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穎 夏家愛 單春劍
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對乳汁分泌的影響
劉 穎 夏家愛 單春劍
目的:探討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對乳汁分泌的影響。方法:將2013年8月~2014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產婦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產后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穴位配合乳房按摩,比較兩組產婦產后泌乳始動時間、泌乳量、并發癥、生活質量評分及純母乳喂養率和滿意率。結果:觀察組產婦的泌乳始動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泌乳量多于對照組,純母乳喂養率、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在精神狀態、食欲、睡眠等生活質量方面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穴位配合乳房按摩能夠促進產婦產后泌乳,減少乳頭皸裂、脹痛的發生,改善患產婦的生活質量。
穴位;乳房按摩;產婦;泌乳;生活質量
隨著產婦文化水平的提高及經濟獨立,產婦對康復護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產后護理方法,無法解決產褥期早期產婦的康復問題,導致產婦常有腹脹、乳脹、便秘等不適,且乳房受刺激小,泌乳較遲。近來大量研究都顯示,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可使泌乳始動時間提前,促進泌乳量,可有效緩解奶脹,避免乳腺炎的發生,減少乳頭皸裂,糾正乳頭凹陷等乳頭問題,有效提高母乳喂養的成功率[1]。我院產科2013年8月~2014年1月對50例順利結束分娩的產婦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穴位配合乳房按摩,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順產產婦100例,納入標準:(1)自然陰道分娩、單胎、頭位、足月妊娠。(2)愿意配合此項調查研究。(3)身體健康,無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無嚴重產科并發癥。(4)無盆腔炎及乳腺發育缺陷。(5)無精神障礙,無腦部疾病,能正確領會護理人員的宣教內容。(6)新生兒指標正常,無畸形及先天性疾病。(7)無理療禁忌證。排除標準:(1)合并有心、肝、腎和造血系統、免疫系統嚴重疾病者。(2)存在溝通障礙,精神疾病。(3)死胎或新生兒有先天性疾病。(4)產程過長。(5)產后出現嚴重并發癥。產婦年齡20~32歲,平均(28.7±5.2)歲。妊娠35~42周,平均 (39.2±2.5)周。體質量67~80 kg,平均(64.9±10.5)kg。身高153~170 cm,平均(158.2±6.2)cm。孕次1~4次,平均(1.8±1.1)次。初產婦86例,經產婦14例。將產婦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在年齡、孕齡、身高、孕次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產婦均自愿進行母乳喂養,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包括產后基礎護理、母乳喂養宣教、心理指導、乳房清潔護理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穴位配合乳房按摩,有專業護理人員在產科門診宣教室為孕婦進行穴位及乳房按摩護理指導2次/日,30 min/次,直至出院。具體方法如下:
1.2.1 環境準備 室內環境舒適,溫度適宜恒定,使用孕產婦專用按摩床,播放輕音樂,為產婦營造一個舒適、輕松的環境。
1.2.2 實施方法 按摩前向產婦介紹按摩的原因、方法以及預期效果,取得產婦的配合。(1)孕產婦取仰臥位,身心放松,裸露胸部,其他部位覆蓋有毛巾。護理人員洗凈雙手,用消毒清潔毛巾為其清潔乳房,用42~45 ℃毛巾熱敷雙側乳房2 min,使用專用植物按摩精油或強生潤膚油2~3 ml均勻涂于雙乳房上。(2)環形按摩。從鎖骨下胸骨柄兩側開始環繞乳房一周,然后順時針按摩乳房(一手輕托乳房給予支撐,另外一手用手掌的大小魚際肌,以順時針方式輕揉乳房,從乳房根部至乳頭,按摩力量適度),再用順時針方法按摩乳房(從乳房下緣開始以放射狀方式由外向內方向輕推乳房),從乳房根部向乳頭方向,五指梳抓乳房,約3~5 min。(3)螺旋式按摩。用右手的示指、中指、無名指的指腹,從乳房根部乳暈做螺旋式按摩,力度以有酸、麻、脹、痛感覺、產婦不出現痛苦表情為宜,然后選取乳中、乳根、膻中、中府4個穴位,進行捏、掐等刺激1 min。(4)乳房拍打。用四指有節律地從胸壁周圍向乳頭方向拍打乳房壁,約3~5 min。(5)乳房抖動。用手托起乳房,輕輕的上、下、左、右抖動乳房,約3~5 min。(6)乳頭伸展。孕產婦從妊娠37周就開始進行練習,將兩個拇指平行放在乳頭左右兩側,慢慢地由乳頭向兩側外方拉開,牽拉乳暈皮膚及皮下組織,使乳頭向外突出,重復多次。(7)乳頭伸展。將兩拇指分別放在乳頭,將乳頭向上、下縱行拉動,2次/日,每次5 min。(8)乳頭牽拉。用一只手托住乳房,另一只手的拇指、示指和中指捏住乳頭向外牽拉,2次/日,每次10~20下。
1.3 觀察指標 (1)泌乳始動時間。指胎兒、胎盤娩出后擠壓乳房有清亮乳汁滲出為泌乳。(2)泌乳量。比較兩組產婦產后每天泌乳量。(3)純母乳喂養率。(4)并發癥。住院觀察產婦乳房的并發癥,包括乳頭皸裂、乳房脹痛、乳腺炎等。(5)對兩組產婦產后的精神狀況、日常活動、睡眠、食欲以及社會功能5個方面進行評價,每項1~4分,分別為差(1分)、可(2分)、良(3分)、優(4分),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6)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內容包括產后基礎護理、康復指導、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等內容,分為滿意、不滿意2個維度。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產婦泌乳情況比較(表1)

