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大概在30多年前,城里開始在衛生間貼墻面磚時,“瓷磚”就與“磁磚”結伴而來,至今形影相隨,難舍難分。前幾天,在一建材市場發現賣磚的店家有的姓“瓷”,有的姓“磁”。 我隨手按動快門,立此存照。
回家查了一下,“瓷”的定義是:用高嶺土燒成的一種質料,所做器物比陶器細致而堅硬,組詞有:陶~、~瓶、~壺、
~碗、~器、~磚。對“瓷磚”的定義是:以耐火的金屬氧化物及半金屬氧化物,經由研磨、混合、壓制、施釉、燒結之過程,而形成的一種耐酸堿的瓷質或石質等之建筑或裝飾之材料,總稱之為瓷磚。其原材料多由粘土、石英砂等等混合而成。對“磁”是這樣定義的:磁:某些物質能吸引鐵、鎳等金屬的性能。還有一個義項是:舊同“瓷”。可是,字典里并沒有“磁磚”。
上述兩個字以前也許可以通用,但今天,再混用也許就不合適了。我揣度,可能是一開始,做瓷磚生意的人將“瓷”誤寫成“磁”,一誤幾十年,如同將“家具”寫作“家俱”一樣。后來他們的產業做大了,應該有人提醒,但由于商標注冊等原因不得隨意更改,只得將錯就錯。另外,若改此字,少數知名品牌要掉價。(呂云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