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梅 李秋燕
連續護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
楊冬梅 李秋燕
目的:探討連續護理應用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1年2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220例GDM患者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連續護理。結果:觀察組生活質量特異性量表DQOL量表各項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均P<0.05)。兩組中止妊娠率無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剖宮產率、產婦并發癥率和新生兒并發癥率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均P<0.05)。結論:在GDM患者中采用持續護理模式,對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改善分娩結局具有積極意義。
妊娠期;糖尿病;連續護理;效果
妊娠期糖尿病(GDM)在產科臨床較為常見,其可能導致流產,增加分娩風險。一般通過產前婦科檢查可以篩查出來,該病在臨床上的治療也并不困難,但由于孕期較長,出現意外的幾率也相對增大[1],因此合適的護理干預對于改善分娩結局具有積極意義。我們采取連續護理模式,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1年2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220例GDM患者,均為初產。年齡(27.20±6.30)歲。孕周(27.30±2.90)周。入選標準[2]:均經過葡萄糖負荷試驗(OGTT)確診病情;無精神疾病;妊娠前無高血糖,高血壓和甲狀腺功能異常,無其他嚴重基礎性疾病。隨機將患者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血糖監測。考慮到對胎兒發育的潛在風險,臨床上一般不采用藥物治療調整血糖,主要通過飲食來調整,但若飲食控制不理想(餐后2 h血糖>6.7 mmol/L或空腹血糖>5.8 mmol/L[3]),一般采用胰島素治療,這是因為胰島素分子質量很大,不能通過胎盤,因此對胎兒的影響極小,一般從小劑量開始,每天最大劑量不超過0.8 U/kg。因此要持續,定期的監測血糖,根據血糖的變化情況,來調整相應的飲食和運動情況。(2)飲食護理。飲食調整是GDM治療的關鍵環節,首先由營養師對患者的營養狀態進行綜合評估,然后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其基本目標為:既能滿足孕婦代謝需要和胎兒的發育需要,以免產生饑餓性酮癥,同時又要能較好控制血糖。總的來說,每天所需總熱量控制在125~150 KJ/kg,其中脂肪占20%~25%,蛋白質15%~20%,碳水化合物50%~60%,三大營養物質的具體組成根據血糖水平進行微調,根據營養物質交換法,患者可自行選擇食物,注意要結構多樣化,避免偏食;并注意適當補充膳食纖維、維生素、微量元素和鐵、鈣劑等。強調按時按量,少食多餐。(3)運動護理。孕婦應該適當運動,運動項目宜緩,如廣播體操、太極拳、散步等,項目不限,只要患者不反感,并且有體力進行即可,要避免長期靜坐或久站,根據患者體力,每天堅持,運動強度以微微發熱為宜,注意切忌不要進行強度大、持續時間長的運動,此外,若加用胰島素治療,則要嚴密預防運動過程中出現低血壓,最好在運動時有專人陪護。(4)心理護理。及時告知患者病情進展和相關的治療措施,使患者享有充分的知情權,減少患者的猜疑心理;并對患者較為明顯的負面情緒表現,如抑郁、焦慮等,給予合適的語言安慰,支持患者增強信心。
觀察組實施連續護理,護理內容基本同對照組,但更強調連續性,主要如下:(1)制定持續護理表格,主要為飲食、運動和情緒三大項。我們將飲食和運動兩項的護理內容進行量化,即患者是否達標,有明確的評價標準,如飲食方面,主要包括每天進餐次數、進餐時間、進餐量、食物的具體組成等[3],比如某例患者每天進餐5次,按照平均分配的法則,其每次進餐時間大致為2.4 h,進餐量大致為每次30 KJ/kg的熱量,食物組成是否合理(豐富,無禁忌食物)。由患者本人和患者家屬分別評價。情緒項包括以下問題:您感覺今天過的怎么樣?您還希望我們提供哪些方面的幫助或改進?由患者進行主觀回答。(2)護理實施。根據前1天護理表格反映的結果,給予針對性的干預措施。飲食和運動選項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不達標現象明顯,二是患者家屬和患者本人的評價結果差異太大。對于前者,我們則分析主要是哪一方面或那些方面出了問題,然后給予針對性解決。對于后者,我們則讓患者和家屬面對面溝通,找出差異存在的原因,然后就評價方式進行進一步改進。情緒項中,我們就患者回答的問題進行評估,從中評價患者的情緒狀態,并結合與患者本人談話的觀察,給予針對性的心理支持。
