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 劉娟
摘要: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多層面、多維度的。在對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學習習慣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從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認真做作業的習慣以及認真閱讀的習慣三個方面入手,結合教學實際,以重視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闡述了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提升學習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挖掘學習的潛在能力,為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提供依據。
關鍵詞:數學 學習習慣 小學生
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應當針對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具體環境,加強對學生能力的挖掘。小學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最初時期,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并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能力奠定基礎。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習慣的養起對學生以后的生活、工作也有很大的影響。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老先生提出,教育,實質是學習習慣的養成過程。讓小學生養成學習習慣是小學階段的重要目標,小學時期是學生對于學習認知的初始階段,也是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所以,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和養成,是目前老師的主要工作目標。小學數學老師,不但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教導學生掌握方法,培養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態度和習慣。
小學生學習習慣現狀分析: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心智不成熟,對待學習的態度存在這樣、那樣的偏差,因此,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經常存在各種不良習慣。比如,在寫作業時不能對所書寫的內容進行規范,對數字及數學符號的書寫不規范;作圖題沒有規范的習慣,用鋼筆作圖,甚至不用尺子;作業中粗心大意,漏掉數字或運算符號、點錯小數點,也常有發生;有些學生做作業不善于獨立思考、愛抄襲別人的;沒有良好的自我檢查和糾錯習慣,等等。綜上所述,我認為讓小學生養成學習數學的好習慣應當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對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
學習習慣的培養,首先應當從傾聽開始,傾聽是人與人之間交流和溝通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人們修養形成的開始。小學生應當在上課期間認真聽老師教課和提出問題,聽同學發言并回答問題。在聽的過程中讓自己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做到多聽、多想、多說。與此同時,老師應當在講課期間應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愿意主動去傾聽。
加強學生傾聽的能力是目前我國教育改革的重點內容,在以多元化教學方式相結合的課堂之上,學生不但要具備表達能力,還要養成傾聽他人訴說的好習慣。在課堂上,小學生可以認真聽老師講課,聽同學發言,并讓自己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其中,這才是正確的課堂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當帶動學生,培養學習習慣和傳授數學知識,讓學生能夠從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更多的真諦。所以,老師的教學目標應當明確,在課堂上要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并能夠認真的去聽講,并對認真聽講的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對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進行說教,讓學生意識到自身行為的錯誤,并通過這種方式來加強學生的主動學習積極性。總而言之,小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對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還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學會傾聽的同時,也學會了對他人的尊重、關心和為人處事等。
二、學生做題習慣的培養
目前,我國教育體制和學校都以減輕中小學生學習負擔為主要,但減負與學習是不相同,也不矛盾的。通過做題和做作業,能夠了解并檢查出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加深學生對數學教學內容的理解,并通過做題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奠定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
1.作業安排應當適度且適量
由于小學生的年紀偏小且缺乏常性,所以在留置作業時不宜過多,書寫時間長會引起學生逆反心理,對學習產生排斥感,常此下去,學生對學習就會極度厭惡。所以,在小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對學生作業的留置應當具有針對性的目地性,保證作業安排適度且學習目的明確。這樣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恐懼,使其逐漸產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2.掌握學習方法,樹立學習榜樣
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與老師的殷勤指導是分不開的。由于小學生的年紀都較小,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都比較差,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言傳身教。與此同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當以傳授小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為主,讓學生能夠認真學習,掌握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重點知識內容,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分析等,正確的解決數學作業和老師的提問。并在學生中樹立一個大家學習的榜樣,讓學生都有機會可以成為這個榜樣,加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習習慣的養成。
三、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
知識,一方面,是通過老師的講授;一方面,是通過閱讀,而閱讀是培養和激發學生思維能力的最好方法。小學生的一切思維和習慣就好比干凈的畫板,知識就好比各種顏色,畫上什么樣的顏色,畫板上就將會反映出什么顏色。所以,在小學時一定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加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應當首先由選擇教材著手。根據學生所處的年紀和思維程度不同,選擇具有針對性的讀物。低年紀的學生對字的認識較少,并不具備獨立閱讀的能力,應當選擇簡單的數學圖片,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觀察力,逐漸將圖片進行深化,發展到數學算式和文字敘述等。而中年級學生在閱讀方面已有了一定的能力,將閱讀與老師講授相結合,讓學生可以邊閱讀邊學習。高年級學生是閱讀能力相關最強的,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獨立閱讀學習,并根據閱讀內容布置作業,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對教材中難點或重點的地方加強重視度,讓學生通過閱讀來解答相關問題,加深學生的印象。
與此同時,在數學教材閱讀過程中,還應當對知識進行延展,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在數學閱讀材料的選擇方面,應當選擇一些積極的、正面的,對學生學習有促進作用的讀物,讓學生對數學學習和數學知識加深了解,豐富學生的數學整體知識面。
總而言之,數學與人們的生活、學習是密不可分的。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多層次、全方位的。老師應當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本,加強對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為工作重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提升學生整體綜合素質,讓學生逐漸形成這一良好習慣,并能夠受益終身。