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文 新
(福州三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7)
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的控制及其預防措施
方 文 新
(福州三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7)
從材料選擇、施工方法、溫度應力三方面出發,對混凝土施工樓板裂縫的形成原因進行了分析,探討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的防治措施及處理方法,從而提高混凝土樓板施工的質量,保證建筑物的穩定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樓板裂縫,控制
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結構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使用功能和整體性也明顯優于預制板,因此被廣泛運用于建筑工程當中。然而,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結構容易產生裂縫,這是目前較難克服的質量問題之一。樓板一旦出現裂縫,不僅將影響建筑的外觀,更將大大降低結構的承載力、影響結構的穩定性。這就要求施工技術人員對樓板裂縫的成因進行深入分析,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預防和控制裂縫的產生,以盡最大的能力減少混凝土樓板裂縫,確保建筑的質量安全。
1.1 原材料選用不當產生裂縫
1)水泥的品種與強度等級。
水泥是影響鋼筋混凝土樓板質量的首要因素。水泥遇水產生化學反應,混凝土內外溫度不同是產生裂縫的主要原因[1]。適當的降低水泥遇水后產生的化學反應的強度,就可以降低由于混凝土內外溫度不同而形成的溫度差異。相應的化學反應所產生的熱量數值見表1。如果施工時未根據工程的特點和施工的時間、溫度、濕度要求正確選用不同型號水泥,則較容易產生裂縫。

表1 水泥水化熱
2)粗細骨料。
在夏季,有些砂石料露天堆放,受到太陽輻射以及高溫的影響,其表層溫度能夠達60 ℃以上,使用這種砂石料進行混凝土配制,用水量會增大,環境溫度太高可能使水泥產生粘罐與假凝狀況。由于水灰比增大以及攪拌質量降低,將會造成混凝土自身強度下降,并且增加干縮。
3)商品混凝土摻合料。
在混凝土中,合理地使用摻合料,能夠使摻合料和氫氧化鈣發生二次水化反應,生成的膠體能夠填充混凝土中的毛細孔和孔隙,使混凝土更緊密,有利于減小混凝土收縮、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然而,一旦使用不當,比如外加劑、摻合料摻量過多或者摻合料的配合比不正確,或者粉煤灰、礦粉等摻量過多,將會出現混凝土早期的強度偏低,抗拉強度達不到要求的情況,混凝土表面易產生裂縫,造成樓板開裂。
1.2 不恰當施工產生的裂縫
1)澆筑方案不合理。
在進行現澆樓板的澆筑工作之前,本應從人、料、機、環、法五個方面入手進行編制,設計一個較為科學合理的澆筑方案,有時,在實際的施工中,大多數的施工現場使用的是垂直運輸的機械,通常使用龍門架,其設備較為陳舊,工作效率低,在操作人員困乏、天氣炎熱的情況下,會出現一些混凝土從攪拌機中拿出到澆筑結束的時間超過了標準規定的時間,沒有做技術處理,造成了混凝土在澆筑時,已經留下裂縫隱患。
2)板內埋設PVC管。
近些年,許多施工單位大力推廣PVC管預埋,尤其是預埋管的管徑較大,在預埋時,又貫穿了板的寬度和長度方向,在同一塊樓板中預埋管的位置較為集中,樓板的厚度通常是80 mm~120 mm,這使得板內部的有效截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減落。另外,混凝土和預埋管的膨脹系數是不一樣的,粘結效果比較差,有時沿著預埋管可能出現由于應力集中而出現的裂縫。
3)施工荷載超載。
在施工的過程當中,沒有及時的采取有效措施對結構加以保護,有時,在混凝土澆筑施工后,在混凝土沒有達到一定強度時,就進行工種交叉施工,施工人員在樓板上行走較為頻繁,或者由于一些施工企業為了趕工期或提高模板的使用效率,往往在混凝土未能達到設計要求強度時就過早的拆除模板。這些因素直接導致混凝土樓板在強度較低時荷載加強,產生彈性變形,容易導致混凝土樓板內部損傷甚至是斷裂。
1.3 溫度應力因素導致的裂縫
現澆鋼筋混凝土產生樓板裂縫的主要原因。當環境的濕度和溫度發生變化時,混凝土相應的會產生變形和收縮變形,在混凝土硬化的過程中,水泥迅速升溫并不斷向外釋放熱能,有時候也會因為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缺水而出現裂縫。混凝土自身密度小,不易散發熱量,在向混凝土澆水時,混凝土內部遇水產生化學反應生成熱量,同時,混凝土表面受自然環境影響溫度較低,不同的溫度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一種力量容易導致裂縫。
1)嚴格控制原材料的選用,預防由原材料質量不足導致的裂縫。
原材料應優先采用延性、韌性和可焊性較好的鋼筋。其次,正確選用不同型號水泥。可對水泥標號及穩定性進行試驗,合理計算混凝土的坍落度與配合比。在混凝土設計配合比時,應該進行全面考慮,少用粉料,多用骨料,來減少樓板裂縫產生。對混凝土的水灰比進行嚴格控制,確保其坍落度不會過大,并確保每層混凝土的坍落度保持基本穩定。
在進行混凝土攪拌之前,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對粗細骨料、水泥、摻合料等進行復試檢驗,嚴禁使用檢驗不合格的材料。當工程有一定需要時,可以加入合成纖維來提高混凝土抗拉強度,由此對混凝土的樓板裂縫進行控制。
2)減少水泥遇水后產生熱量,預防由溫度應力產生的裂縫。
