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瑞
摘 要:舊式教育以灌輸性教育為主,課本中的部分內容很難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求知欲,更難使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課,無法使學生充滿熱情地探究課本中、課本外神秘的部分。所以,啟發式教育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語文,是學習我國文化的直接途徑,深遠博大的中國文化從語文這一課堂盡情展現,而且還提高了學生修養和知識面,有助于人們的全面發展。所以,將兩者有機地結合正是現在教育界努力奮斗的目標。就初中語文啟發式教學這一問題進行具體的探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啟發式教學;探究
一、初中語文啟發式教學探究的重要性
1.學習語文的重要性
首先,語文是華夏文化的主要傳播者,是教育界和文化界學者共同努力的結晶。語文不僅包含著博大的文化底蘊,還全方位地容納各個專業的優秀文章,海納百川。
其次,語文是從小學到高中必考的項目之一,優秀的語文成績是一個學生進入更高學府的重要保證。語文是一個學生必須掌握的重要知識,是考量一個學生綜合學習素質的重要參考憑證之一,多年來語文考試的分數不斷增大,正體現了學習語文的重要性。
最后,語文是培養一個人修養和知識廣度的重要工具。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好的職業正是靠知識的廣度和優秀共同積累,一個人的吸引能力也是靠一個人的閱讀量和閱讀效率所體現的,懂得越多,魅力越大。
2.啟發式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啟發式教育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細致地了解學生普遍的學習方式和習慣,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尊重差異和獨自興趣。
其次,啟發式教育是注重學生主體位置,關注學生的喜好,培養每一個學生未來的發展,培養學習的探索精神和渴求欲望,奠定每一個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未來發展的基石。
二、初中語文啟發式教學探究的內容
1.初中語文啟發式教學探究的方法
(1)老師引導課前預習。預習是了解一門學科、一節課文的重要方式,有著好的預習習慣,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習興趣,帶動學習自愿心,更能發掘預習中不懂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聽取老師授課的內容,在鞏固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解答不懂的問題,創新新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輕松學習之余促進探究的欲望。所以,在初中語文啟發式教學的課前,老師要鼓動學生積極預習,布置學習任務,并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學習重點和學習方案。
(2)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初中語文啟發式教學就是鼓勵學生自主思考,打破傳統死讀書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自我發展能力為核心內容。“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與其教給學生死板的學習知識,不如通過引導的方式帶領學生激發學習熱情,探究學習中神秘的內容,帶動想象力和創造力雙向發展,以人為本,促進共同進步。所以在課堂教學時,老師要多提問學生,鼓勵學生回答問題的勇氣和興趣,拓展自身追求想法和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2.初中語文啟發式教學探究的應用
下面就九年級課本上冊第一單元第一章的《沁園春·雪》這一課進行具體分析。
上課前,老師要引導學生了解沁園春這一詞牌名的相關內容,還要了解作者毛澤東的介紹,并且知曉這首詞創作的具體時間和具體背景。鼓動學生自主通過各路媒介查詢相關內容,然后借助學習資料和輔導讓學生逐字逐句地分析詩詞的含義和中心內容,并讓學生代表作為小老師引導學生的閱讀,并在老師的帶領下對這篇文章進行理解性記憶,完成課后習題。
三、初中語文啟發式教學探究注意事項
(1)新型教學模式尚在探索當中,很難有固定的模式和發展要求,所以對老師和學生的和諧配合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避免合作失敗,老師要做好引導工作,學生也要積極配合。啟發式教學模式開啟后,要注意學生和老師平等的地位,教學相長,而不是老師一味的教育,學生被動的接受。所以,把握好兩者之間的平衡也是促進初中語文啟發式教學的重要標準。
(2)啟發式教育難以面面俱到地發掘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所以,要求學生要自主學習。但是學生學習的熱情是大不相同的,所以在學生難以控制自我的情況下要求老師積極地引導和教育。啟發式課堂也不能將時間全部交給學生,因為他們還是難以做到掌控全部考試的知識點,所以要求老師掌握活動時間,促進知識的接納和學生的主體共同發展。
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的培養是人們在學生階段全面發展的前提。而初中是人類教育歷史上的黃金時間,學校及教師更要注重對學生關于三觀方面的培養,并給予正確的啟發性的指示。此外,利用語文所攜帶的修養和知識的全面性,配合學習中啟發式教育帶來的學生潛移默化的學習進步能力,促進一代又一代新青年的發展,為我國的進步儲存了豐厚的后備軍。
參考文獻:
[1]寇昌明.啟發式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11).
[2]張芳.語文啟發式教學的意義和方法探討[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3(05).
[3]顏伶玉.啟發式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14(02).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