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社英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提出與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入,各科目教學體制與教學模式的革新已經成為許多院校目前的主要目標,創新教育也成為現今教育行業最具有感染力的詞匯。在新的教育時代中,教學的目的不再是為了硬性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以更加科學合理的教育方式,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本文將主要就初中語文教學方式的改革創新進行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模式 創新策略
新課標的實施過程中,主要強調語言教學要讓學習成為學生拓寬自身思維,形成良好學習習慣、養成學習興趣與自主性的過程。特別是在語文這樣需要靈活性思維的科目當中,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以及對知識的多方面靈活性理解是十分重要的。但傳統教學的主體是教師,課堂內容也只是通過教師的講解來灌輸到學生的腦內,這樣的方式必然不會激起學生的興趣,還會使學生的思維受局限,導致學生并不會積極思考,只會跟著教師的思路走,這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都是有害無益的。所以教師只有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開發出更加靈活、多元化且實效性更高的教學方式,才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成效。
一、轉換角色,促進師生關系
傳統教育的刻板性,不僅與教育體制有關,也與教師本身對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有關。一般認為,教師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的,是具有教導性與命令性的角色,學生則是命令與指導的被動接受體,但卻并沒有意識到,這樣的角色定位,使得學生根本無法對學習提起興趣,并不能夠使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進行吸收與轉化。所以教育的成效始終很低。教師只有對自己的角色進行轉換,對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以朋友的身份去了解學生的感受、思維方式,并找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引導,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地對知識進行理解、吸收,并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教師真心地幫助學生,尊重學生的個人思想與觀念,自然就會得到學生的喜愛與尊重,所以師生間的關系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注重課前引導,集中學生注意力
教師在課前的引導環節決定著整堂課的授課效果,也是引起學生注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環節,所以教師做好課前的引導,課程的進行便會更加順利。例如在《濟南的冬天》這堂課的課前引導環節,教師可以準備一段濟南冬天的視頻或幻燈片在課前進行播放,在視頻結束后可以讓學生表達出觀看視頻時的感受。這樣直觀的展現方式,不但能夠成功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切實感受到了濟南冬天的美麗景色,也讓學生對于課程內容有了更濃厚的興趣。
三、教學與實際融合,促進學生理解
課本中的文章內容,都包含著作者自身的情緒、感受與生活經歷,可以說是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甚至可以從一篇文章所寫的內容,看出當時的時代背景與作者具體的情緒起伏。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更加注重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的結合,貼近生活的感受方式,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比如在《背影》這堂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經歷進行體會,可以讓學生敘述一下自己父親的性格,說一說自己父親所做的讓自己十分感動的事情。將課文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聯系,不但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感受與理解,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四、通過設問帶動學生質疑與思考
問題是探索的開始,特別是對于學生來說十分適用。初中學生年齡偏小,處于好奇心與求知欲望都十分強烈的時期,所以一個使學生好奇、想要了解的問題,比教師長篇大論地講解要更加有效。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巧妙地提問,充分激起學生的探究興趣。例如在《沙漠里的奇怪現象》這堂課中,教師可以先對學生提問:“大家見過沙漠嗎?沙漠中有時會突然出現大樓或綠地,走近之后卻又發現什么都沒有,你知道這是什么現象嗎?你覺得這種現象是怎樣形成的呢?你知道沙漠里的沙子會發出聲音嗎?那是為什么呢?”這樣的問題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學生在聽到教師提出的問題后,想要找到答案,所以自然就會進行自主地探索、分析與提問。
五、注重課外延伸,讓學習不只限于課堂
許多教師都有很強的思維局限,在知識的傳授上也都只限于課內,但學生在課外的自主學習,才是學生自主性養成的重要環節。所以,教師需要將教育的焦點向課外轉移,不能夠只局限于課內,可以為學生布置較為有趣味性的課外題目。例如在《故鄉》這堂課的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自己故鄉的紀錄片或相關視頻,并結合視頻來總結自己故鄉的特色,并在第二天的課程上進行講述,可以說說自己故鄉的風土人情、特殊習俗或特產。這樣不但讓學生對故鄉相關的知識有了更多了解,也促進了師生與生生間的交流。
六、結語
語文科目是學生學習所有其他科目的基礎科目。而與其他科目不同的是,語文是一個注重積累的科目,不僅是知識的積累,也是興趣與習慣的積累。有了興趣,學生才會更加自主地進行學習、分析和思考;有了自主性,才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學生的知識含量才能夠在天長日久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增多、增厚,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孫愛眾.淺談蘇教版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的創新[J].文理導航(上旬),2014(8).
[2] 孫海霞.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的創新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27).
[3] 梁有偉.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1(6).
[4] 戚偉勇.探析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施[J].讀寫算(教研版),2014(12).
[5] 李世奇.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施[J].成才之路,201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