主要方法是:a.利用化學反應。水泥中C3S,C3A所含的比例越大,則產生熱量的速度也就越快,溫差越久越大[2]。通過表1相關數據的分析,后兩種水泥因遇水產生化學反應生成的熱量少,因此這兩種水泥通常被需要大量的體積大的混凝土的情況下使用。如果混凝土的外部有強大的壓力則選擇使用膨脹幅度小的水泥。b.可在水泥中拌入利用粉煤灰有效降低水泥遇水產生的熱量和延緩水泥水化的速度。c.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利用堅硬的石頭減小混凝土膨脹的幅度。可以通過將骨料之間的間距縮短來減弱混凝土的收縮強度,把巖石主要構成成分砂礫控制在一定的單位范圍內。選擇粗骨料的時候應盡量挑選粒徑大的粗骨料。
3)重視施工技術控制,預防由于技術不到位產生的裂縫。
首先,對板面負筋進行嚴格保護。現澆板負筋一般放置在支座梁鋼筋上面,并與梁筋綁扎在一起。在樓板的負彎矩鋼筋位置,應該設置馬凳與撐腳,在樓面的鋼筋上,需要設立跳板,禁止在混凝土澆搗時,在鋼筋上踩踏,必須保證負彎矩鋼筋的定位正確。
其次,施工中需要確保模板的剛度,保證混凝土樓板的荷載。模板周轉配置時,應該考慮到拆模的時間。對于跨度小于8 m大于2 m的現澆樓板,拆模時混凝土的強度需要到達標準值的75%,在其跨度超過8 m時,拆模時混凝土的強度需要達到標準值的100%,避免由于過早拆模而導致混凝土受到損壞。
最后,要加強對混凝土的保護。對于已澆筑完畢的混凝土,應該在混凝土終凝前8 h~12 h內,進行養護工作。在進行覆蓋澆水養護時,對于使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或者是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形成的混凝土,養護不可少于7 d,對于有抗滲性要求的混凝土或者摻用緩凝型外加劑礦物摻合料,養護時間不可少于14 d[4]。在已經澆筑的混凝土的強度沒有達到1.2 N/m2前,不能在上面踩踏或者安裝模板以及支架。
通常如在一般的混凝土樓板表面上出現裂縫,可先清洗干凈裂縫,待干燥后,用表面涂刷封閉或者環氧漿液灌縫。在施工中,如在終凝之前發現裂縫,可以使用抹壓進行一遍處理。對于其他裂縫的處理,施工順序通常為:在清洗板縫后,使用1∶1或者1∶2的水泥砂漿對裂縫進行涂抹,做好壓平養護工作。當裂縫比較大的時候,應該沿著裂縫鑿出八字形的凹槽,在清洗干凈后,用1∶2的水泥砂漿將其抹平,也可以使用環氧膠泥進行嵌補。當樓板產生面積較大的裂縫時,應該對樓板做靜載試驗,檢驗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在必要的時候,在樓板上加裝一層鋼筋網片,來提高樓板的整體性。對于貫通的具有危險性的結構裂縫,裂縫的寬度超過0.3 mm的,應該使用結構膠粘扁鋼進行加固。板縫使用灌縫膠進行高壓灌膠。對板底裂縫,可以使用增強纖維材料,對裂縫粘貼加強有關處理,粘貼的寬度應為350 mm。這樣不僅能夠起到承受抗拉裂的補強作用,還不影響裝飾和粉刷效果。
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的控制及其有效預防的措施,被人們越來越關注,雖然現今已有的一些方法能夠將裂縫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但是,無論是結構裂縫還是表面裂縫,裂縫存在的隱患依然隨處可見。只有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施工環境等,對混凝土施工樓板裂縫進行控制,預防現澆筑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的產生,并采用有效措施對已經產生的樓板裂縫進行修復,才能保證混凝土樓板施工的質量、提高建筑結構的穩定性以及耐久性。
[1] 吳岳雄.淺談混凝土施工裂縫的控制與預防[J].山西建筑,2007,33(4):166-167.
[2] 許建民.混凝土施工裂縫與控制[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08(4):90-91.
[3] 呂少春.淺析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縫的有效控制[J].中國房地產業,2011(10):322.
[4] 羅先兵.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產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西部探礦工程,2006(1):217-218.
On control over reinforced concrete crack and its prevention measures
Fang Wenxin
(FuzhouSanqiaoArchitecturalEngineeringCo.,Ltd,Fuzhou350007,China)
From the material selection,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temperature stres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cracks of concrete floors, and explores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treatment methods for the cracks on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s, so as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the concrete floor construction and ensure the stability and durability of buildings.
concrete, cracks on floor, control
2015-03-01
方文新(1965- ),男,工程師
1009-6825(2015)14-0092-02
TU755.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