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利萍
英語已經成為生活各個領域使用廣泛的語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英語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當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之風吹遍了全國中小學之時,那么怎樣才能緊跟教育新風,把《英語課程標準》的理念滲透到英語教學中,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呢?由此,在英語教學中,我進行了一些新教學方法的嘗試:
一、注重改變英語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內心熱情
1.多變的教學方法:
(1)隨機應變,適當刪除添補,提前推后。“書本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我們教師在教授內容時,可以適當地對教材進行刪除添補,可以把一些內容提前或推后。比如說,在學生剛接觸英語時,我們暫且不要急著讓學生去學會什么單詞、句子,可以把一些有趣的活動提前。如把“stand up,sit down ”。這一環節提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覺得學英語原來是如此地有趣。再比如說添補,在第一堂課的單詞教學中就可以適當地添加一些動物、植物的單詞,或者可以把下一單元中的單詞提前教,如“duck,monkey,dog”等等。還可以要求學生根據學過的單詞,自己編一個小故事,主題“我的小樹林”。鼓勵他們利用學過的單詞,自己編小故事。
(2)在教學中常用各種方法,如“表演法”、“競賽法”、“游戲法”等。
當“小老師”、“模仿秀” 比如說“Talk about it ”。這一模塊中,我們就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地模仿,帶表情說句子。如“I am hungry。”(可以作饑餓狀);“I am thirty.”(可以作口渴狀);還可以鼓勵學生上講臺當“小老師”,領讀句子。讓他們模仿教師平時上課時的表情、動作,鼓勵他們學著使用課堂用語。
表演法 例如我常用的表演法,讓學生利用每課的前五分鐘表演鞏固已學句子,具體做法是:學習小組表演對話,能說什么就說什么,說錯也沒關系。這樣就不會讓學生感到有說錯要批評壓力Hi,Jim. Hello,Mike,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too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Jim.How are you ? Fine ,thank you. And you ? I am fine ,too.
另外,在鞏固新課時,我經常采用競賽法,引進競爭機制,給學生一個自我表現的機會,符合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征。許多學生躍躍欲試,尤其自我表現力強,得到老師表揚的,甭提有多神氣了。此外,我還常常讓學生“唱英語歌曲”、“說繞口令”、“做游戲”等。由于教學方法的多彩多姿,課堂教學充滿了生氣,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發展了學生的個性。
兒歌說唱法。針對孩子們天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用英語歌曲導入,組織課堂教學,效果很好。對于小孩子來說,他們愛表演,所以我給每首兒歌都編了簡單的動作。例如“Dog, dog 是小狗,小狗dog 汪汪汪。 Panda ,panda 是熊貓,熊貓panda愛吃竹……(動作 示范)等等,盡管有些動作非常簡單,但是學生卻很樂于參與。
2.多樣的教學手段。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主要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在教學英語時,教學手段是十分重要的。針對小學生的思維具有明顯的直觀性、形象性。應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幻燈等直觀教學手段,都能激發學生強烈的英語學習興趣。
(1)多出示事物,貼近學生生活。如我教一節復習課,為了避免機械枯燥的復習,事先我讓學生帶好實物apple,pear,banana......水果,還有學生現成的文具,上課了,我先出示幻燈,讓學生逐一讀出單詞,然后再用show me___的句型,讓學生舉起所說的實物,最后進行聽音樂傳實物的游戲,音樂停時,實物再誰手中,誰就要說出實物名稱。這樣,學生興趣盎然,大大提高了復習效果。
(2)動靜結合,提高效率。評價一堂課的好壞,標準在哪里?是不是說學生們一個個坐得端端正正地聽老師講課,認認真真地跟老師讀,一遍接一遍,到最后讀了什么也不知道,這就是我們的課堂標準嗎?當然不是。英語課堂就應當活躍,但是我們應當要求學生們能夠做到“能動能靜”。“靜”指得是如果老師要開始講課了,就要求學生立即安靜下來,集中注意力聽課。
二、注重學生聽說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素質
1.日積月累化教學。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對剛開始接觸英語的小學生,可以把句子減縮成詞,就是重點詞教學。讓學生了解 “詞”,在用詞擴展成句。
2.動作、表演化教學。學生的英語思維空間有很大的局限性。怎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聽說英語,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做到表情化、動作化。通過老師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來演示說明教學內容,即以姿勢說話。
3.生活、英語化教學。中國學生學習英語就是缺乏英語語言環境,這就要求老師盡量用英語組織和進行教學,給學生提供濃厚的英語語言學習氛圍。從學生剛接觸英語開始,我就開始使用英語課堂用語。
4.語言環境化教學。創造課外英語環境,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必要的。老師課外帶頭說,無論在校園中還是樓梯口碰到同學,我總會用最簡單的語句打招呼:“Hi ! boy,How are you ?”一段時間后,學生課外見到我,就會爭先恐后地用英語招呼我,養成了用英語進行交際懂得習慣,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
興趣、知識和能力是現代小學生最需要的,也是我們英語教師所追求的。教學方式的轉變,活躍了課堂與生活的距離,學生在類似生活的情景中學習英語,輕松愉快,學生聽說英語的整體素質得到了較快的提高。我們只有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多參與一些積極有效的、豐富多采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們快快樂樂地獲取知識,輕輕松松提高他們的英語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