊服裝設計工作者的從業激情和創作自信心,進而影響人才成長和行業的發展。另外在服裝設計比賽中存在的論資排輩、急功近利等現象,也會影響服裝設計人才的才華施展。
近年來,我國的服裝設計者的工作環境伴隨著時尚產業的不斷進步而不斷完善,服裝設計從業者的待遇伴隨其從業經驗的提升不斷提高。不少新銳設計師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服裝設計大獎賽上頻頻獲獎,并不斷在世界時尚之都的時裝周T臺上嶄露頭角,這對成長中的中國服裝設計師可謂一種激勵。
3 設計定位
個人服裝文化意識,會因所處人文環境的不同而不同。在流行服裝設計中準確人群定位、設計符合該階級地位人群思想文化和審美意識的流行服裝作品,有利于流行服裝企業謀求穩定和開拓市場。
設計者在定位流行服裝消費群體后,研習該階級地位人群的消費心理、審美喜好、教育修養、思維觀念等文化信息,可以盡量避免因定位模糊造成的銷售尷尬。比如同為休閑女裝,年齡偏小的女孩兒注重款式新穎、設計獨特而年齡偏大的女性則注重面料品質、工藝剪裁。又如休閑女裝中包括商務休閑、運動休閑、時尚休閑等細分場合定位,包括高中低檔消費層面的細分人群定位。
綜上可見,明確流行服裝設計的市場定位、研究定位階層消費者所處文化語境、設計符合該階層文化審美的流行服裝,是服裝設計作品流行開來和產生文化影響的前提條件。
4 設計思維
我國流行服裝設計者在運用文化語言進行流行服裝設計時,應處理好兩大關系。一是流行服裝設計者自身與流行服裝消費受眾間的關系;二是本土弱勢服裝文化和國際強勢服裝文化間的關系。
在處理流行服裝設計者自身與流行服裝消費受眾間的關系時,應明確“藝術是我,設計是他”,避免自說自話、閉門造車、消極迎合、曲意媚俗,以作品表達受眾情感,體現人文關懷。
在處理本土弱勢服裝文化和國際強勢服裝文化間的關系時,避免全盤西化和抵制外來兩種尖銳極端的思維方式,以求真務實、圓融互助的態度與國外同行相互交流,維護和提升本土流行服裝行業的話語權,了解和掌握流行服裝行業最新動態,學習和借鑒西洋服裝文化的優勢點,適應和促成國際和國內流行服裝的最新發展趨勢。
轉換落后或錯誤的設計思維模式,以優秀設計體現、傳播、構造、創新優質文化,是促進服裝流行健康發展的需求,也是提升我國流行時尚的文化影響力的重要途徑。
5 設計道德
服裝設計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但不是無限的自由度。因此,流行服裝設計者應在職業道德上明確兩大準則:一是保護文化資源;二是保護環境資源。
保護文化資源,意味著設計者需關注流行服裝推出后產生的文化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過分標新立異、嘩眾取寵的流行服裝,推出中扭曲、玷污了服裝文化內涵,推廣后破壞、削弱了服裝文化審美,是對文化資源的不負責任。設計者應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創作符合時代積極文化特征的新穎設計。用富于先進文化精神的流行服裝作品潛移默化的影響消費者的文化意識、文化修養。
保護環境資源,意味著設計者需關注流行服裝推出后產生的環境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流行服裝設計中存在只做加法、不做減法、裝飾過剩、行動不便的過度設計。存在為謀求更多資本利益而刺激消費者購買欲望,并頻繁推出流行服裝引發的過度消費。
過度設計、過度消費是資源浪費行為,不符合環境承受限度和我國資源短缺的基本國情,是對環境資源的不負責任。設計者應推出符合環境保護、生態發展的流行服裝作品,維護和提倡設計中的生態環保良知,傳播和宣傳健康的文化生活態度,正確引導消費者的流行著裝意識和消費道德觀念。
6 結論
設計水平體現文化水準,文化水準影響設計水平,文化與設計相互促進、相輔相成。設計教學全面客觀、設計定位精準獨到、設計環境全面改善、設計思維條理清晰、設計道德堅定明確等合乎設計規律、設計宗旨的設計完善行為,更有利于我國流行時尚產業持續健康的提升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超德.設計美學[M].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2004:23.
[2] (日)柳澤元子,著.從靈感到貿易時裝設計師與品牌運作[M].李當岐,譯.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