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那日蘇
近年來,努力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提升文化素質為目標,加強了基層文化建設,鞏固基層文化陣地,完善基層文化工作整體水平,促進了基層文化與經濟、政治、社會協調發展。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打造意義重大,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打造關系到各個方面,作為活動的主管部門及具體實施單位,必須要有強烈的品牌意識,在實踐中注意提升和積累,立足于實用和創新,凸現特色,與時俱進,努力培育、打造出更多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喜聞樂見的精神食糧,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因地制宜整合資源,在工作中,順應時代潮流,正確把握群眾的需求,把活躍基層群眾文化生活放在首位,在豐富人民群眾文化上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實踐,促進了群眾文化社會的發展和繁榮。
1 群眾文化的基本定義
群眾文化是人民群眾自身活動為個體;以娛樂方式為主要內容;以滿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為目的的文化,它是人們用來表達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它的產生和發展置身于人類勞動的全過程,它的存在使群眾參與成為現實,正式因為群眾主動參與,群眾才能在生活中實現自我娛樂、自我欣榮、自我教育,獲得情操,陶冶和審美享受,并在健康審美享受中升華更高的趣味,提高自身的文化才藝修繕和境界,這是群眾文化教育的社會地位所決定的。
2 認清當前文化活動的新形勢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已不僅僅滿足“三飽一倒”的簡單生活狀況,追求有質量的生活成為社會主流,基層也不例外,基層的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和開展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基層群眾的根本利益,這也是基層文化工作面臨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是一項需要長期抓緊、抓好的工作,堅持集中與分散相結合,是針對現階段群眾文化活動關鍵的新趨勢,我們必須要認清當前的新形勢。綜合文化站、村(社區)到目前共有各種業余團隊13個,其中有龍燈隊、秧歌隊、腰鼓隊業余藝術團、健身隊、乒乓球、籃球、太極拳等,今年開展各項文娛活動達20余場。平時各自活動,遇有重大節日或鎮文化站組織大型互動,就相對集中參與。我們竭盡全力地開展和組織群眾文化的每一次活動,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3 深入基層,摸清群眾的需求,制訂活動方案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對群眾文化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越來越多樣化。我們要及時同群眾文化溝通,摸清群眾的真實想法,哪些是他們所思、所想、所需要的。才能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做到有的放矢,在這方面,利用節假日、農閑、暑假等來做文章,結合實際制訂每年的工作計劃,例如:利用假日開展活動,春節是我國的一個重大節日,我們就組織龍燈隊、獅子隊、龍船隊、腰鼓隊,利用正月在城區和村(社區)開展大型春節團拜活動,極大地活躍了節日氣氛。利用暑假組織留守兒童舉行象棋、書畫比賽、講演比賽等,利用天雨農閑時節組織農民群眾舉辦科技知識講座等。
4 爭取領導支持和群眾的積極參與
領導支持和群眾參與是開展好基層文化活動的兩個關鍵環節,沒有黨政主要領導的行政、資金支持,基層文化活動就沒有可靠的物質保障,活動開展起來就步履艱難。同樣,領導予以支持,群眾的參與熱情不高,缺少活動主題,活動也無法開展,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積極吸引群眾參與活動方面,我們文化站就首先要做群眾的貼心人,要和各個民間團隊,文藝積極分子交朋友,和各個年齡段的人交朋友。我們在吸引不少青少年、中青年參加各項文藝活動的同時,還注重吸收了許多老年人,讓他們也參加到活動中來,文化站牽頭組織了一個老年民樂隊、老年舞蹈隊、腰鼓隊、門球隊,發揮老年人的特點,充分調動他們的熱情,使他們老有所為、老有所樂。黨委、政府保障和改善了文化站的基本辦公條件和活動用房面積,并將文化活動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逐步鞏固文化陣地,添置文化設備,解決了活動經費問題,使文化站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更加有熱情、有干勁、有信心。群眾文化活動開展較全縣來說是做的有聲有色,名列前茅。
5 強化輔導,優化服務,努力培養文化隊伍
當前,群眾文化的需要與以往有所不同,個性凸顯代替成為活動主題。我們要改變以往那些工作模式,改變思路,首先要加強信息工作,要注重調研,及時總結和交流群眾文化活動經驗和研究成果,掌握發展動態,適時有效地對分散活動進行科學指導,輔導員每天早上5:00到7:00,晚上7:00到9:00都要到各鍛煉點進行巡回輔導,引導分散活動朝健康有益的方向發展。其次,加強典型示范,發揮模范作用,實行合理的目標向導,帶動分散活動上臺階、上水平。要加強配套服務,根據自身條件為其提高業務咨詢,編印發放活動材料,提供場地和各種音響、音像設備等,并針對性地舉辦各類型的培訓班,傳授文化活動知識和技能,大力培養各種人才,壯大文化隊伍,構筑文化陣地。要對各種基層文藝團體,文化特色戶進行了解調查摸底。目前,文化站、社區、村文藝隊伍“二為一體”并不定期組織文藝老師到村、社區進行輔導,使散發鄉土氣息基層文化重新煥發活力,即培訓了文藝骨干又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6 依托陣地活動,起替身、示范、輻射作用陣地
活動是群眾文化管理部門的主要陣地,更是群眾文化活動的示范窗口,并對群眾文化活動起到較強的示范輻射作用。文化站要盡可能接納更多的活動者,關鍵是想方設法提高陣地活動質量、檔次,增強站辦陣地活動的影響力和輻射力。同時,應將培訓思想性、娛樂性、知識性于一體的檔次較高,具有獨特風格的社會擴散程度較大的項目,納入日程,并隨著項目不斷革新,設備不斷更新,活動形式不斷提高,使站辦陣地有較強的示范性、導向性、先進性,要將最新設施、最新內容、最新形勢、最新節目、最新動態傳輸給群眾,起到文化站的領導作用。其次,要以集中活動為載體,提升活動水平。在群眾文化分散活動普遍開展的同時,鎮文化站履行職責,適時組織各種高質量的集中活動,激發農民群眾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自發的增強集中榮譽感,特別是體能活動和競技活動比賽,更容易凝聚人心,團結一致,增強隊伍的向心力。
總之,我們要與時俱進,面對我國當前文化春天的好形勢,我們文化站工作人員必須提高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在國家文化政策的指導下,在建設文化大市場、文化大繁榮的機遇面前,根據本地的實際形式,開辟出屬于自己那一片燦爛的文化天地,為繁榮基層群眾文化貢獻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