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教學大綱指出初中生要能寫記敘文、簡單的說明文、議論文和一般應用文,要做到思想感情真實、健康,內容具體,中心明確,條理清楚,文字通順,不寫錯別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格式正確,書寫規范,工整。初步養成修改文章的習慣。初中語文教師應該積極探索,找到一些提高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路徑。
一、更新觀念,積極寫作文
教師要讓學生從心理上喜歡寫作文,熱愛寫作文,讓學生認識到寫作是心靈的表達,是人們內心的要求,是心理的需要。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寫日記,記錄豐富的人生閱歷,重視情感活動的創造。教師帶領學生抒發個性化情感,保持寫作的動力,激發學生增長信心,轉變寫作態度,熱愛寫作文。
二、研究心理,找到原因
作文是心理因素的積極回應,作文教學應該增強針對性,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1.挖掘強烈的寫作愿望,重視學生形成積極的寫作態度。教師要讓學生熱愛上作文課,上到作文課就情緒激動,迅速進入思考過程,調動學生的情感,這樣,學生寫作文就容易成功。
2.挖掘寫作的欲望,滿足心理需要,讓學生積極寫作。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爭取優秀的作文成績,得到老師家長的表揚,拿個高分等,讓學生認真完成作文。讓作文題目滲透學生的心靈和靈魂,讓學生用盡全部心力寫好作文,這樣學生寫的作文肯定是不錯的。
3.改變學生不想寫作文,回避對抗的態度。
一些學生害怕寫作文,應付作文,亂寫一通,有的同學不完成,教師要引起重視,轉變學生的態度,從以下方面入手解決這類學生的問題:
(1)讓學生仔細觀察生活,抒發感受和體驗;
(2)增加閱讀量,積累知識,啟發思想;
(3)提高語文基礎,解決寫字、造句的問題;
(4)提高寫作的積極性,哪怕優秀的句子也要抓住機會表揚這類學生。
三、改進教學,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要養成樂于觀察事物,勤于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記錄自己的見聞和感想,從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入手提高作文教學的效果。教師要讓學生將寫作文看作是美好的享受、幸福的體驗,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改進寫作教學。
1.體悟生活,積累素材
很多學生寫作文都寫假話、空話、套話,文章缺少個性,語言脫離實際,怎樣改變這種現狀呢?
寫作的根源是表達的欲望,要抒發心中的積累和儲蓄。讓學生有傾吐的快感,有心靈溝通的樂趣,積極走近生活,感悟生活,讓學生抒發自己對生活的個性化見解。
感悟生活是走出寫作困境的重要途徑。感悟生活就要留意生活,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要學會思考,善于問為什么,揭示事物蘊含的思想和哲理。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全景式的掃描生活,用自己的心靈和眼睛去感悟生活,積累作文素材和情感內容。教師要重視作文教學從生活出發,感悟生活,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寫真實的事情,追求寫作文的真實風韻,全面提高作文教學的效果。
2.學會模仿,追求出新
模仿是好的寫作方法,能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要增強學生模仿的針對性,降低學習的難度,引領學生積極模仿和借鑒范文,形成自己的文風。教師要及時鼓勵和肯定學生,在重視模仿的基礎上創新,變通創新的形式,逐漸培養學生形成學生的文風。
3.寫說后寫,修煉能力
有的學生說話口若懸河,寫起文章來卻絞盡腦汁,難以下筆。教師要能準確揭示學生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辨證關系,改變書和寫的關系,重視改變學生詞語表達不準確,條理不清楚,不合乎語法規范等毛病,增強學生詞匯表達的豐富性和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思維的嚴密性。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的能力,讓說更加科學規范,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可以訓練學生先構思,再說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演講活動等,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讓學生作文中心明確、條理清晰,提高學生的寫作的興趣。
4.突出個性,鼓勵想象
個性是人的重要的帶有傾向性的、本質的、穩定的心理特征。教師要實施個性化的教育,深化教學改革,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教師要鼓勵學生自我學習興趣的激發,挖掘學習的潛能,重視發揮學生的個性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并通過個性獨特化的視角去表達心中的想法。
教師要激發學生想象和幻想,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想象是創造形象的文學技巧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師要激發學生寫作教學的想象因素,對學生進行思維的訓練,讓作文有了想象的翅膀,寫得更加鮮明活潑,表現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真、善、美的追求,激發學生產生對生活的熱望。
個性是作品的靈魂,想象是作品的翅膀,教師鼓勵學生展示個性,激發想象能力的發展,發揮學生的寫作潛力,寫出優秀獨特的佳作來。
5.積累素材,遷移運用
教師要指導學生養成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抒發學生的個性化的感悟,追求寫文章創意的表達。教師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多積累材料,多閱讀文章,寫出厚實的文章來,讓學生寫作的時候左右逢源,提高寫作教學的實效性。
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閱讀和寫作,善于吸收,善于傾吐,重視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等,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引領學生熱愛讀書,勤于思考,熱愛寫作。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