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慧華
摘 要:隨著高校勤工助學工作的開展,圖書館的日常工作量得到了有效緩解,貧困大學生的經濟狀況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的管理仍面臨不少問題。本文對高校圖書館大學生勤工助學的管理模式進行了調查,并結合我校圖書館勤工助學管理的實際情況,指出了我館現階段在勤工助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嘗試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和方案,從而更好的建設圖書館勤工助學隊伍、推動讀者服務部的建設、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
關鍵詞:南京農業大學;圖書館;勤工助學;管理
高校圖書館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肩負著為教學科研服務的重任。[1]隨著高校的擴招、辦學規模的擴大,圖書館的日常業務工作量也隨之增加。因此,采用大學生參與圖書館日常工作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它不僅符合圖書館“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也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鍛煉和實踐的平臺。[2]如今,勤工助學的隊伍已成為圖書館不可缺少的力量,并在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輔助作用。但勤工助學的管理工作在實踐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讓勤工助學這項工作健康持久地發展下去,值得我們去思考。
1 大學生參與圖書館勤工助學工作的意義
1.1 勤工助學工作對大學生的意義
1、減輕貧困大學生的經濟負擔
勤工助學學生一般優先考慮家庭貧困生,勤工助學每月為他們提供一定的報酬,雖然不多但是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生活的壓力,幫助他們更好的完成學業。
2、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為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圖書館的環境相對于社會,較為單純。讀者服務部會安排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如排書、上架、理架、查架等;參與圖書館管理的大學生可以在工作的同時,學習為人處世的道理,工作中相互配合,體驗團隊合作的樂趣;在獨立工作的時候,既可以學到新的技能,又鍛煉了自己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這些豐富的經歷對他們日后走上社會有不小的幫助。
1.2 勤工助學工作對圖書館的意義
1、緩解管理員的工作壓力
讀者服務部的日常工作任務非常瑣碎,到了學生下課、考試高峰期,借書、還書、自習的人流量大大增加,同時也增加了管理員的工作量。本人在借閱室工作4年了,我們的日常工作很普通,但并不輕松,比如,第一、第二借閱室每周都會有新的書籍需要上架,經統計2015年4月份第二借閱室到新書次數為5次,合計1071冊圖書,每次200-250冊不等;每天歸還的舊書籍大約300冊左右;如遇到舊書籍的標簽損壞,管理員還需要重新打印、粘貼新的標簽換上,工作量還是不小的。因此,勤工助學大學生參與進來后,可以幫助管理日常的工作,一定程度的減輕管理員的工作量,為圖書館注入新鮮血液。此外,圖書館管理員可以從日常瑣碎的工作中抽身出來,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學習業務知識、提高自身素質上,從而提升圖書館的服務層次。
2、學生館員充當與讀者溝通的橋梁
大學生是高校圖書館的主要讀者群體,而作為參與圖書館管理的勤工助學大學生,他們既是讀者,又是館員,具有雙重身份。[3]當他們了解了圖書館的實際工作內容、體驗了圖書館工作的平凡和繁重,他們就會成為圖書館很好的宣傳員。
通過學生之間的各種交流活動,讓更多的讀者了解圖書館的工作性質和工作人員的辛苦勞動,加強了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聯系與溝通。另一方面,他們能了解廣大學生讀者對圖書館的意見、要求,并能及時向圖書館的老師反饋,使圖書館更好的改進工作、提高服務質量,從而更好的服務于廣大讀者。
