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鄔時民
“互聯網+”成為醫藥電商步入快速道的助推器,行業經營模式亟待創新。

近年來藥品流通行業銷售總額一直處于高增長態勢,但自2011年起增速逐年放緩,從24.6%逐步遞減到15.2%。
來自商務最近發布的 《2014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表明,藥品流通行業的高速增長勢頭 “減速”,今后將轉向中高速增長。同時行業將面臨重大挑戰,傳統經營模式絕對優勢不在, “互聯網+”成為醫藥電商步入快速道的助推器,行業經營模式亟待創新。
據悉,近年來藥品流通行業銷售總額一直處于高增長態勢,但自2011年起增速逐年放緩,從24.6%逐步遞減到15.2%。發展態勢契合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特征,即增長進入換檔期,行業已告別連續8年復合增長率20%以上的高速發展階段,轉向中高速增長階段。近年來行業高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是新一輪醫改推進、基本醫療保險擴容所帶來的城鄉居民用藥需求大幅上升。隨著基本醫保已覆蓋全國96%以上人口,居民用藥需求的增長趨于穩定,加之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均面臨增長放緩的壓力,藥品流通市場銷售增速有所放緩。
盡管2014年藥品零售市場總體呈現增長態勢,但隨著國家宏觀經濟增長放緩,零售企業經營成本上升,醫??刭M日趨嚴格,加之基層醫療機構用藥水平持續提升和藥品零加成政策的推廣在短期內擠占零售藥店市場空間等原因,使得藥店業務增長空間收窄,零售市場銷售總額增速回落至10%以下。
在藥品零售行業銷售增速回落的同時,依靠國家“互聯網+”戰略的推動,醫藥電子商務逐漸步入快速道。據了解,2006年全國擁有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發放的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的企業只有5家,2007年通過只有6家,而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國累計共有353家企業擁有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發放的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54家,增加幅度創歷史新高。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藥品零售市場規模約1500億元,其中網絡銷售僅7000萬元左右,網絡銷售僅占零售市場銷售份額的0.046%;2012年中國藥品零售市場規模約2300億元,其中網絡銷售16億元左右,網絡銷售占零售市場銷售份額的0.70%;2014年中國藥品零售市場規模約3004億元,其中網絡銷售68億元左右,網絡銷售占零售市場銷售份額的2.3%,較2013年42億元的市場規模,同比增長61.9%。5年間,藥品網絡銷售盡管有了較快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2007年美國網上藥店達上千家,市場交易額超過1700億美元,大約占到藥品零售的30%。
據市場傳出的信息,目前,包括壹藥網、九州通、康愛多等在內的醫藥電商以及以上海醫藥、康恩貝等為代表的傳統藥企均已布局處方藥的網絡配送。
作為較早獲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的網上藥店之一,康愛多與同批部分網上藥店相同,均已在處方藥線上展示、吸引顧客線下購買等方面有所嘗試。
國內老牌醫藥企業上海醫藥以處方藥O2O為切入口涉水醫藥“云商”。3月初,上海醫藥公告投資設立大健康云商公司,打造 “電子處方”、 “藥品數據”、 “患者數據”三大平臺,提供線上解決方案;整合上海醫藥豐富的線下零售資源。5月中旬,上海醫藥與京東方面簽訂了 《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據悉,雙方落到實處的一大策略,即共同增資上海醫藥旗下已有的云健康電商平臺,并通過建立激勵機制等舉措,打造醫藥電子商務和移動醫療的生態系統,將其塑造成全國范圍內的行業領導者。老牌藥商與新銳電商一舉牽手,意欲在境內醫藥電商市場共同覓得更大的商機。外界認為,兩者合作將有利于雙方在醫藥電子商務領域獲得快速而全面發展,最終能建立起境內藥品市場的行業領先地位。
業界認為,互聯網巨頭的加入, “網上買藥”將逐漸與其他網購行為一樣視為平常,醫藥電商將迎來更大的爆發。
自國家食藥監總局2014年5月公布 《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 (征求意見稿)》后,提升了企業開展互聯網藥品經營的積極性,推動醫藥電商企業快速擴容。但新規未能在2014年落地,加之互聯網經營環境不佳、企業缺乏物流服務和人才儲備等因素,制約了市場的進一步擴大,也意味著醫藥電子商務的未來發展仍有較大的空間。
業內人士認為,藥品流通行業擁抱互聯網是2015年行業發展的一個主要特點。醫藥電商的發展將形成新的藥品流通行業供應鏈體系,推動健康大數據的應用,進一步提高行業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但是,醫藥電商還面臨諸多待解的難題。對于醫藥電商來說,除了政策層面因素和受眾還不穩定,物流配送條件不成熟也是網上賣藥不得不考慮的難題。
雖說 《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 (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出,將解禁處方藥網上銷售,并鼓勵第三方物流和電商加入,承認電商等第三方交易平臺的合法性,但是就目前市場情況而言,國內尚未建立起專業化的第三方醫藥物流,而現有的物流企業符合藥品物流配送標準的不多,大多數快遞公司不具備配這類特殊商品的配送條件。這就使得各家網上藥店只能各自尋找快遞合作伙伴,但這樣的物流顯然無法保障藥品的質量安全。而且,不少藥品對儲藏環境的溫濕度有特別的要求,倘若快遞公司配備專門的儲藏藥品設備,其快遞的價格肯定會大大高于普通快遞。弄得不好,網絡銷售的藥品價格有可能高于實體藥店和醫院。由此看來,網上售藥的便利性和經濟性會大打折扣。
再則,在歐美國家,醫療費用都是由保險公司根據各人購買的醫療保險負責報銷,并不存在線上刷醫保卡這個問題。而在我國,絕大部分市民用醫??床≠I藥,而目前尚未建立起在線醫保卡支付系統。據了解,目前國內的網上藥店都不能刷醫??ǎ瑖鴥鹊尼t??ㄟ€不能全國通用,這就給在線支付出了一個難題。
毫無疑問,藥品網絡銷售是大勢所趨,但網上藥店的監管比實體藥店更加復雜也更不可控,其監管技術和監管方式也需要進一步完善。有鑒于此,業內人士認為,藥品電子商務春天的到來還需一定的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