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園順
【關鍵詞】 英語教學; 作業布置;多元化;
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8—0062—01
一、作業要有針對性
教師不能為了布置作業而布置作業,也不能搞“題海”戰術,只圖布置作業“量”不求“質”。這不但耗時費力, 加重了學生的負擔,而且逐步削弱了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為滿足不同學生的作業需求,根據學生課堂發言及表現給予不同積分,完成不同層次的作業。第一層次作業為基礎類,主要為聽音跟讀,抄寫單詞或對話,識記單詞拼寫、背誦并默寫對話;第二層次為提高類,主要是正確朗讀短文,能背誦短文,能用主要句型造句;第三層次為流利朗讀、仿寫或改編對話等。
二、作業要有趣味性
1. 運用身邊的英語。對學習英語的起始年級,筆者常常讓他們搜集日常生活中見到的英文單詞或縮寫。對于學習了一段時間的學生讓他們運用已有的知識,制作標志牌并張貼,不僅擴充了學生的知識,也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2. 模仿秀。每節課前每組推選一名或一個組合“秀”上一次學習內容,評選課文超級模仿秀,發給老師精心制作的精美小獎狀。學生的表現欲極強,他們都希望能拿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展示給同學。因此,課后聽錄音、模仿英語語音、語調的興趣會越來越濃。
3. 自編會話。學了新單詞、句型后,布置給學生“歌詞翻新”、“老歌新唱”的作業,讓學生利用所熟悉、喜愛的歌曲,改編歌詞,自編、自唱、自演,將新單詞、新句型很快記住,印象深刻。
4. 畫思維導圖。每一單元學完,筆者布置給學生的作業就是畫每一單元的思維導圖。通過畫思維導圖讓學生系統地梳理每一單元的知識點,培養了他們歸納、概括、總結的能力。
5. 辦手抄報和黑板報。學完一些單元,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定內容、配插圖,辦手抄板和黑板報。根據每個主題將手抄報裝訂成冊,在同學中傳閱。這不僅培養了學生運用綜合知識的能力,也提升了班級的凝聚力。
6.布置好家庭游戲類作業。在字母學習階段,筆者不僅注重了課堂作業設計的有效性開放,還充分利用家長的作用,將開放性作業外延到家中,讓孩子在父母的配合下,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將54張撲克牌制作成大小寫字母卡片。在字母學習階段的所有作業都是通過字母游戲的方式來布置,并在父母的配合和參與下完成。因為這一學習是以游戲貫穿始終,所以孩子學得樂此不疲,興趣盎然,字母的認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也增進了親子關系。
三、作業要有多樣性
加大語言運用類作業的比例。通過情境創設使學生理解語言,加深對語言的感知,可讓學生自編作業,交流完成。鼓勵學生在課外與同學、父母用英語交流,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如,長假過后,布置的作業是回家打電話:要求學生用英語把假期里所見、所聞、所做的事告訴兩個以上的同學,讓他們互相交談。當Fathers Day 、Mothers Day、Teachers Day 、Childrens Day 等節日來臨時,教會學生用英語為父母、老師、同學送去美好的祝福。這樣做可以使英語的學習時時在身邊,時時在口中,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學習的主動性。
四、作業要有多元化的評價
對于學生的評價,一方面最重要最有用的導向莫過于幫助其找到一個可以盡情展示才華的地方,另一方面是幫助其把弱項發展到最好水平。通過這樣的評價,使學生了解自我、認識自我、挑戰自我、完善自我。這就要求教師在促進學生發展為終極關懷的目標參照下,從不同視角,從不同層面去評價學生。對作業完成好的學生,通過激勵性評價,讓他們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同時也明白學無止境,還應朝著更高的目標奮勇前進;對于作業完成不好的學生要找作業或學習中的“閃光點”,運用鼓勵性的評價語言,鼓勵學生找到自信,不言放棄,戰勝自我,使他們得到很好地發展。
總之,只要我們樹立以生為本的理念,進行多元作業設計,激活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學生的作業才能綻放絢麗之花,締結豐碩之果。
編輯:楊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