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梅
鄭紅梅: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
隨著醫改工作的深入和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的推進,護理工作也面臨著巨大挑戰,同時醫院的快速發展,護理隊伍在不斷的擴大,呈現了年輕化趨勢[1]。我院近年來規模不斷擴大,新進護理人員激增,低年資護士存在著專業知識薄弱、臨床經驗欠缺、心理素質較差等弱點,導致她們在工作中容易出現失誤[2]。心血管內科老年病人多,患者發病急,病情重,變化快,要求護理人員業務素質過硬,搶救技術精湛,巡視及時,觀察細致,能夠主動做到可預見性護理。為了使低年資護士能夠較快地勝任專科護理工作,滿足臨床需要,我科2013年1 ~12月對低年資護士開展評價式護理查房,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進入我科的低年資護士共15 名,均為女性,年齡21 ~25 歲,平均22.8 歲。學歷:專科10 名,本科5 名。
1.2 方法
1.2.1 制定本科室低年資護士責任制整體護理能力培訓考核追蹤記錄表,內容為培訓病種、病情掌握、病情觀察、輸液護理、藥物知識、導管及引流管、輔助檢查相關知識、基礎護理、安全管理、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存在的護理質量問題。
1.2.2 查房方式
1.2.2.1 查房時間。每日晨會交班后和每日下班交接班前,在患者床邊和護士站進行,時間控制在30 min 左右。
1.2.2.2 參加人員。晨間護理查房由護士長、責任護士、夜班護士、低年資護士、進修實習護士組成,下班前護理查房由護士長對低年資護士進行評價式查房。
1.2.2.3 查房的方法。(1)每日晨會交班后,護士長集中責任護士、夜班護士、低年資護士、進修實習護士,選取當日上班責任護士的1 名管床病人進行查房,以危重病人、介入手術病人、特殊病例為主。首先由管床責任護士匯報患者的床號、姓名、年齡、診斷、病情、治療方法、特殊檢查的陽性結果,并提出存在的護理問題、護理計劃及護理措施的執行等情況,再由護士長檢查責任護士護理措施落實情況,并向參加查房的護士進行分層級的晨間提問,針對低年資護士提問基礎知識及本病的相關知識,對回答不全面的問題其他護士給予補充共同完成答案,護士長將晨間提問記錄在晨間提問表上,對未能回答的護士下次查房時再次進行提問,以便了解低年資護士的知識掌握情況,并納入每月護士考核。最后由護士長進行總結點評,指出查房中存在的問題,指導護士及時改進,并適時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征求意見及建議。(2)每天給低年資護士分配1 ~3 例病情輕的病人進行管床,下班交接班之前護士長運用“低年資護士責任制整體護理能力培訓考核追蹤記錄表”檢查護士的護理質量及管床情況。通過病情掌握、輸液護理、藥物知識、導管及引流管、輔助檢查相關知識、基礎護理、安全管理、健康教育、心理護理10 個方面進行提問和質量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改進,并指導需強化學習培訓的內容,下次檢查時重點檢查。每月對低年資護士的管床能力進行總結反饋,指出每名低年資護士存在的問題,并根據能力適時增加管床病人,從輕病人逐漸過渡到重病人的管理,不斷提高低年資護士的整體護理能力。
1.3 考核方法 15 名低年資護士入科前3 個月指定帶教老師進行常規帶教后再進行理論考試、病情觀察能力、健康教育和病人滿意度的考核,應用評價式護理查房進行規范化培訓3 個月后再次進行理論考試、病情觀察能力、健康教育和病人滿意度的考核。基礎知識和專科知識的理論考試總分100分。利用晨間提問表進行病情觀察能力考核,總分100 分,內容包括病情匯報10 分、護理查體10 分、護理問題20 分、病情觀察要點20 分、潛在并發癥10 分、風險隱患10 分、防范對策20 分7 個方面。健康教育的考核總分100 分,內容包括入院宣教20 分、飲食指導20 分、相關檢查指導10 分、疾病相關知識20 分、藥物知識10 分、行為指導10 分、出院指導10 分,通過對護士的提問和與病人交談,了解護士對健康教育的掌握和實施情況進行考核。每月對低年資護士管床病人進行住院病人滿意度調查,護士長每月對每名低年資護士發放10 張住院病人滿意度調查表,計算出平均滿意度,滿分100 分。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 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培訓前后低年資護士考核成績比較(分,±s )

