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泉珍
·心理衛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患者的心理疏導需求調查
邱泉珍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作期患者的心理疏導程度需求。方法:選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作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患者心理疏導程度需求調查表進行調查,評定其心理需求及心理狀態,制定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對策。結果:該組患者中有90例對治療效果需要了解,占100.00%;80例對疾病知識需要了解,占88.89%;71例渴望在治療之前得到專業指導,占78.89%;58例需要了解治療過程,占64.44%;45例需要了解治療后的康復過程,占50.00%;39例需要了解相關治療病例的經驗,占43.33%;有其他內容需要了解的31例,占34.44%。結論:充分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作期患者的心理需求,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分析,通過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以滿足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發作期;心理狀態;心理疏導程度;調查
慢性阻塞性肺炎作為臨床上一類發病率較高的呼吸系統疾病,又稱為阻塞性肺氣腫,多由慢性支氣管炎發展而來,臨床上多表現為慢性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難等癥狀。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大氣污染更加嚴重,加之肺部感染及吸煙等各個因素,使得慢性阻塞性肺炎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病程較長,久治不愈,不僅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同時對其的正常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本研究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炎發作期間患者心理疏導需求程度進行調查,分析其心理狀態,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2年10~2014年10月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作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49例,女41例。年齡50~89歲,平均年齡(73.40±2.50)歲。病程3~19年,平均病程(13.40±2.10)年。FEV1(70.10±8.50)%,FEV1/FVC(64.50±5.70)%。合并高血壓20例,糖尿病15例,冠心病9例。全部患者均在我院確診。排除標準:惡性腫瘤患者;不具有正常溝通能力的患者;出院2個月后死亡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權同意書。
1.2 方法 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術前患者心理疏導需求調查表對患者的心理疏導需求程度進行調查,調查指標包括對治療效果的了解、對疾病知識的了解、渴望在治療之前得到專業指導、了解治療過程、了解治療后的康復過程、了解相關治療病例的經驗、其他。

表1 患者心理疏導需求分析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患者數呈逐年上升趨勢,病死率也隨之增高,為社會帶來了不小的經濟負擔,現已逐漸成為一類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引起了廣大患者的關注[1]。慢性阻塞性肺炎的發病由長期通氣功能受阻所致,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咳嗽及氣短等問題,不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更為患者在精神上帶來了沉重壓力,使得絕大部分的患者在精神上承受了巨大的痛苦。這就使得患者在擔心疾病進一步發展的同時,也對其可能帶來的經濟負擔抱有恐懼,加重焦慮、緊張、敏感等情緒[2-3]。本研究中,針對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期患者的心理疏導需求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全部患者均需對治療效果有所了解,80例(88.89%)對疾病知識需要了解,71例(78.89%)渴望在治療之前得到專業指導,58例(64.44%)需要了解治療過程,45例(50.00%)需要了解治療后的康復過程,39例(43.33%)需要了解相關治療病例的經驗,有其他內容需要了解的31例(34.44%)。結果需要對治療效果了解的患者占絕大多數,為此,我們通過制定下列措施,以盡可能的滿足患者心理需求,所采取的措施如下:
3.1 向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 護理人員在患者正式接受治療之前,向患者講解疾病發生發展相關知識,慢阻肺作為一類較為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以持續氣流受限為主要臨床特征,多由吸煙、空氣污染等周圍環境因素所致,臨床上多伴有咳痰、咳嗽及氣短等癥狀。為此,護理人員囑患者在發作期期間需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呼吸新鮮空氣,以緩解疾病的進展,面對患者所提疑問給予耐心回復,或請主治醫師給予更加全面及專業的解答[4]。
3.2 向患者講解治療過程 護理人員需向患者講解該病的基本治療過程及預期達到的臨床效果,在慢阻肺急性期首先主張去除誘因,包括可能造成的感染性及非感染性誘因。不僅需要護理人員及患者保證病房內的清潔,同時控制好房間內的濕度及溫度[5]。在臨床醫師的指導下定期服用抗生素,并強調合理用藥[6]。另外,由于慢阻肺急性發作期易引起不同類型的并發癥,包括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可通過對患者給予一對一的健康教育,指導其避免從事重體力勞動,避免出現飲食不良等情況。告知患者避免在治療期間未按照醫囑服用鎮咳藥或鎮靜類的藥物等,嚴格按照醫囑服用支氣管擴張劑、祛痰止咳藥及抗炎類藥物等,并注意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一旦出現不適感,及時聯系護理人員及臨床醫師采取緊急處理對策[7]。
3.3 向患者介紹預期效果及治愈成功的病例 護理人員可將同種疾病治愈成功病例的臨床效果及預后介紹給患者,或請治愈成功的患者與正在接受治療的患者取得溝通,使其充分了解到經過規范治療后所取得的臨床效果及對生活質量產生的影響。另外可通過利用視頻、圖片等方式向患者介紹治愈成功病例后的恢復情況,并向其演示治療后的康復過程,同時達到樹立疾病治愈信心的目的。同時告知患者,按照臨床醫師制定的治療方法進行即可達到上述治療效果。