1.3 指標觀察 (1)生活質量。采用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特異性量表(DQOL)進行評價,包括生理功能影響(12題,總分60分),心理/精神維度(8題,總分40分),社會關系維度(4題,總分20分)和治療維度(3題,總分15分)。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差。(2)妊娠結局,統計中止妊娠、剖宮產、產婦并發癥和新生兒并發癥。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2.0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DQOL評分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DQOL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患者分娩結局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分娩結局比較 例(%)
注:對照組中,共有10例產婦產后出現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9.09%,其中6例產婦發生感染,4例產婦出現出血;觀察組中,共有2例產婦產后出現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1.82%,其中1例產婦發生感染,1例產婦出現出血。對照組中,共有12例新生兒出現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10.91%,其中7例新生兒出現宮內窘迫,5例新生兒出現黃疸;觀察組中,共有3例新生兒出現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2.73%,其中2例新生兒出現宮內窘迫,1例新生兒出現黃疸
GDM是在在妊娠期間出現的糖尿病,主要見于妊娠中外期孕婦,且妊娠時間越長,風險越高。該病在結束妊娠后解除,目前尚無特異療法,其治療原則為盡量維持血糖水平,從而盡可能延長妊娠時間,從而提高胎兒的存活幾率,降低分娩風險。由于要考慮到藥物治療對胎兒的影響,因此臨床上盡量避免用藥,以生活調理為主,主要包括飲食,運動和情緒等方面。由于患者從入院到分娩這一段時間相對較長,護士不可能時刻都守在患者身邊,因此相關的生活調理方面護士可以從專業的角度給予指導,但是否依從,主要還依賴于患者自身。
由于患者自身的自律性和注意力有限,很可能出現偶爾不依從的情況,嚴重者會導致血糖的劇烈波動和病情變化,導致分娩期提前或必須中止妊娠[4],因此我們給予持續護理模式,即對患者的生活調理方面給予持續的干預。由于醫護資源的相對缺乏,因此我們采用護理表格,并讓患者家屬和患者分別填寫,這樣做有3方面的意義[5],一是患者不管是否如實填寫,其每天填寫表格,從形式上對患者是一種持續提醒,會讓患者在潛意識層面提高自律性。二是家屬的視角相對客觀,而且和護士相比,患者更容易接受,最重要的是,患者和家屬在希望順利分娩這一點上是高度一致的,所以有患者自行填寫,加上家屬代為督導的形式,能較好的促進患者進行自我約束,同時又有利于護士掌握更為準確的資料。三是通過護理表格的新式,有效的解決了醫護資源相對不足的現實,使得護理人員在不明顯增加護理工作量的同時,能保持對患者的持續有效督導。
本結果顯示,觀察組DQOL量表各項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剖宮產率,產婦并發癥率和新生兒并發癥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我們認為,在GDM患者中采用持續護理模式,對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改善分娩結局具有積極意義,值得臨床考慮。
[1] 顧 萍.妊娠期糖尿病的系統護理管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4,14(27):357-358.
[2] 林英英,周麗端.護理干預對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結局的影響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2):101-102.
[3] 葉 朝,郭 路.連續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的干預效果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9):780-782.
[4] 蔣梅秀.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進展[J].華夏醫學,2012,25(3):415-418.
[5] 王 蕊.護理干預對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兒窘迫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4,14(34):425-426.
(本文編輯 馮曉倩)
528000 佛山市 廣東省佛山市婦幼保健院綜合科住院部
楊冬梅:女,大專,護師
2014-11-28)
10.3969/j.issn.1672-9676.2015.0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