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一、案例描述
新學期,我又接手了一個新班。在新生入學第一天,班上學生小A給我留下了較深的印象。一頭不規矩的發型,手腕上還帶著飾品。穿的衣服也不是普通的學生裝,而是漏洞的一身牛仔服。一看這“行頭”,再看他說話的神情,不用說又是一個難以調教的“角色”。
以后發生的事情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入學排名成績靠后,開學不到一個月,上學遲到、上課經常小聲講話,對于老師的批評教育不但不予理睬,還頂撞老師。對于老師安排的任務,他的回答是“不高興”。經過和他父母溝通,我了解到:小A在初一、初二時表現較好,學習也良好。初二結束的那個暑假在一同學的影響下開始玩網絡游戲。到了初三,他還是一有時間就往網吧里跑,成績也是一落千丈。
二、案例分析
1.家庭因素
小A是獨生子,父母對他非常寵愛。父母文化不高,整天忙于做生意,疏于對孩子的管理,父親脾氣很暴躁,對孩子教育方法簡單粗暴。母親也缺乏正確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比較溺愛。在這樣的家庭里,孩子情感缺失。這是他上網的主要原因。
2.自身因素
學生正處于一個生理、心理都發生巨大轉變的關鍵時期。由于種種原因,在學習成績方面他們與大多數高中生相比有較大差距,而更顯著的差異是在學習動機、情感及意志個性等方面,存在做事缺乏耐心,自信心差;以自我為中心,逆反心理較強等心理問題。
3.學校因素
在初中階段,由于要中考,要升學率,優等生成了老師們的寵兒,倍受老師喜歡,而一些學習方面的后進生則多受到冷落,關心不夠。后進生較少得到老師的關愛、賞識,而得到更多的是老師們的冷嘲熱諷。久而久之,一些學生就產生了自暴自棄,甚至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4.社會因素
信息時代網絡的不斷發展悄然改變著學習、工作方式和傳統的生活習慣,它在給人們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對人們的心理、行為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社會上一些消極思想及不良文化的影響,導致學生形成“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讀書無用”的價值觀。娛樂明星、時尚導向也致使一些學生追求所謂的時尚,發型、著裝等不符合學生身份。
三、思考對策
1.家校合作,共建良好的教育環境
學生所受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尤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為重。學生在學校里的表現實際上是折射家庭教育的一面鏡子,而這個學生又在不斷地接受學校教育。因此經常和家長溝通,加強和家長的聯系,建立一種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家校合作的伙伴關系,能夠促進學生的轉化。對于小A,我會利用電話和網絡平臺,和他的家長保持聯系,及時反饋他在學校的情況,尤其是進步的方面,得到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有些時候,我也會采用家訪的方式,和他父母做比較深入的交流,給他們講述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使孩子愛的需要得到滿足,從而減少孩子上網尋求愛和歸屬感的動機。
2.關愛尊重,激發內在的發展力量
馬斯洛認為,人都有愛與尊重的需要,有自我實現的需要。只有學生的人格受到尊重和信賴,他們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與小A的聊天過程中,我能感覺到,在他以前的經歷中,他是屬于被老師“無視”的那類人,由于學習成績差,老師們早已在心里放棄了他。沒有人在意他的課余生活,也沒有人關心他的心理需求。于是,我經常找他聊天,從他的興趣愛好談起,談他喜歡的女生,談他的生活,談他的理想。慢慢地,我們之間建立了亦師亦友的關系。有了這種關系,小A慢慢開始遠離網絡,他開始請求同學監督自己,還為自己確定了生活目標。
3.欣賞贊美,樹立完善自我的信心
我一直堅信,學生都有發光的地方。去年十月份的時候,學校舉行了運動會,小A報名參加了4×100米接力比賽。他跑最后一棒,表現很棒,為班級爭得了榮譽,我在全班同學的面前表揚了他。經過那件事之后,小A違紀違規的事情越來越少了,相反他在各方面都有了進步。我在班上及時肯定他所取得的點滴進步,每次表揚他的時候,我都能看到他臉上淺淺的微笑與得意。漸漸地,他上網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參與班級事務的熱情越來越高了。
4.誠摯期待,共同經歷蛻變的美好
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對一個人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反之,向一個人傳遞消極的期望則會使人自暴自棄,放棄努力。
在對小A的教育過程中,我一直報以積極的期待。他上網打游戲,我說他合作力強,但自控力欠佳;他與人打架,我說他講義氣,夠朋友,只是方式欠妥;學習上成績盡管不夠理想,我說他更加細心了,很多別的同學做錯的題目他都做對了。學雷鋒愛心捐款活動中,他的捐款數目較多,我說他有愛心,有集體榮譽感。慢慢地我發現,小A優點越來越多了,毛病越來越少了。他正朝著我所期待的方向前進著。
我相信,沒有不可救藥的學生,只有不夠好的學生。只要我們老師,多點耐心,多點方法,用愛心幫助他們建立起心理優勢,給他們以目標和信心的陽光,奇跡,真的會出現。
【本文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教育學一般課題《職校生心理與積極職業教育范式研究》(課題批準號:BJA130094)[子課題《職校生心理發展與班主任積極心理教育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