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
(北京市門頭溝區醫院普外科 北京 102300)
護理評估評價標準在外科護理中的應用
馬莉
(北京市門頭溝區醫院普外科 北京 102300)
目的:為了深入研究在外科護理中護理評估標準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09年3月到2009年8月我院實施護理評估標準前在我院外科接受住院治療的病患90人,并將其作為對照組,選取2012年3月到8月我院實施護理評估標準后在我院外科接受住院治療的病患90人,將其作為觀察組,使用統計學方法回顧分析兩組病患的臨床資料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中病患的護理滿意度為97.8%,對照組中病患的護理滿意度為57.8%,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意義。結論:在外科護理中使用護理評估標準,可以有效提高病患的護理滿意度,使病患的預后效果得到提升,并且對醫院護理工作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外科護理;護理評估標準;應用策略;滿意度效果
操作技能與知識技能是護理評估的兩項重要內容 ,并且在病患的護理過程中,護理評估使其重要步驟,它會一直貫穿護理活動的整個過程,倘若護理人員沒有做出正確的護理評估,那么會導致護理激發發生錯誤,從而影響預期目標。外科科室通常有很多需要手術的病患,這些病患的手術后的護理較為復雜,因此對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有較高要求。外科護士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2-3],掌握護理中的關鍵步驟,包括對疾病的診斷、評估、評價、實施計劃等。我院自2010年以來逐漸在外科護理中實施護理評估標準,文章對實施護理評估標準前后病患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報道如下。
1.1 基本資料
選取2009年3月到2009年8月我院實施護理評估標準前在我院外科接受住院治療的病患90人,并將其作為對照組,選取2012年3月到8月我院實施護理評估標準后在我院外科接受住院治療的病患90人,將其作為觀察組。對照組中,男性53人,女性37人;年齡最小21歲,最大75歲,中位年齡為(54.8±2.7)歲。觀察組中,男性50人,女性40人;年齡最小23歲,最大74歲,中位年齡為(53.1±3.4)歲。對比兩組病患的年齡、性別等臨床基本資料,P>0.05,缺少統計學差異意義,可以對比分析。
1.2 方法
①制定護理評估評價標準:以及時、客觀、準確的評估資料為基準,以病患住院階段的整個評估過程為依據,根據病患的治療方法、基本資料、護理策略等信息制定相應的護理評估評價標準。②要充分考慮病患的身[1]體狀況、實際病情、護理辦法等內容,從而有針對性地為病患制定綜合護理辦法,并對病患的生理情況、心理情況、適應能力等方面進行整體評估。③使用已制定的評價標準對收集到的材料及工具進行實際考察與評估,同時護理人員應多和病患及家屬交流,以便獲得病患更全面的資料。另外,還要收集病患的護理記錄和護理方法。
1.3 問卷調查
使用我院自制的問卷調查表對本次研究的兩組病患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主要有:護理中,護士對病患的服務態度、護士的專業技能、護士的責任心、對病患的關心程度、對病患飲食護理的指導、健康宣教指導、功能鍛煉指導等25項內容,每項內容分別使用四級評分標準進行評定,分別記做"4分、3分、2分、1分",其中4分代表非常滿意,3分代表滿意,2分代表一般,1分代表不滿意。本次問卷調查共計100分,>90分為非常滿意,81-90為滿意,61-80為一般,<60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人數+滿意人數)/總人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計算機統計學軟件SPSS130對兩組病患的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用均值±標準差代表兩組病患的計量數據,用X2對兩組病患的計數數據進行檢驗,將P<0.05作為具有統計學差異意義的檢驗標準。
對比兩組病患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詳情見表1,從表1中可以看出,觀察組中病患的護理滿意度為97.8%,對照組中病患的護理滿意度為57.8%,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意義。

表1 對比兩組病患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護理評估評價主要是以病患為中心[4],以綜合護理、循證護理、臨床護理路徑為基礎,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現今的護理理念,此標準不僅需要收集病患的有關資料,還要對這些資料進行判斷與分析,從而確定已經制定的方法是否有效。對外科手術病患來說,病患因身體狀態差,免疫力低下,抵抗外來病毒的能力較弱,并長時間臥床休息,經常會伴有其他并發癥的發生,這不僅會影響手術效果,還會降低病患的生活質量。因此,要針對以上情況,做出正確科學的評估[5],從而找到合理的護理方法,提高護理質量。從本次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觀察組中病患的護理滿意度為97.8%,對照組中病患的護理滿意度為57.8%,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意義,和陳愛芳[6]的研究報道一致。護理評估是護理服務的重要內容,它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始末,如果評估不正確,就會影響護理計劃的制定,從而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所以,在實際護理中,要綜合使用護理評估知識與護理理論知識,通過對護理質量進行標準評價,進而提升護理評估依據。
綜上所述,在外科護理中使用護理評估標準,可以有效提高病患的護理滿意度,使病患的預后效果得到提升,并且對醫院護理工作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1]孫玉梅,吳光煜.護理本科生對開設《護理評估》課程教學目標的評價[J].護理研究,2012,16(10):607-608.
[2]崔芙蓉,張蓉,趙素琴,等.護理評估知識技能評價標準的設計[J].護理研究,2011,18(02):269-270.
[3]張國琴.普外科老年病人的護理管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1,30 (18):141-142.
[4]李鳳梅.護理評估評價標準在外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08(11):218-220.
[5]王思佳,向清平,楊慧,等.護理評估評價標準在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19(05):122-124.
[6]陳愛芳.外科護理中護理評估評價標準的應用效果探討[J].護理與臨床,2012,11(19):249-251.
R248.2
B
1009-6019(2015)09-02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