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干賢
一、構想緣起
多年教學生涯中,曾有幾次請假經歷,為不耽誤學生課業,筆者就請了語文組其他老師臨時代課,過后和學生一起交流,發現他們普遍感到興奮。也有別的老師請假,筆者替請假者代課,情況也是如此。筆者思考后認為:學生們的反應,除了新鮮好奇及對老師能力水平的評判之外,應當還有其他原因。
高中語文教材內容廣博,僅靠一位教師以一種相對固定的風格來陪學生走過三年的時光,必讓教師有力所不逮之處,并讓學生感到疲勞乏味。于是筆者就私下里做了些嘗試。比如,講授詩詞鑒賞中的婉約詞時,筆者一有機會就邀請同組的陳靜雅老師前來替本人授課。陳老師作為一名女性,對婉約詞的品味拿捏,點撥指導,都遠在本人之上,學生們也反響強烈。
去年暑假,筆者與其他三位語文老師一起承擔了一個暑期培訓的任務,趁此機會,筆者就和這三位老師商量研討,把培訓的內容和目標加以分解,各取所長,每人承擔一部分任務,結果效果很好。那么,我們能不能把這種合作的方式再深入一點,再固定一點呢?
二、構想依據
韓愈說:“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任何一位老師,由于受知識儲備、生活閱歷、生活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都會形成比較固定的風格。而高中語文的教材內容是風格各異、豐富多元的,以一種固定的教學風格面對風格各異、豐富多元的教材,教師肯定會有力不從心之時。就筆者來說,在課堂上誦讀《將進酒》《念奴嬌》時,可以真情投入,激情飛揚,自信滿滿的;但范讀《雨霖鈴》《聲聲慢》時,總有幾分沒譜。有人說,借助名家錄音不就解決了?其實不然,當你在指導學生誦讀時,僅依靠名家錄音,可以入情入理、讓人信服嗎?于是,探討一種新型的教學合作模式的必要性也就顯而易見了。
三、實施辦法
1.高中語文教學新合作模式的組合類型
(1)名師強化型。在新合作模式的實驗初期,很多老師對此不很了解,很多班主任也會有很多擔心,這時,宜采用名師強化型組合。這種組合就是讓風格不同的兩位高水平名師根據自己的優勢就同一本教材分課選課,組合起來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模式能夠通過強強聯合,讓眾人信任和接受。
(2)風格互補型。這是新合作模式的基本類型,就是讓風格不同的兩位老師根據自己的優勢就同一本教材分課選課,組合起來完成教學任務。這是在名師強化型的組合實驗成功,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接受后的推廣模式。
(3)男女搭配型。這種組合其實也是風格互補型的組合,只是在這里強調了它的性別構成。這種組合還有一種好處就是,有利于塑造青少年男女不同的性格和氣質。
(4)強弱提攜型。這種組合就是讓水平不同的兩位老師就同一本教材分課選課,組合起來完成教學任務。這種組合利于弱水平教師的培養和成長,但也可能帶來學生感受落差過大的問題,需謹慎對待。
2.高中語文教學新合作模式的分課例析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必修3》為例,筆者和陳靜雅老師根據兩人的特點和特長,作了以下教學任務的劃分:閱讀鑒賞部分,共有四個單元。第一單元為戲劇單元,有《竇娥冤》《雷雨》《哈姆萊特》三個劇本。陳老師舞臺經驗豐富,在戲劇演出、活動組織、臺詞表現等方面有所專長,所以就全部交由她來承擔。第二單元為宋詞單元,有柳永詞兩首《望海潮》《雨霖鈴》,蘇軾詞兩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辛棄疾詞兩首《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李清照詞兩首《醉花陰》《聲聲慢》。陳老師風格細膩婉約,負責柳永詞和李清照詞的教學;蘇軾詞和辛棄疾詞的風格比較適合筆者,其教學任務由本人承擔。第三單元為雜文、隨筆,其中《拿來主義》深刻厚重,筆者負責;《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是從哲學、心理學的角度對父母之愛的分析,《短文三篇》是對生命、生活的感悟,而陳老師感性細膩,且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專長明顯,承擔這兩篇課文的教學任務。第四單元為古代人物傳記,有《廉頗藺相如列傳》《蘇武傳》《張衡傳》,筆者在古代文學以及文言文教學方面,略勝于陳老師,筆者更適合承擔。表達交流部分,是關于議論文的寫作探討。我們采取同課異構的方式,共同承擔這部分的教學任務,以期給學生的寫作帶來更多啟發。梳理探究部分,主要是對學生活動加以引領和指導。筆者曾專門學習過邏輯學,因此,更適合承擔“邏輯與語文學習”的教學活動;而“走進文學大師”“影視文化”等活動則由陳老師負責。
3.高中語文教學新合作模式的注意事項
這種新合作模式的實驗初期,最好采用名師強化型的組合,時機成熟后,可推廣風格互補型的組合。值得說明的是,新教師因為對教材尚未把握深透,風格尚在形成之中,還有很多變化和未定之處,所以不宜深度參與新合作模式的教學。一般來說,一位教師只有經歷兩輪教學之后,才能夠成長為一位有相當知識儲備、有一定教學經驗、有相對穩定的教學風格的業務骨干,這個時候參與新合作模式教學,就能夠既著眼全局,又發揮特長優勢了。另外,教師分工合作,不是對任務之外的置之不管,只是力求任務之內的精益求精。
四、效果預期
高中語文教學新合作模式是一個新生事物,根據以往教學實踐中的點滴經驗,若從名師強化型的組合起步,向風格互補型的組合推廣,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完善,定能更多地激活教學思路,更好地創新教學局面;定能讓教師向專家學者型教師邁步,課堂精益求精,讓學生收獲更多的精彩課堂,成績更上一層。
(作者單位:安徽省界首市界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