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國 劉 偉
(山東正元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山東 濟南 250100)
深大基坑地下連續墻施工質量的組織管理
杜建國 劉 偉
(山東正元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山東 濟南 250100)
以某深大基坑地下連續墻工程為例,以建設工程項目組織論的基本概念為指導,介紹了從組織上對地下連續墻進行質量管理的方法,結果對類似環境下深大基坑工程的地下連續墻施工質量管理起到了借鑒作用。
地下連續墻,組織論,質量管理,深大基坑
地下連續墻是一種基坑支護結構,目前在深大基坑工程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因為地下連續墻不僅能完成基坑支護結構擋土的傳統功能,承擔基坑側壁外的水土壓力,同時可防水截流,防止基坑側壁外的水流入深大基坑,起到止水帷幕的作用,而且地下連續墻可以作為地下結構的外墻,發揮豎向承載能力。
地下連續墻是利用人工配制的泥漿對槽壁的護壁作用,用成槽機或銑槽機挖出一定長寬深的槽段,并在槽段中吊放鋼筋籠后澆筑混凝土或直接澆筑混凝土而在地下形成一道墻。這道墻如果由鋼筋籠和混凝土組成,則具有防滲水、擋土和承重功能;如果此墻僅由混凝土組成,主要起防滲作用。而本文所涉及的地下連續墻施工質量的組織管理,主要是指前者。
地下連續墻技術起源于歐洲,意大利米蘭的C·維達爾首先在泥漿支護的槽段中完成了地下連續墻的施工。20世紀50年代~60年代期間,伴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洲經濟大規模重建的需要,引起了與地下連續墻施工有關的技術領域的顯著進步,這些領域包括機械成槽設備、工藝措施和泥漿配比。其中,意大利依克斯(ICOS)公司在地下連續墻施工方面做得尤為出色,并把此項技術應用于多種巖土工程領域,如水庫防滲墻、基坑支護結構等。由于意大利依克斯公司把地下連續墻在巖土工程領域的成功應用,該項技術先在歐洲得到了推廣,然后逐漸傳到了南美、加拿大、日本和美國。現在,地下連續墻已成為設計者選擇復雜環境下深大基坑圍護結構時的首選[1-3]。
日本于1955年前后,從當時的西德引進了現場灌注樁的反循環鉆機和技術。1959年,為了大壩防滲墻施工的需要,日本從意大利引進了地下連續墻施工的液壓抓斗技術后,并對液壓抓斗進行了改進,以適應大壩防滲墻施工和20世紀60年代日本經濟大發展的需要。并通過工程實踐證明:與常規灌注樁施工相比,地下連續墻施工時具有噪聲、振動和工后地基沉降小的優點,從而使地下連續墻得到了迅速發展的機會。為了提高地下連續墻的施工效率,向更深、更大和更復雜的巖土工程領域進軍。德國、意大利和日本,利用雄厚的機械工業實力,競相改進和研究挖槽機械和配套設備,導致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材料不斷涌現。目前,歐洲以德國、意大利在這個行業中實力最雄厚且競爭能力最強,現在最先進的挖槽機械——液壓抓斗和雙輪銑主要產自德國和意大利。
我國巖土工程施工技術人員于1957年在意大利實地考察了地下連續墻施工關鍵技術后,地下連續墻首先被應用于水利工程中。1958年,我國技術人員在青島嶗山的月子口水庫進行了主要起防滲作用的首次國內地下連續墻試驗性施工,并于1960年5月在北京密云水庫建成了長755 m、深44 m的地下防滲墻。目前,起防滲作用的地下連續墻對于大型的、復雜的水利工程大壩的地基處理來說,已經成為首選的巖土工程施工手段。如在我國著名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和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中,為了保證工程的安全運營,充分發揮水庫的綜合效益,都建造了數道起防滲作用的地下連續墻。其中,最深的起防滲作用的地下連續墻達到了81.9 m,厚1.2 m。上海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自行研制挖槽機械,開始建設用于基坑支護結構的地下連續墻[4]。
