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櫻曉
摘 要:外文文獻采訪是大型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外文文獻采訪渠道、采訪人員素質和購書經費等原因,阻礙了公共圖書館外文文獻的科學建設和發展,針對上述問題,提出應從加強調研分析拓寬采訪渠道、合理使用購書經費、突出外文文獻的地方特色、擴充外文文獻的類型和提高采訪人員素質等方面加以解決。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外文文獻;采訪工作
1 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飛速發展,國際社會交往日益頻繁,各國科學技術交流合作越來越多,了解并跟蹤世界先進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外文文獻的作用不可輕視。為提升城市總體水平,滿足市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發揮圖書館文化傳播功能,公共圖書館應逐步加大外文文獻的采訪力度,而為了保證外文文獻的采訪質量,固守陳規是行不通的。據調查了解,目前各公共圖書館外文文獻采訪仍然存在許多問題, 要切實做好這項工作,還需要下一番功夫,多調查多總結。
2 當前公共圖書館外文文獻采訪存在的問題
2.1 采訪渠道問題
目前,公共圖書館對外文文獻采訪一般分為對供應商提供的書目進行征訂和到書展現場進行面購兩種渠道,但這些渠道在選擇空間和提供采訪信息方面都存在著一些弊端,都直接影響外文文獻采訪的質量。首先,書商提供的書目,外文文獻種類有限,還有很多有用的文獻根本沒在其列;作為書目,在文獻的簡介方面一定無法做到全面,這對采訪人員的能力是一種考驗,這就導致誤選漏選的現象時有發生。其次,書展展現的外文文獻數量有限, 內容又偏重于經典學術圖書,側重于大出版社,這就勢必出現重復現象;與此同時,無論是書目征訂或書展面購,都出現英文文獻泛濫的現象,近幾年,隨著學習小語種人數的增多,圖書館內的小語種書籍已經供不應求,而這方面的文獻因為采訪渠道的問題,很難滿足采訪要求。因此在信息時代日益繁榮的今天,讀者對文獻信息的需求呈現多元化等特點,僅僅根據供應商的書目和書展來挑選館藏外文文獻,已經不能完全滿足讀者的需求。
2.2 采訪人員素質問題
外文文獻采訪工作對采訪人員的素質要求很高,因為這跟文獻采訪質量密切相關。據了解,一些大型公共圖書館配備有專業性強的采訪人員專門負責外文文獻采訪,而很多中小型圖書館,從硬件和待遇方面,都無法和大型圖書館相比,因此在人力安排上便存在很多問題。其一,圖書館缺乏對口的專業人才,負責外文文獻采訪的人員專業知識普遍不高,這導致在采訪外文文獻的過程中,很多文獻的信息不能準確全面地掌握,這就勢必影響對文獻的判斷,不利于采訪的精準性。其二,一員多用情況,采訪人員除了負責外文文獻采訪,還承擔其他中文文獻的采訪工作,這樣高負荷的工作量,對于專業素質不高的采訪人員來說,沒有充裕的時間能把外文文獻的采訪工作做細做全,文獻信息和讀者需求沒能及時跟進,更別說補充專業知識,除此之外,還會發生中文文獻和外文文獻采訪方式的混淆,出現慣性采訪。
2.3 購書經費與種類繁多的外文文獻之間的矛盾
網絡環境、信息環境下,外文文獻種類繁多,發行量逐年遞增。首先,全球的紙質外文文獻已經達到了幾百萬種,再加上載體類型的多樣化,電子圖書和網絡圖書層出不窮。其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達,學科內部分化,學科與學科之間相互融合相互作用,還出現一些邊緣學科,這使得外文文獻題材更廣泛更專深。其三,隨著全球經濟發展,外文文獻出版活躍。文獻跨國出版增加,版本更新快,出現大量修訂版、新版、多國版圖書。而于此同時,根據各館對外文文獻的重視程度不同,購書經費的投入也有所不同,但對于公共圖書館,外文文獻的比重相對會少一些,在經費有限甚至拮據的情況下,如何在種類繁多的外文文獻中挑選出適合的入館藏,是當前大多數公共圖書館面臨的難題。
3 改進公共圖書館外文文獻采訪工作的對策
3.1 利用網絡環境,加強調研分析,拓寬采訪渠道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網上信息資源大量涌現,尤其是外文信息資源,其數量之大、品種之多、范圍之廣,是其他任何形式無法替代的。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發揮網絡信息資源優勢,為本館外文文獻采訪服務。利用網上信息發布面廣、量大、速度快的特點,及時了解和掌握外文文獻的采訪信息,包括外國各大出版社的種類和特點,外文文獻出版的普遍情況和規律,特別是跟館內特色密切相關的外文文獻。保持采訪信息的預見性,是做好采訪工作的基礎。在做好充分的調研分析等一系列準備工作之后,把適合本館館藏的外文文獻包括文獻出版社提供給供應商,打破劃書目和書展面購的局限性。甚至可以通過網絡調研,直接和國外大的出版社取得聯系,讓文獻采訪更直接;也可以選擇更適合提供外文文獻的圖書網店。
