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麗
摘 要 與國外相比,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開展較晚、經驗不足、體系機制不完善,這就使得我們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探討和實證研究存在不足,對研究樣本選取的多,對樣本深入挖掘和分析的少;對國外前沿理論關注的多,對一線教學經驗提煉總結的少。本文試圖選取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作為研究個案,從高職院校的教學實際出發,將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問題作為切入點,探尋適合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科學規律。
關鍵詞 高職 心理健康 現狀 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5.091
Investigation of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ake Jiaxing Nanyang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LAN Li
(Jiaxing Nanyang Technical College, Jiaxing, Zhejiang 314003)
Abstract Compared with other countrie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late, lack of experience, the system is imperfect mechanism, which allows us to explore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eory and empirical research deficiencies, the study of multi-sample selection, sample dig and analysis of the less; for more foreign frontier theory is concerned, for the first-line summary of teaching experience less refine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elect Jiaxing Nanyang Technical College as a case study from teaching realit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ill solve the problems as a starting point to explore the scientific principl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vocational; mental health; status quo; investigation
1 研究個案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于2012年底先后成立心理教研室和心理咨詢中心兩個部門。心理教研室負責常規的心理健康教學活動,心理咨詢中心統籌負責全院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活動。心理咨詢中心自成立以來,每學期對全校師生開放,每周一至周五設有咨詢時段,咨詢師均為校內教師。2013年學院正式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級工作網絡,并由心理咨詢中心負責每年對全院班級心理委員開展培訓工作。在課堂教學方面,學院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確定為必修課,課時數由1課時調整至2課時,課程的教學工作由心理教研室的所有專兼職教師承擔。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為了更加深入地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對高職學生心理品質培養產生的重要影響,筆者選取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個案,對其展開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問題的研究,試圖通過分析,找到當前學院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弊端。
2.2 研究對象
參與本次調查的研究對象是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的大一、大二學生。此次調查共發放領導教師問卷20份,整理后得到有效問卷20份。學生問卷200份,整理后得到有效問卷186份。其中文科100人,理科86人;大一99人,大二87人;男生100人,女生86人。
2.3 研究工具
采用自編的《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健康需求狀況調查問卷》。兩份問卷均有封閉式與開放式兩種題型。學生問卷共有19個題目,1~16題為封閉式題目,17~19題為開放式題目。調查問卷在課堂上隨堂發放,團體不記名施測,當堂回收。教師問卷中封閉式問題的部分主要由以下四方面內容組成:師資配備及軟硬件建設、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開展心理健康相關活動評價及心理咨詢相關問題的看法等。開放式問題為希望針對我校心理健康工作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議。
3 研究結果
3.1 領導教師問卷分析
問卷的5、6、7道題就學院心理咨詢相關問題進行調查,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內容:學生應對心理問題的方式、學生可能會找尋的傾訴對象及學生心理問題早期干預的手段。從問卷呈現的結果來看,教師整體的心理咨詢意識較差,對心理咨詢的認可度有待提高。詳細情況見表1、表2:
表1 第5題:“您認為當學生遇到心理問題時一般都會找誰傾訴?”
表2 第6題:“您認為疏導學生心理問題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注:該題為多項選擇。
3.2 學生問卷分析
3.2.1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單一化
問卷中的第2、3、15題分別從不同側面體現了該問題,在第2題“你是否接受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學習?”的回答中,選擇“是”的人數為133人,占到了參與調查人數的71.1%。在第三題“你是否參加過心理健康相關活動”的回答中,選擇“否”的人數為114人,占到總人數的61%。針對課程問題設計的第15題“你覺得學校開設的心理課”中,答案選項較多,故所呈現結果較為分散,該題答案選項有:①上課次數不夠多;②上課時間安排不合理;③內容不夠充實;④不夠專業;⑤不實際,沒有針對性;⑥其它。對應的選擇結果分別是:16.0%、10.2%、18.7%、14.4%、29.4%和22.5%。其中,選擇⑤不實際,沒有針對性的比例最高,占到了29.4%。
3.2.2 學生心理健康意識較高,渴望獲得心理健康知識
據統計,約有77%的學生表示對課程效果滿意。另一方面,由于高職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弱,重實踐輕理論的特點,對當前心理健康課及授課教師也提出了他們自己的要求,比如授課內容不實際,沒有針對性,內容不夠生動充實,還有一些他們認為但是選項中沒有體現的其他情況。詳細情況見表3:
表3 第15題:“你覺得學校開設的心理課?”
3.2.3 心理咨詢模式單一,難以滿足學生實際需求
在問卷的第19題中,筆者用開放式問題向學生征集對網絡心理咨詢的看法和意見,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還不能很好地接受面對面的心理咨詢,普遍認為去做心理咨詢會讓他人對自己產生不良的看法,甚至讓他人認為自己有心理疾病。因此,更多的同學愿意在網頁上通過類似論壇的形式,以匿名的方式來尋求心理咨詢教師的專業幫助。
4 調查結果討論
通過對問卷的整理研究和學生的實際訪談,南洋學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與國內的其他高校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化、缺乏完善的組織機構體系,工作機制有待完善。從以上的兩組調查中,筆者發現,當前南洋學院的大部分師生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專職人員的工作,尚未形成全員育人的局面。領導重視程度雖有一定改進,但無專項經費保障,更多的只是為了應付檢查、評比、達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未落實到實處。
(2)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單一化。學院目前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務和工作重點放在組織機構的建設,教學、咨詢常規化等方面。對學生社團的組織指導力度有待加強,組織開展具有影響力的大型活動能力有待提高,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單一化,不能滿足當前絕大多數學生的健康成長的需求。
(3)心理健康教育氛圍不濃,學生心理健康意識有待提高。從以上調查結果中,不難看出,心理健康軟硬件設施的不完善與學生不斷增長的心理需求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嚴重。學校自開設心理健康必修課程以來,一直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極少開展心理體驗和素質拓展活動。基于高職學生自身的特點,學生已不能接受單純理論灌輸的授課方式,這種完全脫離實際的授課模式,削弱了學生參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育教學效果令人質疑。
參考文獻
[1] 趙雪蓮.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6).
[2] 谷霞,趙應艷.關于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調查研究.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