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彥
摘 要: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是航保業務發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我國航海保障信息服務水平、加強我國航海保障能力。目前,航海保障事業經過多年的發展雖然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在公開服務的范圍、方式、手段上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該文通過對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現狀的研究和梳理,界定航保信息資料公共服務的內涵,分析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需求,論述航保信息資料公共服務的發展趨勢,以期能為深化航保信息公共服務作出有益探索。
關鍵詞:公開服務 航海保障 內涵
中圖分類號:U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4(c)-0252-03
我們所指的航保信息資料是指保障船舶海上航行的各種資料。主要包括海區沿海干線航標和主要商港的航標管理和維護資料,沿海港口的測繪資料,主航道水域的通信資料,以及轄區航標、測繪應急反應和應急通信資料等等。
我國十分注重航保信息資料的管理建設。目前航保信息資料的分類是從航保信息資料管理和業務的角度,按照分類的基本原則,梳理航標、測繪、通信3大管理和業務模塊,將航保信息資料分為3大類,主要包括:航標導助航信息資料、海事測繪信息資料、電臺通信信息資料。
航標導助航信息資料主要是指海區沿海干線航標和主要商港的航標建設養護信息資料。海事測繪信息資料主要是指轄區內民用港口、航道的周期性測量和測繪應急信息資料。電臺通信信息資料主要是指主航道水域的通信及應急通信信息資料。
1 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的內涵
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是指海事部門在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過程中,通過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動向社會公眾或依申請而向特定的個人或組織公開提供航保信息資料的服務。
2 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的現狀
在我國,是由南海、東海、北海三個航海保障中心專門負責轄區內航保信息資料的公開服務。交通運輸部海事局航海保障管理處負責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的管理工作。
3 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存在的問題
3.1 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重于形式
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開展了多年,有效的提高了行政效率、增強了服務意識、推動了航海保障工作的開展,公開服務的成果是顯著的。但是較于形式。
公開服務形象展示重于形式,以對外公開政策法規、程序為主,實際業務和行政事務的動態更新很少;而且數據更新不及時,很多資料長期得不到更新。這些都大大降低了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的作用。
3.2 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無法滿足航海保障工作的需要
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的范圍、方式、手段上還存在著不少問題,無法滿足航海保障工作日益增長的需要。公開服務的范圍狹窄、對象不明確、形式單一。因為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的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的法律法規,所以公開服務的范圍界定困難,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的范圍由提供公開服務的部門自行裁量,所以導致公開范圍狹窄。航報信息資料公開對象明確不夠,導致公開缺乏針對性,大多沒有一個指定或特定對象。航報信息資料公開服務方式單一且交互性不強,目前只采取了主動公開的形式,即由航保中心對外主動對所有人公開和依申請人公開的方式。沒有實現對利害關系人的公開,以及公開后的交互。
3.3 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地區發展不平衡
目前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還沒有形成規范化和標準化,公開服務的內容、手段和形式也不統一。不同的航保中心在提供公開服務的內容有多有少,即使相同的公共服務內容方式和手段方面也不一樣。因此,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的地區發展極不平衡,有待于進一步統一標準與規范,更好的服務于航保事業。
3.4 現階段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建設總體規劃不夠完善
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缺乏總體規劃,公開服務的范圍沒有劃分清楚的界限,方式和手段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公開服務的相關技術問題也尚待規范,一是信息公開的保密審查機制缺乏標準;二是進一步規范敏感、熱點和重點信息公開工作。同時尚未形成縱橫交錯、合理完善的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體系。
4 對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的需求
隨著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實施、海洋管理格局的調整,中國海事進入到了新的階段。為了保持已有的優勢和良好的發展態勢,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提高服務能力,提升社會形象,從而爭取國家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人、財、物等方面的傾斜,并在海上安全保障、海洋經濟活動、海洋權益維護等方面與相關涉海單位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形成良好的合作環境。航海保障事業迫切需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航海保障信息資料公開服務建設。
4.1 船舶和社會公眾等對水上交通安全了解的強烈訴求,對航海保障信息資料公開服務的內容和手段提出了新的需求
隨著社會的進步,改善民生、保護環境越來越受到社會的普遍重視和關注,船舶和社會公眾等對水上交通安全了解的訴求更加強烈,需求也有了新的變化。
對航海保障信息資料公開服務內容和手段的需求已經不在滿足于現在傳統的內容和手段,在公開服務內容的針對性、公正性和徹底性,公開服務手段的多樣性等方面有了更新的需求。
4.2 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綠色低碳航海模式的轉變,對航海保障信息資料公開服務形式提出更全面的要求
隨著科技的進步、信息化的發展,技術手段、硬件設施也在不斷的進行升級,航海保障信息資料公開服務需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完善、健全改善服務的形式,滿足不同用戶差異化的公開服務需求,同時接受社會各界監督,用技術革命推進航海保障信息資料公開服務水平和航海保障能力的提高,促進航海保障工作的發展。
4.3 國家海洋管理格局的調整對航海保障信息資料公開服務體系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實施、海洋管理格局的調整,中國海事發展形勢嚴峻,迫切需要健全和完善航海保障信息資料公開服務,拓展發展空間,提高服務能力,提升社會形象。目前航海保障信息資料公開服務還處在初級階段,因此需要制定公開服務的標準,建立公開服務的保密、保障機制,完善公開服務的行政管理體制和社會參與機制,建成統一高效的公開服務體系,滿足航海保障信息資料公開服務發展的需要。
5 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發展趨勢
5.1 公開服務趨向常態化
公開服務常態化是全球化趨勢,可以預計今后中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會進一步常態化,主要表現在:一是公開理念,時限的逐漸常態化,做到適時公開;二是公開內容、形式的逐漸常態化,不斷建立健全主動公開;三是公開后,交互常態化。
5.2 公開服務內容趨向規范化
公開服務內容的規范化應更加突出兩個重點:一是明確公開服務內容界限,規范公開服務內容的內容,同時注意公開服務的針對性問題,不同對象差異對待;二是注重實體內容,航保信息資料的實際業務和行政事務的動態更新規范化。
5.3 公開服務手段和形式趨向多樣化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科技和信息化的手段、形式不斷更新和升級。新的科技和信息化的手段、形式,逐步應用于航海保障信息資料公開服務。公開服務的手段和形式不斷豐富,日趨多樣。
5.4 公開服務體系趨向制度化
航海保障信息資料公開服務的體系不斷完善,制定了公開服務的標準,建立公開服務的保密、保障機制,落實公開服務的行政管理體制和社會參與機制,逐步建成統一高效的公開服務體系。
6 結語
綜上,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是航海保障事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以數字化、網絡化、電子化為基礎的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提供了技術保障,而航保資料公開服務的內涵也極大的推動了杭報事業的發展,目前解決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面臨的問題,遵照其發展趨勢,同時借鑒外國的先進經驗,構建我國特色的航保信息資料公開服務體系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