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永紅
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且是身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社會幸福的完美狀態。小學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人文性都很強的教育工作。時下,開展小學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對人的素質要求的需要。要根據兒童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的規律,有針對性地實踐教育,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現根據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談談本人的看法。
一、制約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因素
在現代社會,系統的學校教育是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重要因素,家庭環境對兒童心理發展起著制約作用。
(一)家庭環境對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影響
家庭不僅對兒童早期的發展有重要影響,而且對兒童一生的發展也會持續影響。家庭環境包括家庭結構、經濟狀況等物質生活條件以及家長的品德修養、文化素質、教育方式等文化環境。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將全部的愛和期望都傾注在孩子身上,給予孩子過多的關懷和照顧,花費更多的財力和精力教育孩子,使獨生子女的身體發育和智力開發優于多生子女。獨生子女有較強的求知欲、自信心和成功的欲望,但也要看到由于獨生子女處于優越的地位,家長的過分寵愛、保護、照顧、過高的期望,使獨生子女承受著來自成人世界相當大的心理壓力,導致獨生子女在個性品質發展上存在不足,如任性、懶惰、孤僻、不合作、不合群等。這是獨生子女所處的環境和父母不恰當的期望及教育方式造成的。作為家長,應及早讓孩子擺脫“浴缸法則”的樊籬。
(二)學校教育對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影響
學校是兒童最主要的生活、學習場所,是兒童接受社會化影響最集中、最豐富的社會生活環境。
1.教學內容的影響。學校教育對兒童施加影響是以一定的教學內容為媒介的,教學內容是實現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的基本保證。教學內容不僅向兒童解釋特定社會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進行文化的灌輸,更重要的是為兒童提供了學習仿效的模式。
2.教師的影響。教師是對兒童進行社會化影響的專職實施者,教師的期望對兒童的心理發展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師的思想品德、理想信念能陶冶學生的心靈。
3.校風的影響。校風是一種無形的感染力量、無聲的行動命令,具有深刻的“強制性”的約束作用。優良的校風能陶冶師生的心靈,鼓勵上進,抵制不良風氣和行為方式,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有保護和增進的作用。
4.同伴交往的影響。同伴交往包括兒童之間的個體的交往和兒童與同輩群體的交往,與同伴交往的時間逐漸超過與成人交往的時間,對同伴的依戀和友誼顯著增長,兒童同輩群體能使兒童的歸屬感得到滿足。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
小學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概括地說,一是對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二是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與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發展自我的能力;三是對存在嚴重心理障礙或疾患的個別學生,應積極協助家長和醫療機構,進行心理矯正或治療。
三、實施小學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一)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主任工作中,都應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二)與原有思想品德課及青春期教育等相關的教學內容有機結合進行,做好學齡期與青春期的預防保健工作。小學時期是兒童體格穩步發展,智能發育逐漸成熟,控制、理解、分析、綜合能力不斷增強的,是長知識、接受科學文化教育的重要時期。應加強教育,使他們在學校、在家庭中打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礎。除了要保證供給足夠營養以滿足生長發育加速所需,加強體格鍛煉和注意充分休息以外,尚應根據其心理、精神上的特點,加強教育和引導,使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培養優良的道德品質。
(三)每周一節健康教育課。對個別存在心理問題或出現心理障礙的學生及時認真、耐心、科學地進行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解除心理障礙。
(四)建立家校聯系機制。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溝通渠道,引導幫助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以良好的行為、正確的方式去影響和教育孩子。家長應為孩子主動地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選擇“有營養”的教育內容。圖書、動畫、玩具、音樂、親子活動……都是可以借助的工具。除此之外,讓孩子在兒童城市進行職業體驗,做城市的“主人”,自己動手,體驗成長的樂趣,即成就感。這種快樂沒有任何障礙地到達孩子的內心深處,指導他的行動,并留在那里,形成孩子的思想。教師要幫助家長理解“親子活動”,親子活動是加強家長與孩子之間交流的最好方式,能從內心拉近孩子與父母的距離,并且競技和獎勵可以提高孩子的成就感。
(五)要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需要,分層次、有重點地開展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品質教育、人際關系教育、環境適應教育、青春期教育、升學與擇業心理教育、健康人格教育等。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培養、造就新一代健康人才,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本。愿我們一如既往地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邁上常規化、正規化新臺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