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號 張琳娜 楊怡 姜怡鄧
摘 要 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確保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核心,地方高校在這一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我國高校研究生的招生規模日益擴大,但研究生的創新能力仍有待提高。探討如何提高地方高校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課題。本文以寧夏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為例,談一些體會。
關鍵詞 碩士研究生 創新能力 地方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5.004
On Local College Postgraduates' Innovative Ability Training
ZHANG Minghao, ZHANG Linna, YANG Yi, JIANG Yideng
(Basic Medical College,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750004)
Abstract Postgraduate innovation training i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cor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rocess. Current enroll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growing, but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has yet to be improved. Discuss how to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local universities Masters Graduate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and urgent task. In this paper, the basis of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postgraduate medical innovation ability, for example, to talk about some of the experiences.
Key words postgraduates; innovative ability; local college
高校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主要陣地,地方高校在研究生教育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培養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是確保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核心任務。創新能力是運用知識和理論,在科學、藝術、技術和各種實踐活動領域中不斷提供具有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和新發明的能力。①相對于高校碩士研究生而言,創新活動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②(1)提出新的問題。(2)發現并糾正已有知識中的錯誤。(3)用新的方法解決老問題。(4)解決新的問題。(5)驗證一種理論或假說。(6)用簡單的方法解決過去用復雜方法解決的問題。但有研究顯示,我國高校研究生在招生規模日益擴大的今天,創新能力仍有待提高。主要表現在:③(1)科研實際參與度低。(2)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數量偏少。(3)學術成果質量不高。因此,探討如何提高地方高校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課題。下面就寧夏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談一些體會。
1 加強學風建設,構建基礎醫學一級學科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新模式
針對基礎醫學專業研究生培養中存在的創新機制不足等問題,以基礎醫學院區級、校級重點學科及寧夏基礎醫學研究所為依托,建立研究生創新中心,優化資源配置,制定研究生準入制度;設立教師指導研究生獎勵基金;建立教師與研究生之間常態化的科研討論制度;建立研究生科技創新成果獎勵制度。為研究生的自主創新提供實驗和研發條件,鼓勵在校研究生從事各種創新實驗和創新活動,引導研究生選擇創新性強及富有挑戰性的基礎研究、跨學科研究和應用研究課題,并自下而上地評選表彰一批研究生科技創新成果。
同時,加強研究生學風建設,展示研究生培養成果,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以“醫學·科研·文化”為主題舉辦研究生學術論壇,通過“研究生英文文獻讀書報告會”、“研究生實驗基本知識大賽”、“研究生實驗技能操作大賽”和“學者講壇”等活動,增進研究生和導師及各學科之間的學術交流。采取名師講壇、專家點評、學術沙龍等形式,搭建常態化、高起點、多維度、多層次、寬領域的學術交流平臺,積極發揮導師和著名專家的指導作用,開闊研究生的視野,啟迪智慧,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引導、鼓勵研究生積極參與科研活動。
通過“研究生創新中心”的建立和“研究生學術論壇”活動舉辦的常態化,將構建基礎醫學一級學科研究生創新培養的新模式,最終達到加強研究生學風建設,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2 重視研究生的德育教育,以德育教育促創新能力培養
醫學研究生是醫學教育、科學研究和醫藥衛生事業的高層次專門人才,研究生的政治思想素質、醫療作風、科學道德等不僅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對本科生教育也有直接影響。為此,我們建立了“校、院、系”三級責任制,研究生學院黨總支受學校黨政領導的委托,要貫徹把德育放在首位的方針,定期研究、交流、檢查、督促德育工作情況。由研究生學院輔導員承擔具體的德育與思想政治工作,其他工作人員將業務管理和思想教育結合在一起,應將德育工作貫穿于各項業務行政管理中。二級責任部門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主體,具體負責研究生的德育工作和業務培養,各學院以總支書記牽頭,其職能是協調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培養的關系,研究、討論、解決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各類重大問題,組織適合研究生特點的各類教育活動,檢查三級責任部門教育管理落實情況,表彰德育工作開展得好的科室和導師等。三級責任部門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落實者,對研究生業務、思想、黨建、行為規范、職業道德等全面負責。
由于研究生比較分散,單獨活動較多,必須形成“黨、政、導師、班團組織”管理網絡,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其中發揮導師的教書育人和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作用最為重要。
