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英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城市化建設進程加快,建設規(guī)模擴大、功能不斷完善,同時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城市中的基礎設施得到完善,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水平逐漸提高,隨之越來越注重對精神文化的享受,廣場文化以新生的文化形式展示著地方藝術、民族文化遺產,繁榮著社會主義文化。并因為其廣泛的文化教育性、強烈的社會效應性、大眾化的特點,已經引起越多越人的關注。
關鍵詞:廣場文化活動;重要性探析;繁榮發(fā)展
廣場是國家為群眾提供的公共服務設施,是城市精神文化建設的縮影。廣場是文化活動的載體,文化活動是廣場功能的體現。廣場文化活動是一種廣大人民群眾廣泛喜愛的休閑娛樂方式,作為群眾文化活動的載體具有代表性和標志性,同時它還是現代文化發(fā)展的重要產物。廣場文化是以具有豐富色彩的藝術性活動形式,培養(yǎng)著人們的審美情趣,彰顯著五彩繽紛的地區(qū)文化特色,引領著社會進程的發(fā)展。
1 豐富廣場文化活動的意義探析
廣場文化活動因其開放性、娛樂性、多樣性的地方特色,吸引著人們的廣泛參與,標志著現代文明的進步、人們思想觀念的提高,從而為社會文化灌注了新的活力。因此豐富廣場文化內容,積極開展廣場文化活動,有利于實現群眾文化質量的提高、城市文化色彩的提升。
1.1 廣場文化是群眾交流之舞臺
大眾文化的內容和特點在廣場文化活動的參與中得到了體現,繁榮著文化發(fā)展。廣場文化面對傳統(tǒng)文化和外來文化“取其精髓,棄其糟粕”,以海納百川的肚量,迎接著各行各業(yè)的藝術愛好者和創(chuàng)作者,不論是專業(yè)演員還是業(yè)余愛好者,都可以在廣場這個舞臺上進行相互切磋與交流。在這一傳播過程中,校園文化、家庭文化、企業(yè)文化得到豐富發(fā)展,群眾也得到了文化的熏陶。
1.2 廣場文化活動群眾教育之途徑
在國家重要的節(jié)慶之日或重大的紀念日,廣場就成為了群眾的聚會娛樂之地和宣傳教育課堂,如“五一”、“國慶”、“元旦”、“春節(jié)”、“法制宣傳日”,或者是各類專場的文藝晚會,這些活動將思想教育主題寓于形式多樣的文藝匯演、書法展覽之中,廣大人民群眾一起走進廣場文化活動這一課堂中,在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中感受愛國主義與集體主義、民主教育與法制教育,在潛移默化中感悟人生。
2 廣場文化的發(fā)展趨勢
2.1 大眾休閑化
現代城市緊張的生活節(jié)奏,使人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越來越注重業(yè)余生活,人們在休閑中,自得其樂,自我表現的心理越來越強烈,因此廣場文化必須兼顧各個層次市民群眾的文化需求,通過多種藝術表現手法,以休閑為目的,自娛自樂,寓教于樂,雅俗共賞,老少咸宜。
2.2 作用鮮明化
廣場文化應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根據不同時期的任務,圍繞重大主題在區(qū)域內各廣場舉辦文化系列活動,把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送到群眾中,使群眾在自娛自樂的過程中,潛移默化,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提高廣大人民群眾思想道德、文化素質。
2.3 組織社會化
作為社會文化的中心陣地,政府組織、管理是目前行之有效的辦法,隨著政府職能轉變,政府對廣場文化將由現在的一包到底變?yōu)楹暧^管理,本著社會文化社會辦、群眾文化大家辦的原則和發(fā)展方向,廣場文化的組織形式將打破原有的模式,建立由政府文化部門牽頭,文化館(站)操作,各社會群體、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的新格局。
3 豐富廣場文化生活的應對措施
3.1 對廣場文化全局安排、把握方向
針對每年的廣場文化活動要做到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的開展,把握其方向。管理者首先要根據本地區(qū)機關的中心工作,制定好廣場文化活動的實施方案,力求做到主題鮮明、活動形式多樣,從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要求出發(fā)開展雅俗共賞、文明向上的文化活動,從而推動大眾文化建設。廣場文化活動雖然形式多樣,但是在實施方案時要以圍繞政府工作為中心,與文化活動相結合,實現群眾對政府決策的知情、支持、參與,更好地把握群眾輿論方向。
3.2 增強群眾對廣場文化活動的參與力度
在開展廣場文化活動時要與人民群眾相結合,使文化活動的內容與群眾的生活實際相呼應,堅持了解民情、體察民意的原則,采取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吸引群眾的積極參與。群眾是教育的主題,廣場文化的開放式與互動性要求我們在群眾自發(fā)參與文化活動同時,政府、社會組織更要自覺發(fā)動廣場文化活動,讓廣大群眾積極參加到其中,從而把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教育形式轉變?yōu)橐锥男蜗蟮慕逃问健?/p>
3.3 提高廣場文化活動的娛樂性、審美性
廣場文化具有參與的人員的廣泛性的顯著特點,做到大眾在廣泛參與的同時能夠心神愉悅是其主要目的。文化活動要以讓人民群眾滿意作為出發(fā)點,擴大演出節(jié)目的娛樂性,讓群眾在觀看中放松心情。廣場文化的審美性正在逐漸提高,它改變了灌輸式的教育和行政性命令的模式,把行政宣傳、政策實施寓于文化形式之中,使人們的觀念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在以后策劃廣場文化活動過程中,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與人民群眾相融合,達到與他們情感上的共鳴,豐富文化生活。
總之,廣場文化活動的興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對人們素質的提高,城市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大力支持,同時對國家文化建設的發(fā)展起到了示范、引導的作用。目前,雖然對于廣場文化已經有了很大的收獲,并且有了自己的特色,但是廣場文化的發(fā)展道路仍然在前進,我們應當在借鑒原有經驗的基礎之上,不斷地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思維,加強廣場文化活動建設,從而提高文化品位,構建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沈梅玲.將廣場文化打造成為特色文化品牌[J].劇影月報,2010(05).
[2]李虹.淺談城市廣場文化的發(fā)展及作用[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02).
[3]余靜.關于群眾文化活動的實踐與思考[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