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崢
(常州廣播電視臺,江蘇常州,213022)

工作人員在媒資存儲系統機房查看數據卡情況
廣電宣傳檔案是以聲像檔案為主的特殊載體檔案,是所處地區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見證,在廣電檔案管理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進入互聯網信息時代,聲像檔案的數字化管理更突顯社會和經濟價值。如何將其納入媒體資產管理,構筑媒體資產運作平臺,是檔案管理人員前瞻性的思考課題。本文以常州廣播電視臺聲像檔案管理為例,從政策導向、市場驅動、開發利用等方面論述聲像檔案作為重要媒體資產,尋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途徑。
常州廣電宣傳檔案建檔已有20 多年,隨著社會發展、技術進步,經歷了三個重要的檔案管理階段。
1994年12月23日,廣播電影電視部發布了《廣播電視宣傳檔案、資料管理辦法》,其中明確宣傳檔案是廣播電視臺在宣傳活動中采錄、播出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節目的文字稿、錄音帶、錄像帶,是廣播電視臺宣傳活動的真實記錄,記載著廣播電視臺宣傳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的情況,反映了全國各行各業、各地區、各部門不同時期革命和建設的面貌,是進行日常播出、工作查考、經驗總結、歷史研究的真憑實證和必要條件,也是國家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常州廣電嚴格按照廣電總局要求,將宣傳檔案從綜合檔案中分離出來,由相關宣傳部門專人負責宣傳檔案工作,管理的重點也由紙質檔案向電子聲像檔案轉移。
進入網絡信息時代,圖像和聲音數字化后,統一成為計算機可讀的標準圖像碼流,可以在網絡上傳輸、觀閱、編輯、利用和有償交換,因此宣傳檔案具有很大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媒體聲像檔案的數字化管理勢在必行。
表1 列出了常州廣電宣傳檔案管理活動在各階段的時代特征和屬性,以及管理模式和理念的變化。通過不同階段載體形式及管理方式變化,可見聲像檔案始終是宣傳檔案的重中之重。
隨著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廣電媒體資產管理系統應運而生。它是建立在多媒體、網絡、數據庫和數據存儲等基礎上的一個技術系統,可提供視音頻媒體信息(如視/音頻資料、內容文本、索引圖片等)數字化存儲、管理與利用的一個總體解決方案。它能滿足視、音頻資產擁有者收集、保存、查找、發布信息的需要,為視頻、音頻的使用者提供簡便的訪問內容方法,高效地保存和利用視、音頻資產,大幅度提升了媒體資產的價值。
隨著數字電視的推廣和互聯網絡的迅速發展,廣電的頻道數量、播放節目的種類和清晰度都在大幅增加,使得節目數據量成PB級增長,原有架構的媒資系統已在存儲量、節目檢索、視頻格式轉換方面捉襟見肘,制約了電視節目數
字化的發展。經過三輪升級后,現有的媒體資產管理系統實現了分級存儲、高速檢索和數字化媒體資產內容的一體化管理。通過對視、音頻素材采、編、存的一體化流程,規范數字存儲格式與載體,規范編目和索引格式以及規范操作流程管理與運營,使視、音頻素材管理活動的各個環節通過信息流的快捷流通和有效服務,實現對視、音頻數據長期保存、多種格式高清轉碼、快速檢索、視頻內容信息流和工作流的整合等功能。
媒資系統使廣電以往多種多樣的節目內容載體形式歸化為統一的數字化計算機可讀電子數據。這些采訪記錄、視音頻素材、播出文稿等一系列宣傳檔案形成豐富多彩的數字化內容,正是網絡信息社會所需要的、極具價值的媒體資產,當然這包括了媒體的公信力、節目品牌的美譽度、節目版權、內容知識產權等無形的媒體資產。依托媒資管理系統,實現數字化宣傳檔案的完好保存、全面管理和充分再利用,使其發揮出極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利用媒資管理系統,對廣電所有聲像檔案從創建保存到檢索利用的全流程管理,能快速準確地為使用者提供所需的節目信息,顯著提高了媒體聲像檔案資源開發利用的效率,為一體化的媒體資產管理提供了一個有承載力、靈活的可擴充的物理平臺。
現在所有的頻道、頻率單位,以及散落在編輯、記者個人手中的節目文稿、采訪記錄和視音頻素材等資料全部按規范編目,統一錄入媒資系統,形成數字化內容的編輯、播出和存儲,針對具體市場受眾二次開發服務內容信息的管理體系。宣傳檔案作為媒體重要資產進行全臺統一規劃和一體化管理,改變了以往權屬不清、多頭管理的無序局面,解決了節目數字化存儲和開發再利用的問題。
媒體資產管理的注重點由資料的存儲向有意識地開發內容資源,促使內容資源增值的方向轉變,即從系統構建之初的方案設計、內容收集開發、節目形式和數量積累就考慮宣傳檔案的存儲、利用、開發經營等問題。
廣電保存大量視頻、音頻等檔案類媒體資產,依托媒資管理系統的技術平臺,通過有效的數字資產內容管理和經營,開發媒體聲像檔案資源的產業化,實現從內容管理到資產管理的飛躍,對媒體視頻、音頻素材、節目制作過程中產生的文稿、照片及具有使用價值、商業價值、知識產權價值等有形和無形媒體資產進行市場化經營管理,支持數字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多種應用。如:利用視頻、音頻素材,制作企業形象宣傳片、營銷活動片、公益廣告片、地方社會人文風貌記錄片、歷史變遷專題片、廣播電視和網絡平臺的互動節目粉絲經濟營銷、基于移動平臺的民生相關的APP 推送、電視動漫節目的衍生品推廣、社區和樓宇的個性化電視節目開發、公交和地鐵移動電視的節目開發、民眾關注的書刊出版物的發行等等。以內容為王,進行多層次、多形態的內容發布和利用。利用計算機互聯網技術打破地域局限,在互聯網的交互式服務中轉化成財富,使媒體聲像檔案資產增值,從而增強廣電的核心競爭力。