3 構建合理的知識培養體系,夯實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基石
合理的知識培養體系是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必要前提,其重點是構建合理的課程設置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夯實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基石。
(1)課程設置合理化。根據學科發展趨勢和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在第一學期系統地設置必修基礎課和專業課。從第二學期開始,各專業依據自身的專業特色,同時兼顧相鄰學科和交叉學科的課程特色,突出教學內容的前沿性、創新性、交叉性、指導性和啟發性,靈活地設置選修課。并于第二學期末完成開題工作。從第三學期開始,研究生全面進入科研平臺。(2)教學方式多樣化。探索和改進研究生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構建研究生創新培養模式。一方面要強化研究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另一方面打破傳統的本科階段的“填鴨式”教學方式,采取啟發式、提問式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引導研究生自學為主,真正做到“授之以漁”,充分調動研究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研究生真正掌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建立多元化的學習評價體系
對研究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應盡量避免以單一的學分或發表論文的影響因子數作為其評價的唯一指標。建立多元化的研究生在校期間學習評價體系,即包含課程學習、論文發表是否達標,更應涵蓋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醫德醫風教育、學習與科研態度、參與學術交流、社會活動、科研實踐等研究生綜合素質的考評。充分調動研究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參與科研及實踐活動的熱情,避免做科研只是為了發表能夠滿足畢業要求的論文,一旦達到標準就失去了學習動力的情況。
5 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競爭機制,充分調動研究生的主觀能動性
激勵機制作為現代管理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職能,已經成為現代管理學的核心內容。在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下,激勵研究生培養崇尚學術,致力于科研,勇于探索,開拓創新的精神,并以此鼓勵研究生不斷提高科自身的科研和創新能力。
針對不同年級的研究生制訂了研究生獎學金(助)實施辦法和研究生獎勵辦法,設立了碩士研究生普通獎學金(占獎學金總額的87.6%)、優秀獎學金(占獎學金總額的11.7%)和科研獎學金等三類獎學金,并規范了獎學金評定程序。制定《研究生導師遴選辦法》、《碩士研究生導師考核辦法》及《優秀研究生導師評選與獎勵辦法》等規章制度,對研究生導師實行動態考核和評議,將研究生的創新能力與導師的考核與績效相掛鉤,加大對優秀的導師和導師團隊的表彰和獎勵力度。同時對未完成研究生培養目標的導師,堅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相應處罰直至取消導師資格,真正體現導師在研究生的創新教育過程中的核心地位,從而保證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6 加強導師和導師團隊建設
6.1 加強導師和導師團隊的培養
(1)堅持定期舉行導師培訓班,聘請校內外知名專家及導師進行研究生培養及導師自身修養方面的講座與培訓,并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考核,考核合格方具有導師資格。(2)通過實施導師負責制,將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及培養質量與導師考核掛鉤,充分調動導師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6.2 明確導師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作用與地位
學院實行黨政領導下的研究生導師負責制,研究生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負責研究生培養全過程。導師在培養研究生過程中的具體職責如下:(1)提出年度招生計劃并列入招生目錄,承擔研究生學院分配的入學試題命題工作;參加評卷、復試工作,提出有關錄取名單的建議。(2)負責制定本專業的培養方案和培養計劃。(3)負責制定研究生培養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4)負責指導并檢查研究生的課程學習、科研實驗、臨床實踐、教學實踐、開題答辯、論文撰寫及畢業答辯等工作。(5)審定研究生外出學習計劃。(6)負責組建導師團隊,定期召開團隊成員會議,共同商討研究生培養中的有關問題。(7)協助學院和有關部門做好畢業生的鑒定工作,對自己指導的研究生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8)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提出是否推薦答辯的意見并協助做好論文答辯工作。(9)按學校有關研究生經費使用的有關規定,合理并有效使用研究生培養經費。(10)完成同等學力人員開題報告、畢業考試和論文答辯等工作。(11)負責碩士研究生發表的學術論文、科研成果(專利)、各類獲獎和榮譽稱號、畢業生信息等的審核并提交研究生管理辦公室復審。
6.3 完善導師的考核體系,各學位點負責人負責本學位點導師的考核工作
對本學位點的每位導師在研究生招生、培養、學位授予及日常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中的履職情況作出合格、不合格的總體評價。考核成績與學位點負責人及導師本人的年度績效考核掛鉤,對于本年度考核合格的導師,下一年度全額發放導師津貼;考核不合格的導師根據所帶學生人數停發相應導師津貼。同時,學院對學位點負責人和導師實行師德及研究生學術不端一票否決制。
*通訊作者:姜怡鄧
基金項目:寧夏2012年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2012 -321-07-04);寧夏醫科大學教育教學研究項目(NYJY1361);寧夏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2012】321-12-45
注釋
① 王紅.高校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路徑[J].科教導刊,2015.1:47.
② 張惠君,蘇清城.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的發展與困境[J].書育人·高教論壇,2012(8):33.
③ 陳亮,王玉國.淺談學術活動在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中的作用[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5.4(3):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