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霞
摘要: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批評也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批評藝術水平的高低,往往也直接影響到批評效果。為此,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感悟,談幾點體會。
關鍵詞:批評藝術 良師益友 誘導鼓勵 自尊心
要想成為一名好教師,只有很高的教學水平是不夠的,還得有管理學生、管理班級的能力不可。二者兼而有之,兩條腿走路,才能正道而直行,你的工作才有做好的希望,否則就是一句空話。在現實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是有的教師教學水平很高,得到社會、領導、家長、學生得承認,可是就是在管理學生方面欠缺,以致于自己上課都很困難,弄得自己焦頭爛額,很是傷神,費了很大的氣力,結果還是事與愿違。嚴重影響了自己的教學情緒,甚至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所以說,學會管理學生也是一門學問,也是我們教師的必修課!由此可見,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批評也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批評藝術水平的高低,往往也直接影響到批評效果。為此,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感悟,談幾點體會。
一、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觸膝談心,進行心與心的交流
怎樣做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呢?我想是教師本身要放下架子,不要以為自己是教師,就高高在上,保持教師的那份尊嚴,讓學生敬而遠之。而應該和學生建立新型的、和諧的、融洽的師生關系。在學習上做學生的良師;在生活上做學生的益友。和學生說話要和藹可親,平易近人,面帶笑容,讓微笑贏得學生的好感,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在我們的教學實際工作中,常常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犯錯誤的學生,我們不能再像以前教書先生那樣,拿起一個戒尺,來打學生的手板,甚至進行各種各樣的體罰。一是我們教育制度是不允許的,二是教師的職責也不允許我們這樣做。首先使用的方法,就是找學生談話,這就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各種教育的常用方法。誠然,一次成功的談話,往往能給學生以思想上的啟迪,認識上的覺醒和精神上的鼓勵。反之,也可能導致使學生消極、沉淪、萎靡不振,甚至破罐子破摔。所以,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溝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做教師的要學會“看人下菜貼。”不同學生要用不同方法來對待,要學會分析客觀實際情況,因人而異地采取適當的談話方法,講究點藝術性,定會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二、對犯錯誤的學生要采取誘導鼓勵的教育方法,不用挖苦諷刺的語言,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誘導”,就是教師以“誘”為主,就是循循善誘,對犯錯誤的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而對待犯錯誤的學生鼓勵則更為重要。現代教育管理學家研究證明,教師以鼓勵性的語氣批評學生,可以激發學生自尊心和榮譽感,可以變消極為積極,使其潛在的積極性得以發揮。大量的實踐表明,這種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不論對什么樣犯錯誤的學生都適用。譬如說,有的學生學習比較好,就是對自己要不嚴格,不遵守紀律,常常好遲到、好打打鬧鬧。對待這樣的學生,老師不能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狠狠地教訓他一頓,使其再也不敢再胡來,這也可以,但是勢必影響到他的情緒,使他一下子消沉下去;如果能找他進行單獨交談,結果就會大不相同啦。先肯定他的優點:“你是咱班學習最好的學生,老師我為有你這樣的好學生而高興,希望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爭取考上最名牌大學,讓我為有你這樣的學生感到自豪!”這樣贊許的話讓他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激情滿懷,會更加努力去學習,之后在語重心長地說:“你美中不足的是對自己要求不嚴格,紀律性差。毛主席都說過:‘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一個好學生那樣都好才行啊!”在老師的幽默教導的話語中,學生高興地離開,那會給這個學生多大的動力啊!可見,一句鼓勵的話語宛如和煦的陽光,能溫暖學生的心房;一句溫馨的話語猶如宜人的春風,能吹綠學生的心坎;一句真誠的話語好似涓涓細流,能滋潤學生的心田。
總之,我們教師要學會批評的藝術,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為國家培養出大批的合格人才,做出我們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