表1
媒資管理系統首先是滿足廣電內部的節目支撐,各頻道、各頻率共享全臺的節目資源,縮短節目制作周期,降低節目制播成本,增強節目競爭力。因此,媒體資產管理系統間接或直接為廣電創造了一定的經濟價值。
信息共享是信息化社會的特征。為推動媒資庫中積累的寶貴資產融入到各類媒體市場的客戶服務和價值創造之中,體現媒體資產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就必須開展行業間的合作,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共贏的局面共謀發展。先量力而行搭建本區域數據中心,與鄰近的兄弟臺組網,打造媒資內容發布公共交易平臺,發展到一定規模后整合到全國的媒資交易平臺中,借助網絡平臺,把傳媒業的社會化服務納入社會資源的大分工和大循環中去,推動節目資料再利用的社會化交易。
隨著網絡的不斷擴大,平臺所面對的社會大眾更廣,出現社會化服務的機會將更多,從而實現節目資料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影響力,增進媒資交易平臺的經濟發展規模。
從服務內部,到行業間合作,再到社會化服務,服務范圍由內而外,服務對象從間接到直接面向更廣的社會大眾,產業鏈不斷延伸和擴展。這種由內及外、連點為線、以線擴面的階梯式媒資內容產業化開發策略,使媒體資產管理從量的擴張到質的升華。
走市場化道路,實現媒體資產的產業化,促進媒體資產的增值,要善于利用知識產權保護自己利益。作為重要戰略資源的媒體資產具有巨大資源價值,版權是聲像檔案的核心價值和生命,必須用法律保護知識產權。只有擁有了知識產權才能合法實現聲像檔案的深度開發和市場交易,維護自己的版權收益。

媒體資產的節目內容是珍貴的、極具開發潛質的無形資產,要進行市場營銷、合作開發和資本運作,必須建立媒體資產的定位、量化和價值鑒定的評估體系,有價的媒體資產才能進行市場交換和增值。
為增強節目資源的成本意識,尊重媒體從業人員勞動價值,保護廣電積累的寶貴財富,確保媒體資產的保值、增值,制定和實施節目的使用價值和制作成本收費細則,推行有償使用是產業化的方向。
依附于移動網絡的新媒體具有互動性、便利性強的特點,勢必影響用戶的行為和消費習慣。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收集和研究分析受眾的收視、收聽習慣以及對節目播出效果的反饋數據。關注受眾的痛點,貼近民眾生活。為社會民眾提供具有針對性、個性化、多元化的內容增值服務,滿足用戶層出不窮的需求。
綜上所述,媒體資產的內容產業化開發,首先必須明確聲像檔案的版權,然后對其進行價值評估定位,最后在節目交易平臺上進行交易,實現媒資內容資產的產業化運營。
當前國內廣電媒體資產管理不論是在系統構建、制度規范還是存儲數據量方面都發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具備了堅實的平臺物質基礎。以視頻、音頻為主的宣傳檔案已成為媒體資產,實現了媒體資產的一體化管理。媒體資產管理理念從系統構建初期的節目數據量擴張向內容產業化開發轉變,加強媒體聲像檔案的社會化服務和市場化運作,促使媒體資產經濟效益的增值,成為網絡信息社會的媒體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