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少密
【關鍵詞】美術活動 想象力 幼兒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4A-
0128-01
黑格爾指出:“最杰出的藝術本身就是想象。”可見,在美術活動中,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幼兒的創造思維能力,提高其藝術修養,應成為當前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課題。那么,如何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呢?
一、積累生活經驗,激發幼兒想象
豐富的感知經驗是美術創造活動的前提,是發展想象的基礎。幼兒只有見多識廣,才能在綜合表象的基礎上加以發揮和創造。大自然是五彩繽紛的,我們要引導幼兒善于觀察周圍的環境,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才能使幼兒在創作時想別人之未想,畫別人所未畫,創作出獨具特色、與眾不同的作品。如黃昏時,筆者就引導幼兒觀察火燒云的顏色及變化情況,然后讓幼兒畫一幅畫。由此,幼兒的筆下誕生了駿馬、老人、山峰等圖畫。又如,在《太陽》繪畫活動中,筆者引導幼兒觀察太陽的形狀,引導孩子加以想象:假如太陽公公生氣或是笑了,臉型和表情會有什么變化?孩子們就會根據自己的想象對太陽的外型進行描繪:長臉、圓臉,有的還加上了長頭發、卷頭發……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馳騁想象,畫出了夸張的、形態各異的物象。
二、培養求異思維,誘發幼兒的想象力
意大利幼兒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指出:“如果兒童具有自己內在的發展模式,就應允許和鼓勵幼兒的個性發展,讓幼兒擁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并使他們在創造過程中學會認識自己和發現自己的潛力。”因此,在美術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培養幼兒的求異思維,使孩子們的思維突破常規思維的束縛,沿著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擴散,得出不同一般的結論。例如,秋季開學,因為剛剛過完了暑假,幼兒對暑假的一些事情記憶猶新,筆者就以“暑假我去過哪里”為主題開展美術活動:首先,筆者以談話形式導入活動,和幼兒交流暑假老師去過的地言,哪些景物給老師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然后,筆者有選擇地范畫,畫了北京的天安門、長城。在簡單介紹和范畫后,讓幼兒進行繪畫活動。在幼兒畫畫的過程中,筆者對幼兒游玩過的地方進行恰當的提示和引導,促使幼兒懂得畫下一些景點的標志性建筑或是風土人情作為游玩的痕跡。如有一個幼兒暑假去過上海,在教師的提醒下他畫下了東方明珠塔;一個幼兒去過惠安崇武,他畫下了記憶中的裹著花花綠綠頭巾的惠安少女形象。其中,一個幼兒的畫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她畫的是一個大大的長滿了刺的榴蓮。筆者就追問:“這幅畫說明你暑假去過哪里呢?”“我暑假去過泰國,因為榴蓮是泰國的特產!”由此可見,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不應只教給孩子繪畫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還要想方設法搭設平臺,讓孩子在創作中馳騁想象,張揚個性。
三、進行合理評價,保護幼兒的想象力
講評,是架起教師和幼兒、幼兒和幼兒之間溝通的橋梁,能起到分析、概括、總結、提高的作用,是提高孩子審美能力和創造想象能力的重要手段。評價幼兒作品時,教師不要高高在上,而要“蹲下來”和幼兒對話,從幼兒的角度去看作品,更多的是讓幼兒相互交流、討論,讓幼兒說說“你畫的是什么?為什么這樣畫?你當時是怎么想的?你覺得你的畫好在哪里?”……讓幼兒通過交流、對比和觀察,發現別人的長處及自己的不足,并能從中悟出道理,在以后的繪畫中揚長避短。教師評價忌用簡單的“畫得像不像”“畫得對不對”“畫得好不好”作為評價幼兒作品的標準。教師要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鼓勵孩子們大膽想象,大膽表達自己的思想,并給每位幼兒提供展覽作品的機會,尤其要特別注意發現作品的獨創性,從而維護和肯定幼兒的創造性思維,保護幼兒合理大膽的想象。如在一次美術活動中,筆者讓幼兒到室外觀察太陽。在畫太陽過程中,有好多幼兒把太陽涂成了紅色,唯獨有一個幼兒把太陽涂成了綠色。同桌的幼兒見了,大聲嚷起來:“太好笑了,太陽怎么可能是綠色的呢?你這個大傻瓜,太陽是紅色的呀!”那個幼兒的臉“唰”一下紅了,立馬把自己的畫藏進了抽屜,再也不讓別人看他了。此時,筆者輕輕地走過去,用好奇而欣賞的語氣說:“小朋友,你的畫很獨特呀,我想你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你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其他小朋友嗎?”于是那個孩子說:“我爸爸媽媽是建筑工人,夏天,太陽火辣辣的,曬得爸爸媽媽受不了,我很心疼我的爸爸媽媽,他們多辛苦呀!我想如果太陽是綠色,那多涼爽呀!”筆者對孩子的獨特想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稱贊他的大膽想象,使他建立了自信心,也讓其他幼兒從中學會接納欣賞別人的構思、懂得尊重別人的作品。
總之,在美術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積累生活經驗,培養幼兒的求異思維,并對幼兒的創作過程及作品進行合理評價,保護幼兒的想象和自尊,使美術活動成為開啟幼兒智慧的一把金鑰匙。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