3.4 向患者講解康復過程及注意事項 護理人員可在病房內組織小型的講座及康復知識宣教,即向患者傳達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最新治療進展與成果,在治療結束后可能面對的問題,包括用藥維持或用藥期間產生的不良反應等,一旦出現反復發作的情況,需及時來院就診等[8-9]。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如何進行康復過程的訓練,通過自我演示向患者傳達訓練內容,于輕松狀態下進行腹式呼吸及唇式呼吸的訓練,每日2次,每次5~10 min,避免過分用力或勉強對呼吸節律進行控制,避免加重病情或引起患者不適。
綜上所述,充分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作期患者的心理需求,對患者心理所需進行分析,通過向其介紹疾病相關知識、治療及康復過程,并向其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使患者對整個治療護理過程中有所了解,可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促進機體康復提高其生存質量。
[1] 許彩霞.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治療方法及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0,8(34):107-108.
[2] 郝春穎,程秀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護理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6C):142.
[3] 劉 敏.危重癥專職護理小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行序貫機械通氣治療中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0):886-889.
[4] 陽鳳華.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2011,4(7A):120-121.
[5] 賈 巧,王媛媛.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2,21(2):202-204.
[6] 陳蘇梅.心理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4):108-109.
[7] 劉慶芝,李 波,孫豐梅,等.序貫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40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9):28-29.
[8] 朱順興.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內科治療方法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80-81.
[9] 李佳梅,成守珍,張朝暉,等.延續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7):603-606.
(本文編輯 馮曉倩)
Degree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needs investigation COPD patients with acute phase
QIU Quan-zhen(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aozhou city,Gaozhou 525200)
Objective:To probe into and analyz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episodes and the degree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needs investigation.Results:Selected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2 to October 2014 90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episod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used our self-designe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f patients with demand investigation,assess the psychological demand and psychological state,to develop target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untermeasures.Methods:This group of patients with 90 cases of treatment need to know,accounted for 100.00%,80 cases of the disease need to understand knowledge,and accounted for 88.89%,71 cases of desire to get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treatment,accounted for 78.89%,58 cases need to understand the treatment process,accounting for 64.44%,45cases need to be aware of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of the treatment,accounted for 50.00%,39 cases need to understand the relevant treatment experience,accounted for 43.33%,have other content need to know about 31 cases,accounting for 34.44%.Conclusion:Fully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episodes, analyze th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status,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rget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to meet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cute phase;State of mind;Degree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Survey
525200 高州市 廣東省高州市人民醫院呼吸內二科
邱泉珍:女,本科,主管護師
2014-12-01)
10.3969/j.issn.1672-9676.2015.05.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