3.2 以讀者為本,合理使用購書經費
各公共圖書館應根據館內的實際情況和特點,了解掌握不同類型讀者對外文文獻的需求,合理安排購書經費。通過調查外文文獻借閱率,進行數據分析,掌握讀者對現有文獻的使用情況,同時還應定期發放調查表,了解讀者閱讀趨向及其變化。采訪的重點應放在讀者利用率高、供不應求的文獻上,對于讀者提出的新題材文獻和館內極度缺乏的文獻也應重視,使有限的購書經費發揮最大作用。但面對雜而多的外文文獻環境,經費充裕的大型公共圖書館也很難一應俱全,滿足所有讀者的需求,更別說中小型圖書館,因此館際之間的分工協作、合理調動是非常必要的,通過館際充分溝通,結合各館實際情況和特點,做好合適的定位和分工,突出特色化,實現優勢互補,同時也彌補各館的不足之處。
3.3 外文文獻采訪應突出地方特色
為了能更好地促進當地經濟建設、文化、教育、科技的發展,公共圖書館要結合館藏特點,突出地方特色, 更貼心地為本土提供優質服務。
(1) 采訪人員應調查研究當地經濟的發展情況, 了解當地重點產業、支柱產業的狀況。調查這些重點產業、支柱產業對外文文獻的需求, 注重收集與本地區重點產業、支柱產業相關的外文文獻。
(2) 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一般都有自己的文獻保障機構, 但是, 由于各種原因他們可能無法全面收集到自己需要的外文文獻。公共圖書館可以和當地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合作,為他們提供外文文獻資源保障, 促進當地科技、教育的發展。
3.4 擴充外文文獻的類型
擴充外文文獻類型,完善館藏結構,滿足網絡新時代的大眾需求。首先,擴充外文文獻的語種類型。受之前一段時間學習英語的熱潮影響,以及英語被列入教材等因素,圖書館的英文文獻占總外文文獻的比例相對其它語種而言是最大的,應該適當的做調整,對圖書館還未涉及的語種文獻做一定的補充。當下,我國與多國關系緊密,對外貿易、出國留學、國外旅游等國際交流頻繁,讀者對小語種文獻的需求量不斷增大,做為公共圖書館,應盡量滿足大眾需求,順應社會發展,增加小語種文獻。其次,擴充外文文獻的載體類型。目前,很多公共圖書館的外文文獻載體類型還是停留在紙質文獻,但這已不能滿足新時代的要求,特別是對國際交流而言,地域性強,紙質文獻存在著時間滯后問題,而電子文獻、網絡文獻可以避免時間緩沖,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視聽類型文獻也應該列入補充范圍,通過多載體并存模式優化圖書館外文文獻館藏結構。
3.5 優化采訪隊伍結構,提高人員素質
(1)優化采訪隊伍結構,進行合理分工
圖書館應該改進“一員多用”的傳統模式,特別是要把文獻采訪工作和文獻的數據錄入、驗收、條碼加工等工作區分開來,讓采訪人員有充足的時間對讀者和文獻進行調研,文獻的加工工作可以交給外包公司完成,采訪人力的合理調配是提高文獻采訪質量的前提條件。圖書館還可以通過招募專業對口的大學生,解決外文文獻采訪過程中遇到的專業難題。但針對小語種,需要采訪的種類多數量少,安排專人負責某一語種顯然不切實際,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聯系高校各小語種導師,組織他們指導和參與館內的小語種采訪工作;對于外文特色文獻,可以組織社會上和高校的專家學者組成圖書館特色館藏委員會,負責討論和研究特色文獻采訪工作。
(2)提高采訪人員素質
網絡環境下,為適應時代的發展,采訪人員要注重知識更新,加強業務學習,提高知識水平,做到與時俱進,才能實現“為讀者服務”的宗旨。采訪人員不僅要學習計算機硬件知識、多媒體知識、數據庫知識,還要學會利用計算機對信息檢索、分析、組織和管理;同時,作為外文文獻采訪人員,應在外語閱讀能力、翻譯能力以及外語應用能力上加強學習與提高。 其次,培養敬業精神。文獻采訪工作,特別是外文文獻,要求采訪人員有耐心、細心、實事求是和勇于創新的職業道德,才能對雜而多的外文文獻做深入研究,對新學科的發展、新思潮有敏銳反應,從中積累經驗,不斷提升業務水平,力爭完善外文文獻館藏資源。
參考文獻
[1]何 燕.對當前公共圖書館外文圖書采訪工作的思考.圖書館論壇.2010(4)
[2]莊蕾波 強 敏. 公共圖書館提高外文文獻利用率的新舉措.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5(1)
[3]樓白宇.圖書館外文圖書采訪工作的有益探索.學理論.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