目前,為了加快基坑的施工速度,發揮投資效益,適應建(構)筑物逆作法的需要,地下連續墻不僅用于防滲或者基坑的臨時支護結構,而且被用于作為建(構)筑物的樁基礎,發揮地下連續墻擋土、承重和防水的多種功能。在向槽段澆灌材料的方面,不僅使用了強度達45 MPa的高強混凝土,也有用僅2 MPa~3 MPa的塑性混凝土以及強度更低的固化灰漿和自硬泥漿來建造地下連續墻,以便適應不同功能的要求[5,6]。
在地下連續墻的施工中,應當解決好如下四個方面的技術難點,以保證地下連續墻施工質量[7]:1)如何在復雜的場地工程地質條件下,按設計要求用成槽機或銑槽機開挖出槽段;2)如何保證槽壁在開挖和吊放鋼筋籠時的穩定;3)向槽段澆灌混凝土時,如何形成一道連續的、不透水的并能承受各種荷載的墻體;4)如何解決鋼筋籠接縫之間的防滲問題。鑒于此四個技術難點,決定了在地下連續墻施工時,不僅要加強設計和施工之間的聯系,而且要針對地下連續墻的技術要點,加強地下連續墻的施工管理,以保證地下連續墻的施工質量。因此,保證敏感環境下深大基坑地下連續墻施工質量的管理具有現實性和緊迫性。
1)可以把一個工程項目作為一個系統來看待,而影響一個系統目標實現的主要因素除了組織以外,還有人的因素、方法和工具[8]。2)如果把一個建設項目的項目管理視為一個系統,在此系統中,項目管理的目標能否最終實現的決定性因素是項目管理的組織。3)控制項目目標的措施有:經濟措施、組織措施、管理措施和技術措施。上述四項措施中,組織措施是最重要的措施,而組織措施包括組織結構模式、組織分工和工作流程組織。
4.1 工程概況及施工的技術難點
南京某深大基坑工程位于南京市建鄴區嘉陵江東街南側,江東中路東側,廬山路西側,地鐵2號線從Ⅰ,Ⅲ區塊間穿過。
工程分為Ⅰ,Ⅱ,Ⅲ,Ⅳ四個區塊(見圖1),其中Ⅲ區基坑面積約32 000 m2,總建筑面積254 500 m2。地下4層,建筑面積147 000 m2。地上1棟裙房,4層,建筑面積3 520 m2。地上2棟塔樓,1幢3號樓,34層,高150.1 m,建筑面積39 204 m2;1幢4號樓,45層,高199.75 m,建筑面積64 253 m2。

其中,Ⅲ區基坑周長約1 265 m,±0.00相當于吳淞絕對高程+8.20 m,本工程場地自然地面平均標高為-1.20 m,基坑底板底面標高為-20.50 m,底板板厚1 200 mm~3 000 mm,塔樓底板底面標高為-22.45 m,核心筒最深處標高為-25.95 m。基坑最大開挖深度為21.25 m,整個土方工程量約64×104m3。
為了保證Ⅲ區基坑的順利施工及周邊建筑物、地下管線特別是基坑西側南京地鐵2號線的安全,基坑東側支護結構采用三軸深攪樁+鉆孔灌注樁。三軸深攪樁直徑850@1 200,深度25.6 m;鉆孔灌注樁直徑1 300@1 500,深度45 m。基坑其余部分采用地下連續墻,地下連續墻厚度1 200 mm,深度62 m~63 m,總共由106個槽段組成;西側地下連續墻最外側與地鐵最外側距離為15 m。基坑內部采用五道支撐。
Ⅲ區地下連續墻施工的技術難點主要有兩個:1)由于地下連續墻深度62 m~63 m,如何開挖出平整的槽段,以保證鋼筋籠的順利下放;2)由于基坑西側的弧形,如何解決各個槽段之間的接縫連接,保證接縫不滲水。
4.2 保證地下連續墻施工質量的組織措施
1)組織結構模式。在現代工程施工中,鑒于需要管理的有關質量的內容要求多,因此,項目部采用職能組織結構和線性組織結構有機結合的組織結構模式,這樣,既可克服組織結構模式中常出現的交叉和矛盾的工作指令關系,又可克服線性組織結構模式中指令路徑過長的弊端(見圖2)。

2)組織分工。項目部工作任務分工如表1所示。
3)工作流程組織。采購上,賦予質量工程師一票否決權。施工上,本工程地下連續墻工藝流程中關鍵點控制措施如下:
為了槽壁穩定性,槽段內泥漿液面應超過地下水位面1.5 m;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配合比要求進行泥漿的配比和攪拌,配合好的新泥漿在泥漿池中至少存放24 h,存放時要不斷地攪拌,以便使膨脹土充分水化;對槽段被置換后的泥漿進行分離凈化處理,符合標準后方可使用;在產生泥漿滲漏的槽段,在分析滲漏原因的基礎上,及時進行堵漏和補充泥漿;成槽過程中,為了保證槽壁的垂直度,要控制大型機械在槽段邊的移動,同時要嚴格控制槽段旁邊的物體堆載情況;為了控制大型機械對槽壁穩定性的影響,可先對場地進行如強夯的地基處理。

