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玲玲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點,也是教師直接影響學生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構建高效課堂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實現不同教學任務的教學目標都具有重要意義。
優質課堂主要指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下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遞,同時又讓學生感受到課堂溫暖的情感氛圍,在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對學生人格以及情操的陶冶。所以,不論是從知識傳遞還是技能養成方面看,優質課堂具備的特點應是可以將一次課堂教學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功能的課堂,不僅實現了教學三維目標的整合,而且從情感、知識、技能三個維度分別給學生帶來了真善美的感受。下面對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特征進行一些分析。
一、學習氛圍輕松,同學相處愉快
在學校教育中,課堂教學是一個重中之重的環節。課堂教學時的學習氣氛直接影響著學生對于學習的態度,學習時的心理狀態,以及對學習的熱情,這些因素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為了有效發揮學生對于小學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在組織一節平面圖形和計算相結合的課時,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既有結論的推導,也需要添加結論的應用。整節課上下來,教師不僅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地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學思路,而且還在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方面下了苦功夫。課堂上可安排主動探究的訓練,在每個操作環節開始進行時教師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最后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等活動來加深對長方形(矩形),正方形(四邊形)面積計算的理解。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難點的內容,讓學生可準確把握這些內容。這樣的課堂教學設計,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性,而且也體現了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標理念,并且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發揮主導作用
新課改中明確指出應該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并以他們為中心展開教學。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而教師發揮主導作用。這就是新課標頒行之后的“主導主體說”。課堂不僅要以學生為主體,而且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來安排教學內容。例如,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在學習小學數學計算時要合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比如在教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進行加減的基本運算時,通過故事的授課形式可以將孩子的興趣點吸引到課堂內容上來,這是比較基礎的運算,把加法的思維滲透進入生活小故事,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重視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評價,多鼓勵多稱贊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多多給予學生一些正面的評價。老師的肯定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狀態和心理狀態。在學校里,多半是來自于老師對于他們的肯定評價。不過也應當避免出現過度贊揚的情況,例如在現行新課改體系下,部分教師對學生的稱贊是一味的“你真棒”等等,這些評價不具體,不實際,聽完之后學生不容易留下印象。而且,學生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哪方面做得比較好,所以老師才會來稱贊他。這樣的表揚,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聽得多了也并不能夠真正地為學生的進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應該做到實事求是,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評價,并且評價要落到實處。在面對學生的錯誤時,也要耐心引導,給學生指出錯誤,并且鼓勵學生繼續努力,結合對學生一段時間學習的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重視小組合作,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課堂教學應該重視小組合作,并且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例如,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教學要求,在教學中應該特別注重分組活動以及分工合作的學習方式,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群體的積極功能,利用同伴互助的教學模式,使不同學力的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都能自主自發地參加學習和交流,并且提高個體學習的動力和能力,最終達成團體目標。引導學生主動投入以及進行全面互動,在探究和發現的過程中,他們通過動手和動腦,獲得了感性認識。而且在小組探討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有著突出而到位的表現,最后教師對小組里交流的要求說得明確而簡要,這對學生的合作能力的提升,以及對整節課的展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從而避免了小組討論流于形式的現象。
總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心理訴求,同時要審視自己的教學方法,在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的同時要關注學生的潛能,并且依照新課改精神進行高效教學,將優質課堂的理念貫徹到每一次課堂教學之中。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