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源源
(湖南省吉首市人民醫院婦產科 湖南 吉首 416000)
剖宮產術中剔除子宮肌瘤的臨床效果分析
左源源
(湖南省吉首市人民醫院婦產科 湖南 吉首 416000)
目的:對在剖宮產術中進行剔除子宮肌瘤的操作的效果進行分析。方法:對我院于2010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行剖宮產術中剔除子宮肌瘤的36例患者(觀察組)和妊娠行剖宮產術但未合并子宮肌瘤的38例患者(對照組)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在剖宮產術的患者中,實施剔除子宮肌瘤手術組的患者手術時間比對照組有所延長,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而兩組手術過程中出血量、術后恢復狀況及手術24h陰道出血量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經驗豐富的產科醫生,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性地對其實施剔除子宮肌瘤是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的。
剖宮產術;剔除術;臨床效果;子宮肌瘤
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是常見的產科疾病,發病率是0.3%—7.2%[1]。它是一種常見的良性瘤,一般不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影響,沒有必要的癥狀,所以在以往比較難在早期發現,但是隨著育齡婦女年齡逐漸增大及醫學診斷技術的發展,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發生率及檢出率越來越高。近些年由于應用到B超,是的診斷率大大提高。在妊娠時孕婦的子宮血運比較豐富,邊界清晰,容易進行手術剝離,因此在進行剖宮產手術時會根據患者的情況剔除腫瘤,以減少感染的概率,避免再次實施手術,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手術后住院時間不會延長。因此,多數婦科醫生建議在進行剖宮產手術時,實施子宮肌瘤切除術[2]。本文對我院于2010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行剖宮產術中剔除子宮肌瘤的36例患者(觀察組)和妊娠行剖宮產術但未合并子宮肌瘤的38例患者(對照組)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0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行剖宮產術中剔除子宮肌瘤的36例患者(觀察組)和妊娠行剖宮產術但未合并子宮肌瘤的38例患者(對照組)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都沒有凝血功能障礙、貧血和嚴重的內科、外科合并癥。兩組患者都沒有下腹部手術史,都是初產婦,孕周、年齡等其他剖宮產的指征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手術方式
所有患者都進行腰硬聯合麻醉,按照常規操作方法進行經腹子宮下段剖宮產手術,在胎兒娩出后立即給予患者子宮肌壁注射20U催產素,靜脈注射20U催產素。對全部患者均實施腹壁橫切口中下段剖宮產手術待胎兒及胎盤娩出后進行子宮切口縫合,再剔除肌瘤。觀察患者若肌壁間肌瘤的直徑大于3厘米,則應該先給予子宮基底部注射10U的縮宮素,再將肌瘤剝除,最后以0號線"8"字進行縫合。對照組則在生產結束后,用生理鹽水對宮腔進行沖洗,然后再縫合子宮,記錄手術過程中的所有相關數據。
1.3 觀察指標
記錄手術過程中出血量、術后恢復狀況及手術24h后陰道出血量等指標,并進行數據處理和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記錄的兩組患者的數據進行處理,用t值檢驗兩組間的比較結果,P<0.05表明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如表1為兩組手術的出血量及操作時間等的對比,觀察組的手術操作時間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其它指標如肛門排氣時間、體溫恢復時間、出血發生率等都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出血量及操作時間等的對比
醫學界一直在爭論,在剖宮產手術中處理子宮肌瘤是否合適[3]。此前關于臨床上剖宮產時實施子宮肌瘤切除術的問題一直存在兩種沖突的觀點,部分醫學者認為∶當有子宮肌瘤存在時,僅僅實施單純的剖宮產手術可能會對子宮的復舊產生一定的影響,增加產褥感染的幾率,再加上如果子宮肌瘤在行剖腹產后會雞血生長,那么患者就必須接受第二次手術,給患者帶來二次傷害,因此建議在行剖宮產的同時實施子宮肌瘤切除術。而傳統的觀點則認為∶在患者妊娠期間其體內的子宮壁血運比較豐富,若要在剖宮產手術時實施子宮肌瘤剔除手術,很可能會致使患者發生大出血,增加相應的感染幾率,并且該期間肌瘤處于軟化狀態,難以和其他組織分清界限,可能會導致肌瘤剝離不徹底的問題,使得手術難度和時間都有所增加,風險也就越大,考慮到患者在產后體內的激素會減少,并且子宮肌瘤也會隨之變小,所以建議不要再剖宮產手術中實施子宮肌瘤手術[4]。
綜上所述,通過研究發現,在剖宮產手術中實施子宮肌瘤剔除手術能起到良好的臨床效果,沒有對患者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負擔,從數據上顯示,除了手術時間外其他指標和單純剖宮產沒有顯著差異,并且還避免了患者受到第二次手術的痛苦。但是對于經驗豐富的產科醫生,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性地對其實施剔除子宮肌瘤是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的。
[1]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18241.
[2]劉惠.剖宮產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80例[J].中國實用醫刊,2010,37(18):82-83.
[3]孫志紅.剖宮產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與非妊娠子宮肌瘤剔除術臨床效果比較[J].山東醫藥,2009,49(23):74-75.
[4]左長婷,王國華,王立俊.止血帶和雙側子宮動脈上行支結扎在剖宮產時困難的子宮肌瘤切除術中的應用[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1,15(11):875-876.
R737.33
B
1009-6019(2015)10-0100-01
左源源,女,1982年8月出生,本科,婦產科中級職稱;研究方向:治療功能失調性出血、宮頸糜爛、婦科炎癥、卵巢囊腫,婦產科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