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站著工作更健康
現代辦公室一族的“通病”就是久坐,但研究發現,在工作時多站少坐,可以活得更健康。
據了解,在歐洲,成人每天的靜坐時間介于3.2到6.8個小時,55%到69%的成人醒著的時候都是“久坐不動”的。
近日發表在《歐洲心臟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工作時以站立取代靜坐,有助于改善血液中的糖、脂肪,以及膽固醇的濃度。
這項研究以澳大利亞近800名男女為對象,只要稍微改變久坐不動(sedentary)的生活習慣,健康就能大大加分,不是非得去跑馬拉松才能有健康的體魄。
該報告稱,如果用2小時進行實際的運動如“跨步”,效果會更好,體脂肪與血糖值不但會減少,身體質量指數(BMI)平均還可降低11%,腰圍平均能減少7.5公分。
報告指出:“這些研究結果對站立是否能有效減輕心臟代謝風險提供重要的初步證據。由于站立是一項幾乎人人都做到的簡單動作,這項發現包含重要的公共衛生信息。”
研究人員為此倡議,在辦公室擺放一些具有高度的辦公桌,讓員工有機會站著辦公。
美國明尼蘇達州梅奧醫學中心研究員希門尼斯指出:“一個人若在工作時步行2小時、站著辦公4小時,回家再做1小時的家務,要比慢跑60分鐘消耗更多的卡路里。”
日本利用人工智能抗癌
日本IBM公司和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將開發出一種利用最尖端人工智能計算機“沃森”(Watson) 治療癌癥的方法。
據悉,該技術將收集東京大學擁有的日本患者數據等,通過人工智能加以分析,并依據基因信息,最短10分鐘左右找到適合個別患者的治療方針。不過,是否易患癌癥因人種和地區的不同而存在差別,如果能在日本取得研究成果,將有望應用于亞洲人的癌癥治療。
據了解,自2014年起,北美約20家醫療機構等利用美國IBM開發的“沃森”,啟動了醫療領域的研究,但在亞洲尚屬首次。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推算,2012年有約1400萬人被診斷為癌癥,而其中近一半生活在亞洲。
在歐美,因癌癥而導致死者的人數呈減少趨勢,但在亞洲等其他地區卻在增加。尤其是在亞洲,胃癌和肝癌的患病比例較高。日本IBM認為,醫療是沃森潛在需求巨大的領域,將自2016年起,向研究機構和醫療機構推銷。
日媒稱,因為與癌癥相關的基因變異很多,專業醫生等一直以來需要查閱龐大的論文和治療數據等加以分析。而相比人工作業,沃森的速度可以快1000倍以上,能將人類數周完成的工作縮短至10至20分鐘左右。如果能最快找到最佳治療法,在癌癥病情加劇之前,患者就可以獲得有效的治療。
女子研發報警器可扣在文胸上
調查顯示英國1/3女學生曾遭性騷擾或性侵,但無力反抗,往往事后才能報警。22歲應屆大學畢業生瑞貝卡·皮克于是制作了一款可以扣在文胸上的隱秘報警器,讓受害者遇襲時可暗中報警,這報警器獲得了桑坦德銀行大學生創業獎肯定,贏得5000英鎊現金獎。
報道稱,皮克在蘇格蘭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修讀市場學,她透露自己住的大廈曾發生強奸案,促使她研制警報器。曾在保安公司實習的皮克參考家居警鐘,研發出這款作品。
據悉,這款報警器長6厘米、寬3.5厘米、重40克,可扣于胸圍肩帶、皮帶等處,通過藍牙連接手機。女用戶遇險時只需按下按鈕,手機便自動連接至監察中心,監察員確認并非誤按后便會報警,并啟動手機定位和錄音功能,讓警方得悉事發地點,監察中心也能聽取現場情況。
皮克獲投資公司Gabriel Investments提供6萬英鎊資金,設立公司生產報警器,預計最快10月推出市場,報警器本身免費,但用戶需支付5至10英鎊月費,作為監察中心營運開支。
世上真有“聰明藥”
這世界上真的有聰明藥嗎?《歐洲神經心理藥物學》雜志刊載的一篇系統分析報告說,莫達非尼確實是一種能夠增強認知的“聰明藥”。這種藥物通常用于治療嗜睡癥等睡眠紊亂疾病,屬于處方藥。
研究人員回顧了1990年至2014年間24項有關莫達非尼用于非失眠健康人群的研究,發現這種藥物有助集中注意力、改善學習能力、提高“液體智力”即解決問題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研究人員尚不完全清楚莫達非尼的作用機制,但認為它能刺激大腦相關區域的活躍性。報告還說,莫達非尼不像咖啡因那樣會致癮,可以安全地廣泛使用。事實上,近年來越來越多英美學生和白領服用莫達非尼,希望提高學習成績、改善工作表現。不過,長期服用這種藥物的副作用、特別是藥物對青少年大腦的副作用還有待論證。
以色列大學生發明快遞機器人
網購今天已經成為多數人一種生活方式,但我們舒舒服服坐等貨物的時候,卻少不了快遞哥和貨卡的忙碌。亞馬遜推出無人機送貨一度令人歡欣鼓舞,現在一個以色列學生又構想了一款快遞機器人,這很有可能讓快遞哥車隊退出舞臺,還能免了錯過貨單的煩惱。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以色列申卡爾工程設計學院工程設計系的學生科比 . 西卡(Kobi Shikar)構思出一種新型的Transwheel機器人,它能快速方便地將包裹送到我們的門口,而且不論物件大小。
這種機器人能用機器手臂搬運貨物,靠單排輪電動平衡車行駛。該車使用了與賽格威(電動平衡車)類似的平衡系統,能在運貨的時候保持直立行走。
設計人西卡說,這種快遞機器人甚至可以替代集裝箱卡車,緩解交通擁堵。另外,機器人會在業主時間方便的時候及時出現在家門口,免去了接不到單的煩惱。
“Transwheel重新構想了包裹分配,由機器人們全天候自主完成服務,共同確保及時有效的交貨。每輛車都帶有自動平衡系統,電子鐘以及GPS通訊能力。單個包裹可由單個快遞機器人完成,對于大型包裹,機器人可組合起來適應其尺寸。”西卡說。
據西卡介紹,這種車可以夜間行駛,還可以開上路肩,這樣就不會擋其他車輛的道。機器人有LED信號燈,夜間能為其他車輛所見,在電池電量低的時候,機器人還知道如何返回安全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