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奇峰
筆者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對梅州市社區高血壓的發病情況進行調查,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選擇梅州市兩個社區,對社區18歲以上人群進行調查。
1.2 方法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有經過培訓的社區相關工作人員擔任調查員進行入戶問卷調查[1]。由內科醫生集中對調查對象進行體格檢查和心電圖檢查。
1.3 診斷標準 根據文獻[2]的標準進行判斷是否高血壓,即SBP≥140 mm Hg和/或DBP≥90 mm Hg和/或診斷為高血壓且正在服用抗高血壓藥物者。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使用SPSS 17.0軟件包,采用非條件Logistic 回歸方法進行多因素分析,率的比較用 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 合計調查1043人,其中男593人,女450人; 年 齡18~79歲, 其 中18~30歲75人,31~50歲463人,51~60歲242人,>60歲263人;未婚者52人,在婚或同居者798人,離異或喪偶者193人。調查1043人,檢出高血壓患者342例,高血壓患病率為32.79%。
2.2 單因素分析 高血壓發病率,男性高于女性,60歲以上高于其他年齡組,離異或喪偶者、有家族史者、有飲酒史、血脂較高者、超重者、口味偏咸者、缺乏鍛煉者高血壓發病率較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2.2 多因素分析 根據單因素分析結果,性別、年齡、婚姻、家族史、飲酒史、超重、口味偏咸、缺乏鍛煉均進入Logistic回歸方程。多因素分析結果,男性、年齡60歲以上,有高血壓家族史、有飲酒史、血脂高、超重、攝入食鹽較多、缺乏鍛煉均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見表2。

表1 高血壓單因素分析

表2 高血壓多因素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梅州市的高血壓患病率為32.79%,高于成都市、南昌市西湖區、吉林省松原地區的調查,提示梅州市社區居民的高血壓患病率較高,高血壓患病現狀不容樂觀[3-5]。可能與該地區經濟不發達,居民衛生保健意識較差,抗高血壓藥物服藥劑量不足、不能堅持長期用藥有關[6-8]。女性發病率低于男性,可能與女性的自我保健意識強,治療依從性好等有關,高血壓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與資料報道[9]一致。超重、飲酒、高鹽飲食、缺乏鍛煉、有家族史均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與相關報道[10]一致。肥胖可以增加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因此,應嚴格控制體重。
控制高血壓的最有效方法是社區防治[11]。本市近年來開展了社區防治為主的高血壓防治模式,通過社區隨訪、健康教育,普及高血壓的防治知識,倡導人們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改變不健康的行為,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人們行為習慣的改變需要較長的時間,暴飲暴食、高鹽飲食、缺乏鍛煉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仍然普遍存在[12]。提示醫生要繼續加強防治高血壓的健康教育,開展危險因素的干預,加強高血壓人群的隨訪,開展高血壓篩查,以早發現早治療[13]。
[1]沈寅虎,李巖巖,王旭,等.連云港農村社區高血壓患者藥物干預研究[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1,15(5):405-408.
[2]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43.
[3]陳新云,余波,劉敏,等.成都市社區高血壓前期流行病學及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調查[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14):1575-1577.
[4]樂熙文,洪凌燕,周小軍,等.南昌市西湖區居民高血壓相關因素的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53(6):72-76.
[5]呂芳,陶育純,紀瑞曉,等.吉林省松原地區成人高血壓患病現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9(5):1008-1013.
[6]趙南,趙景波,趙玉娟.哈爾濱市社區居民高血壓前期患病率及其危險因素研究[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2,16(4):280-283.
[7]逄增昌,田小草,鮑國春,等.青島市35歲以上居民高血壓病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09,25(1):1-3.
[8]吳壽嶺,張子強,宋勝斌,等.高血壓前期人群血壓轉歸及其影響因素[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0,38(5):415-419.
[9]薛慧,王衛東.高血壓前期防治研究的進展[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0,19(2):223-224.
[10]周薇,周琦,李道逸.社區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調查分析 [J].內科,2012,7(1):52-54.
[11]馮樹梅.社區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3):84-85.
[12]李志敢.運動鍛煉對老年人身體機能影響的評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9):145-148.
[13]魏永平,闕偉東,葉定村,等.社區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家庭健康教育需求調查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5):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