表1 Ⅲ區地下連續墻項目部工作任務分工表
為了提高槽壁的穩定性,目前通常做法是在挖槽前,先對槽壁兩側用水泥土攪拌樁進行加固。施工的水泥土攪拌樁也可以起防滲作用。
在開槽時,先對試驗槽段的工作總結出施工工藝,并對不同土層采用不同的挖掘、提升速度,以減小對槽壁的擾動;根據實測的垂直度、槽寬和槽深及時進行糾偏。
處理沉渣時,待泥漿含砂率降到4%以下時,靜置2 h,用電阻率法檢測槽段中沉渣厚度,確保沉渣厚度不超過10 cm;在除砂過程中及時跟蹤觀測泥漿液面,以便補充泥漿,確保泥漿對地下水的壓力差,防止槽壁的塌方。
南京某深大基坑地下連續墻工程實踐表明,盡管在地下連續墻施工過程中,涉及的部門、工種和班組多,施工工藝也較復雜,對施工質量要求高,但只要組織措施科學,就能保證地下連續墻施工質量。
[1]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會.深基坑支護技術指南[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
[2] 王衛東,吳江斌,黃紹銘.上海地區建筑基坑工程的新進展與特點[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5,1(4):547-553.
[3] 邾根榮.狹小場地、敏感環境下的深基坑工程施工技術[J].建筑施工,2008,30(10):547-553.
[4] 徐中華,王衛東.敏感環境下基坑數值分析中土體本構模型的選擇[J].巖土力學,2010,3(1):258-265.
[5] 劉建航,侯學淵.基坑工程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
[6] 徐方京,譚敬慧.地下連續墻深基坑開挖綜合特性研究[J].巖土工程師,1993,15(1):28-33.
[7] 叢藹森.地下連續墻的設計施工與應用[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0.
[8] 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用書編寫委員會.建設工程項目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
Construction quality’s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of continuous diaphragm wall for deep and big foundation pit
Du Jianguo Liu Wei
(ShandongZhengyuanConstructionEngineeringCo.,Ltd,Jinan250100,China)
Based on some deep and big foundation pit project, it has been introduced how to guarante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continuous diaphragm wall with organization theory. This construction way is helpful in the continuous diaphragm wall construction of deep and large foundation pit in similar conditions.
continuous diaphragm wall, organization theory, quality management, deep and big foundation pit
2014-12-13
杜建國(1975- ),男,助理工程師; 劉 偉(1990- ),男,助理工程師
1009-6825(2015)06-0074-03
TU46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