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萍 孟祥峰
(1黑龍江省醫院老年神經科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6;2黑龍江省康復醫院現代康復治療部PT室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18)
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應用依達拉奉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
黃月萍1孟祥峰2
(1黑龍江省醫院老年神經科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6;2黑龍江省康復醫院現代康復治療部PT室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18)
目的:探討依達拉奉治療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我院收治的80例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依達拉奉注射液,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前的情緒、行為與精神,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評分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的情緒、行為與精神項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并且觀察組治療后的情緒、行為與精神項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的日常生活活動與運動功能項評分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對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應用依達拉奉注射液進行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緒、行為及精神癥狀,臨床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帕金森綜合征;血管源性;依達拉奉
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VP)是由紋狀體多發性腔隙梗死所引起的一組與帕金森病臨床癥狀及體征類似的疾病[1]。目前,臨床治療VP的方法與普通腦血管病相同,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脂、降糖、降壓等。我院為提高VP的臨床療效,特加用了依達拉奉注射液,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VP診斷標準,并排除嚴重肝腎、心肺功能異常者,精神異常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齡59~77歲,平均(73.3±7.4)歲。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多巴胺和美多芭受體激動劑:美多芭(多巴絲肼片,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30198),口服,每次125mg,4次/ d;克瑞帕(甲磺酸-a-二氫麥角隱亭片,意大利POLICHEM S.r.l公司.),口服,每次10mg,2次/d。針對無用藥禁忌證者,同時應用阿司匹林(云南云龍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3020321),口服,每日100mg,1次/d。
觀察組:在應用美多巴、克瑞帕、阿司匹林(用法、用量與對照組相同)的基礎上,加用依達拉奉注射液(河北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中心,國藥準字H20090353),將30mg依達拉奉注射液與100ml氯化鈉溶液(0.9%)混合后,靜脈滴注,并在30min內滴完,每日2次。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20d。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分別應用UPDRS(統一帕金森評定量表)評估兩組患者的癥狀改善情況,量表共包括情緒、行為與精神,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治療并發癥四個方面。因治療并發癥項評估的是長期應用左旋多巴產生的并發癥,故本研究未采納該項。評分越高,則表明癥狀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處理,計量、計數資料比較分別進行t檢驗和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情緒、行為與精神,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評分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的情緒、行為與精神項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并且觀察組治療后的情緒、行為與精神項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的日常生活活動與運動功能項評分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UPDR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UPDRS評分比較(±s,分)
注:*表示與治療前比較,P<0.05;#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0.05。
指標 觀察組(n=40) 對照組(n=40)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情緒、行為與精神 9.4±2.2 3.4±1.0*# 9.9±2.5 9.4±2.0*日常生活活動 27.4±3.3 26.3±2.2 26.9±3.1 25.9±2.4運動功能28.4±2.7 26.4±3.1 27.6±3.1 26.0±2.3
VP的病理變化主要為以基底核為中心的血管多發性小梗死、小出血,本病發生的主要原因為多發性腔隙梗死。有學者總結了VP的磁共振成像影像學特征,發現其癥狀群與基底核區、大腦角、側腦室旁腔隙性腦梗死有著密切聯系[2]。國外也有文獻報道[3],在對VP患者進行尸體解剖時發現,患者存在廣泛性的基底核區腔隙性梗死,但沒有帕金森病的病理改變。
VP具有起病隱匿,患者多存在糖尿病或高血壓病史、卒中病史等,其臨床表現包括假性面具臉、肌肉強直、碎步、假性延髓麻痹、大小便失禁、癡呆等。研究發現應用左旋多巴治療血管病變引起的類帕金森病樣癥狀群具有較好的效果,并且血管病損越接近黑質紋狀體通路,療效越顯著[4]。依達拉奉是一種新型抗氧化劑,其具有良好的自由基及羥基清除作用,能有效預防15-HPETE(花生四烯酸代謝中間體脂質過氧化物)引起過氧化性細胞損傷,被廣泛用于治療腦出血或腦梗死疾病。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情緒、行為與精神項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但兩組治療后的日常生活活動與運動功能項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這說明依達拉奉能有效改善VP引起的情緒、行為、精神癥狀,但對患者的運動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無明顯改善。這可能是因為依達拉奉具有良好的神經保護作用,其能加快基底核區小病灶修復,從而改善患者的情緒、行為、精神癥狀。運動障礙主要與紋狀體DA受體和DA遞質缺陷有關,而依達拉奉不具有改善DA遞質障礙,補充DA受體的作用,故無法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總之,對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應用依達拉奉注射液進行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緒、行為及精神癥狀,臨床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1]厲學勝.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42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0,7(4):74-75.
[2]鄭杰.依達拉奉聯神經節苷酯治療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癥的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3,26(12):404-405.
[3]張曉慶.依達拉奉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醫藥導報,2011,30(7):918-921.
[4]朱艷玲.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征53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3):69-70.
R322.1+2
B
1009-6019(2015)09-01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