表1 兩組產婦泌乳情況比較±s)
注:1)為t′值,2)為t值
2.2 兩組產婦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表2)

表2 兩組產婦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注:1)為t′值,2)為t值
2.3 兩組產婦純母乳喂養、并發癥及滿意率比較(表3)

表3 兩組產婦純母乳喂養、并發癥及滿意率比較 例(%)
哺乳是產婦產后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母乳是促進嬰幼兒體格發育和智力發育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提供給新生兒正常生長所需的營養素、能量和液體量,增強新生兒抵抗力。尤其是產后第1~2天的初乳中含有的大量免疫抗體和蛋白質成分,是任何乳品都無法取代的。同時母乳喂養有利于促進產婦產后身體器官和形體的恢復,降低乳腺癌的風險[2],還能幫助母嬰形成緊密親近的關系,增進母子感情,促進產婦產后角色的轉換。目前全世界都在大力提倡母乳喂養,但由于產婦在分娩時體力消耗及客觀因素影響,容易造成產婦生理功能不協調而發生乳汁分泌不足。如何促進產婦產后泌乳一直以來都是產后護理研究的重點。
按摩是一種先進的產后康復技術,是運用一定的按摩方法、刺激穴位來達到產后康復的目的。乳房按摩是根據中醫學“女子乳頭屬肝、乳房屬胃”“肝主疏泄”“以通為用”“通則不痛”等理論,采用揉、拿捏、摩搓、拍打、抖動等方法,不僅能夠舒經通絡、行氣活血,有效疏通乳腺管,而且皮膚上的感覺接收器能夠將這種興奮傳導至大腦底部的垂體前葉和后葉,致使垂體呈脈沖式釋放催乳素,促進乳汁分泌,還可以有效促進血液循環[3]。而且按摩所選穴位乳中、乳根、膻中、中府為乳腺之要穴,可造化脾濕,和胃利水,行氣五谷生化,清肝胃,通郁結,促進乳汁分泌。此外,乳房按摩增加了乳房血液循環,促進了乳腺發育,使乳腺管通暢,從而有利于乳汁排出,避免了大量乳汁滯留在乳房引起乳脹、乳腺炎等問題的發生[4]。
周潔[5]研究顯示,產后乳房穴位按摩能夠有效增加乳汁分泌量,減少產后出血。徐秀英等[6]的研究也證實乳房穴位按摩可促進乳房的血液循環,有助于乳汁分泌,增加泌乳量。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穴位配合乳房按摩的觀察組的泌乳情況好,并發癥少,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均較高,優于對照組(P<0.05)。與以上研究結果基本一致。綜上所述,穴位配合乳房按摩能夠促進產婦產后泌乳,減少乳頭皸裂、脹痛的發生,改善患產婦的生活質量,值者臨床推廣應用。
[1] 姜建蘭.早期按摩干預對產后康復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11):1568-1569.
[2] 雷 燕.產后按摩對產婦泌乳及子宮復舊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2(2):273-275.
[3] 周慧軼,厲躍紅.產后子宮按摩對產婦泌乳和預防子宮產后出血效果觀察[J].河北醫學,2013,19(10):1557-1560.
[4] 王 莉.產后按摩對產婦泌乳和子宮收縮的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2):165-166.
[5] 周 潔.產后乳房穴位按摩促進乳汁分泌及減少產后出血量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5):35-36.
[6] 徐秀英,林靜惠,楊建茹.產后乳房穴位按摩對產婦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2):154-156.
(本文編輯 崔蘭英)
210004 南京市 江蘇省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產科病區
劉穎:女,本科,護師
單春劍
2014-07-01)
10.3969/j.issn.1672-9676.2015.0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