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銀燕 欒秋月
腫瘤護理計劃在癌癥患者靶向治療中的應用
謝銀燕 欒秋月
目的:探討腫瘤護理計劃在癌癥患者靶向治療中的實施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靶向治療的癌癥患者186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給予腫瘤護理計劃措施,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和并發癥。結果:觀察組患者在不良反應認知、自我護理活動認知和自我護理處理方面均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出現脫發、皮膚瘙癢、手足綜合癥和甲溝炎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癌癥靶向治療患者給予腫瘤護理計劃,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發癥的發生。
腫瘤護理計劃;靶向治療;腫瘤
手術是癌癥患者目前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癌癥患者病情危重,多伴有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術后化療常導致胃腸道功能受到破壞,而且患者在靶向治療過程中應激因素作用下,機體抵抗力減弱,術后病變恢復較慢,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因此,如何改善癌癥化療期患者不良反應和提高患者滿意度的問題是非常值得我們重視的,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腫瘤計劃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不僅注重患者的生存時間,更注重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患者在靶向治療中的不良反應,使患者以最佳的狀態配合治療[2]。為進一步提高護理效果,對我院收治的癌癥化療期患者實施了腫瘤護理計劃,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靶向治療的癌癥患者186例作為研究對象。男94例,女92例。年齡31~74歲,平均(59.50±6.20)歲。所有患者入院時均符合癌癥術后靶向治療的診斷標準。將患者隨機等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措施,包括標準的藥理學嘔吐預防,以及常規的健康宣教。觀察組給予腫瘤護理計劃,主要包括:(1)優質的健康教育。向患者解釋靶向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使患者對其有初步的了解,講解積極預防化療不良反應的重要性,做好避免化療后各種并發癥的各項措施,利用宣教小冊子、講座等方式進行深入詳細的健康教育,從而取得患者治療的積極配合。(2)心理干預。針對大多數患者對靶向治療存在的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及家屬做好解釋工作,以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取得患者和家屬的信任,增強其治療和護理的配合度,通過多種心理療法提供支持,使患者擺脫心理應激,保持積極心態配合治療。(3)放松措施。優化病房的環境,增加溫馨度,為患者提供報刊等讀物,播放輕柔、舒適的音樂,室內光線柔和,盡可能的為患者創造舒適、放松的住院環境。(4)營養支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訂個體化的飲食方案,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減輕厭食、惡心和嘔吐癥狀,鼓勵患者消除厭食反應。
1.3 評價標準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和并發癥,其中自我護理能力包括不良反應認知、自我護理活動認知和自我護理處理等3方面。向患者發放科室自制的問卷,共發放186份,均有效回收,回收有效率100%。并發癥包括脫發、皮膚瘙癢、手足綜合癥和甲溝炎等。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護理能力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能力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比較(例)
腫瘤靶向治療是指不影響正常細胞、組織或器官功能的情況下,將治療作用或藥物效應盡量限定在特定的靶細胞、組織或器官內,但是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療后仍存在與腫瘤化療類似的毒副反應和不良反應,不僅會給患者帶來機體上的痛苦,心理負擔嚴重,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危及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更嚴重的是給患者帶來精神上的痛苦。可見,護理支持對癌癥靶向治療患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是各種綜合治療措施的一個重要部分。護理水平直接影響到靶向治療能否順利開展。如何提高癌癥靶向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早日恢復,是現形勢下各醫院面臨的重要課題。腫瘤護理計劃對進行靶向治療癌癥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信息宣傳和咨詢、自我護理活動、營養治療以及放松治療等,滿足患者的身心需要。若在給予癌癥患者有效手術和靶向治療的同時,配合積極腫瘤護理計劃,不僅能夠使患者正確地認識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而且能夠使患者增強治療的信心,減輕患者的不良反應和對抗情緒,使患者積極愉快地配合治療是非常重要的,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3]。
本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不良反應認知、自我護理活動認知和自我護理處理方面均優于對照組(P<0.05)。并且觀察組患者出現脫發、皮膚瘙癢、手足綜合癥和甲溝炎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通過對癌癥靶向治療患者實施腫瘤護理計劃服務模式,使護士具備了更加細致周到的服務態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了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與相關研究相一致[4]。綜上所述,我科對癌癥靶向治療患者加強腫瘤護理計劃服務措施,更夠滿足患者高標準的需求,提高患者對相關疾病的認知程度,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值得推廣應用。
[1] 賀紹群.鼻咽癌調強放療聯合靶向治療的臨床護理[J].全科護理,2011,9(5):401-403.
[2] 湯士芳,郝瑾袆,余 利,等.腫瘤分子靶向治療的規范化護理流程管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10):1-2.
[3] 張麗娟,侯惠如.心理認知療法在腫瘤靶向治療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5):109-110.
[4] 楊 英,張體新,林 麗,等.腫瘤護理計劃在癌癥病人靶向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3,27(12):4026-4028.
(本文編輯 馮曉倩)
10.3969/j.issn.1672-9676.2015.05.051
510060 廣州市 廣東省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化療四科
謝銀燕:女,本科,護師
201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