表1 培訓前后低年資護士考核成績比較(分,±s )
時間 人數 理論考試 病情觀察能力 健康教育 病人滿意度培訓后 15 90.80 ±2.33 92.66 ±2.02 90.46 ±2.99 97.13 ±1.18培訓前 15 73.60 ±4.35 81.86 ±3.72 78.41 ±4.08 87.93 ±3.12 t 值13.499 9.881 9.226 10.682 P 值 <0.05 <0.05 <0.001 <0.05
3.1 提高了低年資護士的學習積極性 評價式查房促使低年資護士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護士長在查房中通過提問發現低年資護士存在的薄弱環節,幫助護士抓住學習的重點難點,并且在查房中反復提問加以強化鞏固,這種探究性的學習,能激發護士的思維活動,使其思維空間得到拓展[3],提高了學習效率,讓低年資護士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專科知識。
3.2 提高了低年資護士病情觀察及分析能力 通過對管床病人的評價式查房,指導低年資護士收集病人的信息,運用護理程序的思維方法,從多角度、全方位發現臨床護理中值得注意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4]。通過查房時的提問和護理質量檢查,引導低年資護士從現象,從某一點來擴展,考慮病人疾病的本質,訓練和提高了低年資護士臨床思維的能力。
3.3 提高了低年資護士的護理工作質量 通過評價式查房,可以檢查病人治療、護理、健康指導等落實情況,及時進行質量控制,指出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不斷加強低年資護士的質量意識,提高護理工作質量,提高低年資護士的整體護理能力。
3.4 提高了低年資護士的護理技術操作水平 低年資護士由于臨床經驗不足,對技術操作的體會有限,在一些特殊性、關鍵性的技術操作方面欠缺[5]。通過評價式查房,護士長提問了解低年資護士的專科護理技術操作中存在的問題,護士長示范規范的技術操作,加深了低年資護士對專科護理技術操作的要領掌握和精髓領會,提高了低年資護士的技術操作水平。
3.5 提高了低年資護士的溝通能力,護患關系更融洽 溝通技術是打開病人心靈的鑰匙,也是重要的護理技能[6]。護理工作中引起病人投訴與不滿,很多時候是由于低年資護士因語言不當,與病人溝通不良引起的。通過評價式查房,護士長言傳身教,與病人溝通交流,適時的給病人進行健康宣教及指導,潛移默化地對低年資護士產生良好的影響,使她們不知不覺中學會了與病人的有效溝通,從而提高了溝通能力。同時,在與病人交流過程中,征求病人的意見及建議,教會低年資護士最大程度地給病人解決問題,增強了病人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提高了滿意度,增進了護患關系。
總之,低年資護士的培訓是護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對低年資護士開展評價式查房的培訓,我科低年資護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體護理能力,加速了低年資護士的成長歷程,全面提高了低年資護士的綜合素質,滿足了臨床工作的需要。
[1]石 慧,戶 潔,全小梅.迷你臨床演練評量在低年資護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21):78-79.
[2]藍惠蘭,夏 純,黃惠根,等.ICU 專科護士臨床培訓及考核方法的效果分析[J].護理研究,2011,25(36):3393-3394.
[3]宮葉琴,王莉莉,寧 美,等.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在外科護理學臨床見習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15):1832-1834.
[4]朱文勝,邵小玲,張乾英.低年資護士臨床護理觀察能力的培養及體會[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6(7):647-648.
[5]李春梅,黃建英.設立基層醫院科內示教員對提高低年資護士操作技能的作用[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9(9):98-99.
[6]趙愛平,袁曉玲.護患溝通指導[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