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巍
(牡丹江市婦女兒童醫院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X線數字化水平側位片在新生兒肺氣漏診斷中的應用
張巍
(牡丹江市婦女兒童醫院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目的:探討X線數字化仰臥水平投照側位片在新生兒肺氣漏診斷中的重要意義。方法:回顧分析48例新生兒肺氣漏的投照體位及影像表現,重點分析水平側位片在診斷中的應用,以及數字化攝影系統的后處理在診斷中的價值。結果:氣胸28例,縱隔氣腫14例,氣胸合并縱隔氣腫6例;正位片顯示肺氣漏27例,側位片顯示48例,經統計學處理發現是否加照水平側位對確定診斷有統計學意義(P<0.005)。結論:X線數字化仰臥水平投照側位片能肯定肺氣漏的診斷,并能明確氣漏的部位、范圍、程度,數字化系統的后處理功能,使得肺氣漏更容易被發現,在指導臨床治療上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新生兒;肺氣漏;X線水平側位;數字化
新生兒肺氣漏是由于各種原因使得肺泡中的氣體漏入胸腔??諝饴┏龅念愋腿Q于氣體從正常肺部漏出的部位,包括肺間質氣腫、縱隔氣腫、氣胸和皮下氣腫。臨床上顯著的肺氣漏常易發生在有肺部實質性病變時。主要由于肺順應性差,需要較高的壓力擴張肺泡如用呼吸機的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或因為氣道阻力增強如胎糞吸入綜合征中胎糞部分阻塞支氣管的患兒[1]。本病發生進展很快,重者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診斷及合理治療是改善預后,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所以,胸部X線檢查是確診肺氣漏不可缺少的手段[2],但水平側位的價值常常被忽略。本文重點討論X線水平側位在新生兒肺氣漏診斷中的重要意義。
1.1 一般資料2013年11月~2015年01月 在我院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共收治新生兒肺氣漏患兒48例,男27例女21
例,其年齡為出生后30分鐘~15天;體重1.855~4.132kg;其中剖宮產39例,自然產9例;宮內缺氧28例,其中羊水污染12例,胎膜早破6例,臍帶繞頸5例,宮內窘迫4例,過期產1例;X線表現無明顯原發病5例,原發病為 吸入綜合征20例,新生兒濕肺13例,新生兒感染性肺炎7例,心血管疾病2例,十二指腸閉鎖1例。
1.2 方法采用Carestream DRX-NOVA數字化醫用X線攝影系統,正位片60Kv 5mAs,側位片60Kv 8mAs,靶片距80~100cm,48例患兒均在入院當日常規正位及仰臥水平投照右側位片各一張,X線片通過數字化攝影系統的圖像后處理功能,對氣漏部位進行放大,測量。根據側位片計算氣體所占的面積,三角形采用(長×高)╱2,圓形采用(兀×r×r),平行四邊形采用(長×高),不規則形采用分割計算總和。面積<3c㎡為少量積氣,3~6c㎡為中量積氣,≥6 c㎡為大量積氣。

48例患兒中,少量胸部氣漏者29例,中量胸部氣漏8例,大量胸部氣漏11例。
48例肺氣漏患兒中,正位片顯示氣漏27例,側位片均顯示有氣漏,單靠側位片發現氣漏者21例,占氣漏總數的43.8%,側位片發現氣漏者占總數的100%。
X線表現:正位片顯示,縱隔旁透光區19例,肺外帶透光區5例,肋膈角區透光區2例,膈面上透光區1例;側位片均可顯示胸骨后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透光區[3]。
新生兒肺氣漏的病因:少數為自發性氣胸;絕大多數氣漏均有肺部原發病如胎糞吸入綜合征、肺透明膜病、肺大泡、局限肺氣腫、肺炎及先天肺發育不良、先天肺囊腫等,多因肺泡過度充氣而破裂導致氣漏。人工通氣時正壓過高,也是常見原因。臨床表現可隨漏氣的多少,速度的快慢及氣體部位有明顯差異。輕者可無臨床癥狀,體征也常不明顯,多在X線檢查時被發現。較重病例可僅表現呼吸增快;嚴重時病兒煩躁、呼吸困難、青紫。胸部X線檢查是迅速診斷新生兒肺氣漏的首選影像學檢查方法,而水平側位在肺氣漏尤其是少量積氣時的診斷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數字化系統的應用,使圖像更加清晰,窗寬、窗位的調節以及放大等后處理功能的應用,更有利于觀察病變[4]。
由于新生兒肺氣漏有著其特殊性,少量縱隔氣腫于縱隔旁呈纖細的條帶狀透亮影,少量氣胸表現為心緣或膈面異常銳利,清晰,或于胸腔頂部、膈面底部間存在弧形透亮帶,其次內側氣胸也較為常見,許多時候都不易分辨出氣漏部位,它的X線表現與成人略有不同,主要取決于投照體位的改變,導致胸腔內氣體分布和胸腔負壓喪失后 相鄰肺壓縮方向的變化。本組氣胸以內側氣胸為主,還見外側氣胸、肺底氣胸,縱隔氣腫,其中內側氣胸應與縱隔氣腫鑒別,有學者認為縱隔氣腫為內側氣胸或前部氣胸伴發,本組亦有相同情況,共有14例縱隔氣腫,其中有6例氣胸合并縱隔氣腫,14例中僅有2例正位片明顯顯示縱隔氣腫,其余均借助側位片判定,這也說明水平側位在縱隔氣腫與氣胸的鑒別診斷中起著重要作用。
新生兒肺氣漏的發生[5]增加了死亡的危險性,且國外報道其亦是腦癱的高危因素之一,故預防發生尤為重要。本組以吸入綜合征及濕肺所致的肺氣漏為主,其與宮內及產時窒息、胎糞吸入有關,做好圍產期保健工作,防止宮內及分娩時窒息,生后及時清除吸入的胎糞是預防的關鍵。
[1]徐賽英實用兒科放射診斷學北京出版社1999.260~261。
[2]李庚武阮珊三鮑家啟等新生兒氣胸的X線診斷臨床放射學雜志2003.22.786~788
[3]潘恩源陳麗英兒科影像診斷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355~360
[4]姚慶華新生兒氣胸X線診斷國外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1990.13 (2)92~94
[5]康敏 寧剛劉蓮花等 胸部側位X線片在新生兒肺氣漏中的診斷價值中華現代影像雜志2008.05.122~124
R322.3+5
B
1009-6019(2015)09-00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