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夢”是習近平同志提出的指導思想。“中國夢”的實現是中華民族一直的理想與追求目標,而社會保障是實現“中國夢”的客觀基礎與必要條件,它的獨特功能決定了它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與促進共享國民財富的基本制度安排。健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是促進“中國夢”實現的必由之路。然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離不開廣闊農村的“中國夢”。
關鍵詞:社會保障制度;“中國夢”建設;城鄉一體化
習近平把“中國夢”定義為“實現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并且表示這個夢“一定能實現”。習近平強調:“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社會保障制度與“中國夢”的實現是相輔相成的,要求我們在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必須高度重視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并通過健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來化解現實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在充分肯定改革開放以來已經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中國近二十多年來總體上是一個從計劃經濟的階級斗爭年代逐步向實現“中國夢”邁進的進程。
1 問題提出背景
在中國現階段面臨的諸多引人關注的社會問題中,貧富差距的擴大化, 勞動關系的失衡,流動人口與固定戶籍人口之間的利益沖突,城鄉發展差距、地區發展差距的客觀存在等,都對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產生著直接的負面影響。而在這些差距、矛盾與問題中,又幾乎都與社會保障制度的殘缺不全、有效性不高有著直接的關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離不開廣闊農村的社會和諧。從一定意義上說,沒有農村的穩定和發展,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沒有農村的“中國夢”,就不可能有城鄉的“中國夢”,就不可能有整個中華民族的“中國夢”。
2 城鄉和諧發展的策略
2.1 減小城鄉收入差距
城鄉一體化經濟社會發展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還沒有改變,地區差距擴大的趨勢尚未扭轉,貧困人口還為數不少”。 城鄉一體化是我國現代化和城市化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城鄉一體化就是要把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綜合研究,通過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促進城鄉在規劃建設、產業發展、市場信息、政策措施、生態環境保護、社會事業發展的一體化。經濟發展與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問題是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也是我們在改革和發展中必須認真解決的突出問題。因此,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城鄉一體化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按照三中全會《決定》的要求,“更加注重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
2.2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三中全會《決定》明確要求:“各級政府要把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轉向農村”。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始終堅持農民自愿、政府支持、項目支撐的原則,采取農民出工出力、社會扶智扶資、市場方式運作的辦法,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搞好。促進農村社會公共事業發展,最主要的是要抓緊解決農村教育和衛生發展存在的突出矛盾。通過增加投入與改革并舉推進農村教育的發展;加大政府對農村衛生的投入,把增加公共衛生資源和加快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放到農村,引導農村建立醫療保障;加快構建最基本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立以家庭保障為主,與社區保障、國家救濟相結合的農村基本養老保障。
2.3 加快新農村建設,構建“中國夢”的基礎工程
1.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是一項不但惠及億萬農民、 而且關系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舉措;是 新階段“三農”工作指導思想的深化、升華和發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億萬農民 建設現代化事業的一個偉大創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2.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國夢”建設的堅實基礎,要把新農村建設變成“中國夢”建設的基礎工程。要通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 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通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擴大村民自治,加強民主監督,推進基層民主法制建設,更好地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緩解農村的社會矛盾,減少農村不穩定因素;通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民整體素質,促進農村“中國夢”的實現,為構建中華民族“中國夢”的實現打下堅實基礎。
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強大動力,是確保我國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的必然要求。“十一五”時期 我們必須下更大的決心、拿出更多的投入、進行更大的努力,推動現代農業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在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建設社會主義 新農村打下堅實基礎。在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加速推進中,讓農業生產興旺發達起來,讓農村經濟繁榮進步起來,讓億萬農民共享現代化成果,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工業與農業協調發展、城市與農村共同繁榮的現代化發展道路。
實事求是地講,能夠適應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需要的新型社會保障制度還未真正形成。現階段社會保障體系殘缺不全、漏洞很大,大多數城鄉居民缺乏應有的社會保障等事實,社會保障制度在促進實現“中國夢”的功能并未得到充分有效的發揮。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是適應城鎮化步伐加快的需要, 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維護農村居民的社會保障權益,改變農村社會保障發展嚴重滯后的局面,使現代社會保障制度惠及廣大農民群眾;積極解決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民工 和失地農民社會保障缺失問題,實現城鄉利益關系的和諧。
作者簡介
楊漾(1982—),女,河南省開封市,工作單位:河南省醫藥學校,職務:教師,研究方向:社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