目前,我館在與學生讀者溝通方面,采取的是一樓大廳的留言板留言信息溝通這一方式,信息的反饋難免會有延遲和偏差,所以勤工助學的大學生在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充當信息傳遞的中介,起到了非常好的溝通橋梁作用。
2 我館勤工助學管理的現狀及主要問題
我館讀者服務部現設有總咨詢臺,第一、二閱覽室,第一、二借閱室,報刊、期刊閱覽室,多媒體自習室7個小組,每學期勤工助學學生共48人,安排到各小組的勤工助學人數1—3人,具體人數按照實際工作量分配。工作時間為周一至周四、周六周日晚上八點至十點;周六周日上午、下午各2小時,學校以2小時一個班次20元的薪酬付給勤工助學學生。
2.1 圖書館對招聘環節不把關
調查中發現,我館近幾年的勤工助學學生均由園藝院勤工助學部直接選拔,然后交由圖書館辦公室分配管理,大多以家庭貧困的為主,但忽略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圖書館只提供勤工助學的崗位、人員排班時間及學生的考勤任務。這樣選拔過來的一部分學生,不但沒有起到緩解和幫助管理員工作的作用,反而增添了很多麻煩,為日常工作帶來了不便。
2.2 勤工助學的管理體制不健全
在工作中,我發現部分勤工助學學生工作態度怠慢、工作不認真、缺乏責任心,個別學生還出現遲到甚至曠班現象。我們對其進行管理,也只能口頭說教,關鍵是工作怠慢和認真負責的學生,兩者沒有具體的約束和鼓勵規定,工作態度和質量與其收入也沒有多大關系,管理體制不健全,缺乏約束和激勵學生館員工作的體制,也不便于管理員對勤工助學的學生進行管理。
2.3 勤工助學大學生缺乏崗前培訓
我館目前只提供了崗位,因此學生館員都是直接上崗,不存在崗前培訓。管理員對學生館員邊工作邊指導,涉及到專業知識和工作方法較少,導致勤工助學的學生在日常工作中,會出現技術錯誤、工作效率低下等現象,不能很好的幫助管理員老師分擔工作。
3 對我館勤工助學管理提出的建議
3.1 對學生館員的招收嚴格把關,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
學生館員招聘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館員的工作質量。因此,學生館員招聘圖書館需嚴格把關,參與進來,選拔出既符合勤工助學條件,又可以勝任圖書館日常工作的優秀學生。另外,要加強對勤工助學工作的管理,必須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制定約束和激勵體制,對工作怠慢的學生給予具體約束,對工作認真、效率高的學生給予具體鼓勵,獎勤罰懶,增強他們的競爭意識,提高服務質量,這樣勤工助學工作才能向著有序化管理模式發展。[3]
3.2 進行必要的崗前培訓
崗前培訓應當包括思想教育引導,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勞動觀和金錢觀。同時,進行基本素質、基本技能的培訓:圖書館的規章制度、部門設置及其功能等,日常工作如:圖書的排序和分類,打印、復印、掃描功能的使用等,使他們能很快進入角色開展工作。這項培訓工作應具體到各部門小組,由各小組工作人員共同來完成,最好采取一個館員老師帶領1個學生,一對一的制度,進行專門的培訓和指導,只有使他們掌握了本部門的業務技能,才能盡快適應圖書館的工作環境,從而保證各崗位的工作及時完成。
3.3 實行掛牌制度或工作服,方便學生館員指導工作
調查中發現,許多讀者在查詢書籍過程中遇到困難時,不會去詢問在工作中的學生館員,很大的原因在于,他們不知道這些學生是不是管理員、能否幫助答疑。如果我館對學生館員實行掛牌上崗制度或者都穿著統一的學生館員馬甲來工作,背后印上“學生管理員”五個大字,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對廣大讀者起到了很好的服務作用,提升了我館指導和服務的層次。
3.4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建立勤工助學QQ討論群、微信群
圖書館的勤工助學工作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管理溝通,管理員與學生館員加強溝通,實行網絡化管理,及時交流信息,有工作上的問題可以及時通過QQ群、微信群進行交流,如有學生需要請假或者調班等,都可以提前和管理員老師以及勤工助學負責人進行協商,提高了工作和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 劉亞.淺談大學生參與高校圖書館管理的實踐[J].達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6).
[2] 劉智勇.關于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工作的思考[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